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TLR9(Toll-likereceptor9)是一种微生物病原相关分子结构模式识别受体,TLR9能够识别CpG—ODN(胞嘧啶磷酸鸟甘-寡聚脱氧核苷酸),使病原相关受体在先天性免疫细胞上表达,并激活下游炎性通路。研究表明,TLR9在先天性免疫反应中产生了重要作用,如脓毒血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刀豆体球蛋白A介导肝炎性肝脏损伤、炎性泡沫细胞形成、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并且与多种致病因子相关联,如肝x受体、甲酰多肽受体、线粒体DNA等。  相似文献   
32.
5R618是高抗叶锈病小麦品系。为了确定该品系所携带的抗叶锈基因,以5R618与感病小麦品种郑州5389杂交获得F1,自交获得F2分离群体以及F2∶3家系,用叶锈菌生理小种THJP对亲本、F2分离群体以及F2∶3家系进行叶锈抗性鉴定,然后进行分子标记分析。结果显示,5R618对生理小种THJP的抗病性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该基因暂命名为Lr5R。经过亲本和抗感池间分子标记筛选以及F2∶3家系的标记检测,Lr5R定位于染色体3DL上,barc71和STS24-16是Lr5R最近的2个标记,遗传距离分别为0.9 c M和2.1 c M。  相似文献   
33.
小麦品种潍麦8号是一个良好的抗叶锈病资源,为了解其抗叶锈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对潍麦8号×郑州5389杂交组合的179个F2∶3家系进行了抗叶锈病QTL分析。在染色体2AS上检测到一个主效的QTL,暂命名为QLr.hbau-2AS。QLr.hbau-2AS由抗病亲本潍麦8号提供,位于SSR标记Xcfd36和Xbarc1138之间,区间长度为2.58 c M,2010-2011年度、2011-2012年度和2012-2013年度,QLr.hbau-2AS分别解释了25.79%、71.55%和60.72%表型变异。本研究筛选出与QLr.hbau-2AS连锁的13个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34.
摘要 目的:探索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率、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平均宽度(PDW)、大型血小板比率(P-LCT)与重度哮喘患者肺功能及哮喘发作的关系。方法:回顾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就诊,首次经肺功能检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患者 122例,其中重度患者(SAG) 56例;轻中度患者(n-SAG) 66例。选择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志愿者(CP)的 37名,作为对照组。通过医院HIS系统调取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BMI指数等一般资料,调取WBC、EOS%、PLT、PDW、MPV、P-LCT等血液结果,调取FVC pre 、FEV1 pre 、FVC%、FEV1%、FVC post 、FEV1 post 等肺功能检查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Logistic 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常组的PDW、MPV、P-LCT水平均低于重症哮喘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 正常组的EOS%水平明显低于重症哮喘组,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重症哮喘患者FVC pre 、FEV1 pre 、FVC%、FEV1%、FVC post 、FEV1 post 均显著低于非重症患者及观察组,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 <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EOS%与FEV1改善量具有相关性(r=0.233,P=0.003)。PDW、MPV、P-LCT与FVC改善量均具有显著相关性(均P<0.01), PDW、MPV、P-LCT与FVC变异率、FEV1变异率具有相关性(均P<0.05)。嗜酸性粒细胞与血小板比率(EPR)与FEV1改善量具有相关性(r=0.159,P=0.04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OS(Exp(B)=1.203)、P-LCT(Exp(B)=1.086)与哮喘发作密切相关。结论:外周血EOS%、PDW、MPV和P-LCT水平与哮喘肺功能具有密切相关性,在判断哮喘发作风险及哮喘发作严重程度反面具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5.
36.
胰岛素受体底物(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IRS)是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中一个极其重要的信号分子,对胰岛素信号级联效应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有关胰岛素受体底物活性调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磷酸化水平的调节机制,另一方面是细胞因子信号阻抑剂(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COCS)所介导的直接和间接调控。了解胰岛素受体底物活性调节机制将有助于进一步探索胰岛素抵抗和Ⅱ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37.
目的:为构建大鼠压疮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提供简易模型装置及有效的造模方法。方法:自制简易压疮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装置,对120只雌性大鼠腿部近膝关节骨隆突处进行为期3日的压疮造模,5个循环/日,每个循环分别实现120 min的缺血期及30 min的再灌注期,分别于造模第1 d、2 d、3 d及造模结束第1 d观察大鼠病灶创面的颜色、形态、水肿、结痂、渗出以及大鼠行为学状况、并于造模结束第1 d统计存活率及成模率。结果:造模第1 d,Ⅰ期压疮100只,Ⅱ期压疮17只,死亡3只;造模第2 d,Ⅰ期压疮26只,Ⅱ期压疮84只,死亡7只;造模第3 d,Ⅰ期压疮11只,Ⅱ期压疮95只,死亡4只;造模结束第1 d,Ⅰ期压疮5只,Ⅱ期压疮101只,死亡0只。120只实验大鼠,共14只大鼠死亡,造模存活率达88.33%,Ⅱ期压疮造模成功率达84.17%。结论:本造模装置可有效制备大鼠压疮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具有接近临床,操作简便,无需麻醉,Ⅱ期压疮成模率较高、避免铁片植入带来的皮肤负损伤等优势,这将为皮肤压疮、乃至慢性损伤组织的机制研究、修复及愈合相关研究提供重要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8.
植物Ⅲ型聚酮合酶(Polyketide synthases,PKSs)催化形成一系列结构迥异、生理活性不同的聚酮类化合物的基本骨架结构,是聚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酶。目前已从植物中克隆和鉴定了多种功能不同的Ⅲ型PKSs。定点突变技术是研究蛋白质结构与功能之间复杂关系的重要方法。文中综述了近年来基于定点突变的植物Ⅲ型PKSs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进展,包括利用定点突变技术修饰各种可能影响植物Ⅲ型PKSs结构的氨基酸残基,来研究其对功能的影响(如控制起始底物的特异性、缩合反应次数以及中间产物环化方式),以期为植物Ⅲ型PKSs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采用2头白豚的脊髓分别做成浸制标本和切片。其脊髓式为C_R-T_(10)-L_(Lc12).根据Rexed的细胞构筑原则将其灰质分为10层,并对每层及其相关神经核的关系作了描记。在全髓白质中均发现特殊细胞群,包括侧索中的颈、胸、腰尾外侧核,背索中的脊髓背索核,以及腹索中的散在细胞。还发现其软膜内陷到脊髓深部,在白质和灰质中形成腔隙和管道并充满脑脊液,神经细胞浸于脑脊液中。作者认为这些细胞应是接触脑脊液神经元(CSF-CN)。  相似文献   
40.
白暨豚脊髓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2头白暨豚的脊髓分别做成浸制标本和切片。其脊髓式为C8-T10-Lc12。根据Rexed的细胞构筑原则将其灰质分为10层,并对每层及其相关神经核的关系作了描记。在全髓白质中均发现特殊细胞群,包括侧索中的颈、胸、腰属外侧核,背索中的脊髓背索核,以及腹索中的散在细胞。还发现其软膜内陷到脊髓深部,在白质和灰质中形成腔隙和管道并充满脑脊液,神经细胞浸于脑脊液中。作者认为这些细胞应是接触脑脊液神经元(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