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91.
忽地笑愈伤组织培养条件对加兰他敏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忽地笑次生代谢产物加兰他敏的合成以及各种理化因子对加兰他敏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是忽地笑愈伤组织培养的最佳碳源,而且在90 g/L浓度培养下加兰他敏含量最高,达到0.068%;附加500 mg/L苯丙氨酸前体物也可提高加兰他敏产量。酪氨酸和水杨酸不利于加兰他敏的积累。此外,2,4-D和浓度高于0.5 mg/L的NAA、IBA抑制加兰他敏的合成,但高浓度的6-BA却对加兰他敏的合成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2.
为探明甘蔗茎尖原生分生组织不同区域细胞分裂频率差异及其与茎径和株高的关系,对6个不同茎径品种5个不同生长时期的甘蔗茎尖进行石蜡连续纵切片显微观察,发现甘蔗茎尖原生分生组织各区域细胞分裂频率有明显差异:周缘分生区细胞(3.89%)原体原始细胞区(2.67%)髓分生区(1.46%)原套原始细胞区(1.30%),以上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各区域细胞分裂频率与甘蔗茎径均呈正相关,其中髓分生区和原套原始细胞区细胞分裂频率与茎径的相关系数较大,分别为r~2=0.856*、r~2=0.925*;各区域细胞分裂频率与甘蔗株高均呈负相关,其中原体原始细胞区细胞分裂频率与株高相关系数r~2=-0.728*。结果表明对原生分生组织各区域细胞分裂频率的精确量化,可以揭示甘蔗茎尖原生分生组织各区细胞与其特征的内在联系和不同区域细胞活动能力差异是甘蔗茎增粗的细胞学基础。  相似文献   
193.
首次报道了湖北双蝴蝶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主要结果如下:花药四室;药壁发育为双子叶型;绒毡层异型起源,属腺质型绒毡层,药隔处的绒毡层细胞形成类胎座,其余部位的绒毡层细胞仍为一层细胞;花药成熟时,药室内壁纤维状加厚且柱状伸长,表皮细胞减缩退化,纤维状加厚不明显。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排列方式主要为四面体形,少数为十字交叉形;成熟花粉多为2-细胞型,偶见3-细胞型,具三萌发孔。  相似文献   
194.
SNP和cPTIO对NaCl胁迫下拟南芥的生理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拟南芥为材料,研究了0.5mmol/L的外源一氧化氮供体硝普纳(SNP)和200mmol/L的一氧化氮专一清除剂(cPTIO)对200mmol/LNaCl胁迫下对拟南芥的生理影响。0.5mmol/LSNP和200mmol/LcPTIO预处理2h后,加入200mmol/LNaCl。不同处理的拟南芥加入200mmol/LNaCl后,每隔12h取样一次,观察叶片生长情况、测定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超氧阴离子(O■)的变化。结果表明0.5mmol/L的SNP能缓解200mmol/LNaCl胁迫伤害,促进盐胁迫下幼苗的生长,显著提高抗氧化酶系统中POD和SOD活性,显著降低MDA和O■的含量,从而提高植株的抗盐性,而NO专一清除剂cPTIO能逆转SNP的上述效应。  相似文献   
195.
入侵植物银胶菊在不同生境下表型可塑性和构件生物量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研究了入侵植物银胶菊在4种不同小生境间花果期形态特征变化和构件生物量特征。结果显示:在植株密度小但土壤肥沃的小生境中,植株各形态指标如茎长、茎直径和花序直径等都明显高于其它小生境,在生物量结构特征上则表现为总生物量和花果生物量所占比例的升高。随着植株密度的增加以及土壤肥力下降,上述各形态指标都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生物量投资也进行了优化配置,银胶菊表现出了较高的形态可塑性。银胶菊与觅光和竞争相关的几个指标如叶和根的比例都增加,但用于生殖构件的比例却减少了。相关分析显示,银胶菊花果期各构件生物量与高度成正相关,与密度为负相关,并受环境因素的制约。表明,较高的形态可塑性和较强的生殖配置策略可能是银胶菊成功入侵我国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96.
采用盆栽沙培试验,研究了缺铁处理及重碳酸盐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地表球囊霉对枳实生苗抗活性氧系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缺铁以及重碳酸盐胁迫处理下,丛枝菌根真菌显著提高了枳叶片和根系中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增强了叶片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降低了枳叶片和根系中的丙二醛含量,增强了枳自身防御能力,减少了胁迫对枳细胞膜的伤害。  相似文献   
197.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单性木兰种皮的挥发组分,用GC-MS分别定性定量分析了提取的油层精油和溶解在水中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挥发组分的提取率为4.2%,其中,油层精油得率为3.5%,主要成分中萜烯类化合物多,含量高,其中罗勒烯37.3%、D-苧烯9.03%、对-伞花烯8.10%、β-月桂烯7.79%、β-反-罗勒烯4.08%、对-孟-1-烯4.00%、α-侧柏烯3.11%;水层乙醚萃取率0.7%,其中α-松油醇6.13%、对-伞花烃5.57%、D-苧烯5.33%、6-甲基-3,5-庚二烯-2-酮4.44%、4-甲基-4-戊烯-2-酮4.16%。  相似文献   
198.
应用21对SSR引物与毛细管电泳技术,分析了52个甘蔗属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共检测出327个SSR标记,平均每对引物检测15.6个。选择141个共显性标记构建SSR标记指纹图谱数据库,利用DNAMAN软件与UPGMA统计方法分析参试材料遗传多样性。DNAMAN软件同源分析显示,新台糖16号与台优1号之间的同源性最高(87%),品种之间最小的同源性为55%;利用UPGMA统计方法可把参试材料分成4个遗传相似性较高的类群。结果表明,SSR标记与毛细管技术的结合,可构建甘蔗种质资源SSR标记指纹图谱、分析甘蔗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显示参试甘蔗材料的遗传基础相近,为了提高甘蔗选育种效率,应拓宽甘蔗选育种亲本的遗传基础,提高杂交栽培品种的抗虫、抗病等特性。  相似文献   
199.
中国—越南柑桔黄龙病病原16S rDNA片段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广西、广东和越南的8个柑桔黄龙病样品,利用黄龙病的特异引物OI1/OI2c对其16S rDNA片段进行PCR扩增,将其扩增产物纯化、回收,进行序列测定。利用DNAstar软件、clustalw2软件和MEGA4.0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与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越南黄龙病株系(Vietnam-0901和Vietnam-0905)与除广西样品GX-1001和广东样品GD-1002外所有亚洲种柑桔黄龙病病原的同源性都很高(97.6%~100.0%),而与非洲种、美洲种和土豆斑马条纹病的同源性相对较低(分别为96.0%/97.7%,94.7%/96.4%和96.2%/97.6%)。表明我国广东、广西和越南发生的HLB病原均属亚洲种,但在亚洲种之间不同地区的黄龙病病原也发生了一定变异,广西样品GX-1001和广东样品GD-1002与其它亚洲种柑桔黄龙病病原的同源性较其它亚洲种株系偏低,但聚类还是归在一个类群,表明相同地域内的黄龙病病原菌还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00.
从广西大瑶山产毛两面针中提取到了鹅掌楸碱(Ⅰ)、白屈菜红碱(Ⅱ)、氯化两面针碱(Ⅲ)三种生物碱,用薄层扫描法(TLCS)同时测定其含量,并与玉林、百色两面针中的同种生物碱进行对比。研究表明,毛两面针和两面针均含Ⅱ、Ⅲ,在毛两面针还能检测到Ⅰ的存在,其含量为0.009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