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研究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高迁移率族蛋白B (High-mobility group box protein, HMGB)在其先天免疫中发挥的功能, 利用RACE技术首次克隆得到了三疣梭子蟹HMGBa基因, 命名为PtHMGBa。其cDNA序列全长1030 bp, 其中5′端非编码区(UTR)为94 bp, 3′端非编码区(UTR)为255 bp, 开放阅读框(ORF)为681 bp, 编码一个含有227个氨基酸, 分子量25.82 kD, 理论等电点为5.94的蛋白质。PtHMGBa蛋白包含2个HMG盒结构域和一个酸性尾部结构域。分析表明, 三疣梭子蟹HMGBa氨基酸序列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HMGBa相似度最高。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 PtHMGBa基因在血细胞和肝胰腺的表达量最高, 在眼柄中表达量最低。在副溶血弧菌和WSSV感染过程中, PtHMGBa基因在肝胰腺和血细胞中均出现了表达上调。其中, 经副溶血弧菌感染后, 该基因在上述2种组织中分别于48h和6h达到表达量的峰值; 经WSSV感染后, 该基因在2种组织中均在12h达到表达量的峰值。结果表明PtHMGBa基因参与了三疣梭子蟹抵御外来病原的免疫响应, 研究为深入开展三疣梭子蟹和其他甲壳动物的免疫调控机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2.
磷酸蔗糖合酶(sucrose phosphate synthase,SPS)是植物中蔗糖合成的主要限速酶,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果实中蔗糖的含量。为探明苹果中SPS基因家族特性及其在蔗糖合成中的作用,该研究从苹果基因组中分离了MdSPS家族基因,分析了它们的进化关系以及mRNA表达特性与酶活性和蔗糖含量的关系。结果显示:(1)在苹果基因组中有8个SPS家族基因表达,它们分别属于双子叶植物的3个SPS亚家族。(2)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苹果C类的MdSPS6基因和A类的MdSPS1a/b基因是苹果中表达丰度最高的SPS基因成员,其中MdSPS6在苹果成熟果中表达丰度最高,其次是成熟叶片,而MdSPS1a/b在不积累蔗糖的幼果中表达丰度最高。(3)在果实发育过程中,除MdSPS1a/b之外,其它5个苹果MdSPS家族基因均随果实的生长表达丰度增加,与SPS活性和蔗糖含量明显呈正相关关系。研究表明,C类家族MdSPS6是苹果果实发育后期和叶片中蔗糖合成的主要SPS基因。  相似文献   
103.
一株产共轭亚油酸乳酸菌的鉴定及其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酸菜汁中分离筛选到一株产共轭亚油酸(CLA)能力较高的乳酸菌。经鉴定,确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liius plantarum。微氧条件可提高CLA的产量,催化亚油酸(LA)生成CLA的酶受着LA的诱导。37℃对细胞生长和CLA生成最为有利。对数生长期为6~12h,18h后进入稳定期。在14~22h,CLA生成量快速增加,24h时达到最高值。该菌的培养物经萃取、甲酯化后,进行了气相色谱分离,生成的CLA产物为c9/t9,c11-CLA和t10,c12-CLA异构体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104.
在对采自辽宁省瓦房店、绥中等市县的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标本分离时,发现一些分离物是白色菌落并产生弯月型的分生孢子,这种白色菌株占很大分离比例,最高地区达56﹪。有关该病原菌白色突变体类型的研究,国内外还未曾有报道。为此,我们对该菌作了致病性、培养特性、形态特征等方面研究,以明确该白色菌株是否是玉米的致病菌及与玉米弯孢叶斑病菌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菌株的采集及分离 取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典型病斑,采用病组织分离法,进行单个病斑分离培养。然后,调查获得黑色和白色菌落所占的比例,记录各菌株菌落形态、分生孢子形…  相似文献   
105.
猪皮肤成纤维细胞PERV体外和体内感染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猪皮肤成纤维细胞PERV在体外和体内的感染性,通过建立猪皮肤成纤维细胞系,将所建细胞系与人胚胎肾293细胞体外共培养,并移植于严重联合免疫缺陷鼠(SCID鼠)皮下进行猪皮肤成纤维细胞PERV的体外和体内感染性实验。结果表明,猪皮肤成纤维细胞与人胚胎肾细胞共培养过程中,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感染人胚胎肾细胞,进一步证实和拓宽了猪细胞PERV感染人细胞的范畴;猪皮肤成纤维细胞移植SCID鼠皮下后,导致SCID鼠发生猪细胞微嵌合(78.57%)和PERV在体内感染(85.71%)并且波及远离移植部位的多种组织或器官,但是并未检测出SCID鼠组织中表达PERV env RNA。这就证实了猪皮肤成纤维细胞PERV的体外感染性和在小鼠体内的感染性,但未能找到PERV在体内活跃复制的明显证据。因而,在猪异种移植过程中PERV传播的潜在危险仍然是必须高度重视的生物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6.
大白菜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1 植物名称 白菜 (Brassicapekinensis)品种豫白菜 5号亲本 1 30 4。2 材料类别 下胚轴和子叶。3 培养条件 培养基 :( 1 )MS ;( 2 )MS BA 2mg·L- 1 (单位下同 ) NAA 1 ;( 3)MS BA 2 NAA 1 AgNO34;( 4 )MS NAA 0 .2 PP3330 .1。以上培养基均加 0 .7%琼脂、3%蔗糖 ,pH 5 .8。培养温度 ( 2 5± 1 )℃ ,光照 1 2h·d- 1 ,光照度 20 0 0lx。4 生长与分化情况4.1 无菌苗的获得 大白菜种子经自来水清洗后用 70 %酒精浸 30s,再用 0 .1 %HgCl2 消毒 6min ,并用无菌…  相似文献   
107.
植物病毒病是制约农作物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 病毒检测能够发现病毒并确定病毒的种类, 是病害监测预警和防控的关键。该研究以马铃薯Y病毒(PVY)为检测对象, 建立了基于RPA-CRISPR/Cas12a的检测体系。结果表明, (1) CRISPR/ Cas12a检测体系内Cas12a及各组分为检测顺利进行所必要; (2) crRNA的靶点位置对Cas12a蛋白活性有较大影响, 当crRNA的靶点包含部分PAM位点序列时, 反应效率最高; (3) RPA-CRISPR/Cas12a检测模板的最低限度为3×102 copies∙μL-1, 灵敏度高于PCR及qPCR检测法; (4) RPA-CRISPR/Cas12a检测体系与核酸粗提及逆转录反应联合, 可在非实验室环境下进行PVY检测, 整个过程耗时约60分钟。该研究建立了基于RPA-CRISPR/Cas12a的PVY检测技术体系, 为在非实验室条件下实时快速检测植物病毒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8.
刘萍  苏晓庆 《菌物学报》2007,26(3):440-447
为了解灭蚊真菌贵阳腐霉Pythium guiyangense对大鼠是否有长期毒性作用。将大鼠120只随机分4组,经饮水口服贵阳腐霉菌丝体。菌丝剂量分别为200mg/kg、100mg/kg、50mg/kg,对照组饮自来水。分别于试验期的90d和180d各组取鼠总数的1/3处死进行检查,剩余1/3大鼠待停用菌丝体悬液2周后处死。观察大鼠一般情况、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各项生化和组织学指标。结果表明各组大鼠均发育正常,精神食欲好,体重增加;血液学、生化指标变化无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内脏系数无异常;对重要脏器的解剖学及组织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本研究结果证明灭蚊真菌贵阳腐霉对大鼠是安全的,从而为其在防治蚊虫的推广应用中的安全性提供了重要的毒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9.
刘萍  苏晓庆 《微生物学报》2007,26(3):440-447
为了解灭蚊真菌贵阳腐霉Pythium guiyangense对大鼠是否有长期毒性作用。将大鼠120只随机分4组,经饮水口服贵阳腐霉菌丝体。菌丝剂量分别为200mg/kg、100mg/kg、50mg/kg,对照组饮自来水。分别于试验期的90d和180d各组取鼠总数的1/3处死进行检查,剩余1/3大鼠待停用菌丝体悬液2周后处死。观察大鼠一般情况、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各项生化和组织学指标。结果表明各组大鼠均发育正常,精神食欲好,体重增加;血液学、生化指标变化无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内脏系数无异常;对重要脏器的解剖学及组织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本研究结果证明灭蚊真菌贵阳腐霉对大鼠是安全的,从而为其在防治蚊虫的推广应用中的安全性提供了重要的毒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0.
PP333对怀地黄试管苗形态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军  徐鑫  张晓丽  杜琳   《广西植物》2007,27(2):250-254
研究PP333对怀地黄试管苗生长及一些生理指标的影响。通过单因子实验、比色法和愈创木酚法探讨PP333对试管苗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PP333均促进试管苗芽的萌发,使根系粗壮,根数增加,低浓度PP333(0.01、0.05mg·L-1)促进试管苗茎的伸长生长,高浓度(0.1、2mg·L-1)抑制茎、叶生长,PP333浓度为2mg·L-1时壮苗效果最佳。PP333处理使试管苗生长中期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POD活力提高。适宜浓度的PP333可以改变试管苗的生理特性,达到培育壮苗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