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81篇
  27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目的:从碱裂解法提取质粒DNA的原理.经过实验摸索获得一种快速、经济、结果可靠的菌液直接碱裂解电泳筛选重组子的方法。方法:不需提取质粒DNA.只需将细菌培养液碱裂解后直接进行普通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就可以快速筛选出转化重组子。结果:结果和提取质粒酶切鉴定鉴定结果一致。结论:经实验证明菌液直接碱裂解电泳筛选重组子是一种快速、经济、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72.
李文娆  李小利  张岁岐  山仑 《生态学报》2011,31(5):1323-1333
利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亏缺条件(胁迫水势-0.2MPa,胁迫48h),研究了变水条件下紫花苜蓿(品种:阿尔冈金和陇东)和高粱(品种:抗四)根系水力学导度(Lpr)、根系活力、根叶相对含水量、水分利用效率等参数的动态变化,以期进一步明确植物水分吸收及散失过程调控的生理生态学基础。结果表明:水分亏缺限制了紫花苜蓿和高粱根系吸水,表现在Lpr的下降和根系活力的降低;继而调控了其地上部反应,引起气孔导度、光合速率、叶片相对含水量和蒸腾速率等的下降,但限制性的提高了其水分利用效率,尤其在胁迫初期。恢复到正常供水条件后,Lpr、根系活性、气孔导度等水分利用参数逐渐部分或完全恢复到了胁迫前水平,但恢复程度存在种间和品种间差异,并且根系吸水能力的恢复对于是植株地上部生长状态的恢复至关重要,尤其是水分恢复初期。紫花苜蓿根系中检测到水通道蛋白(AQPs)的存在,水分亏缺对紫花苜蓿Lpr的影响认为主要是通过影响AQPs的活性实现的。比较紫花苜蓿和高粱水分吸收与利用状况在变水条件下的动态变化,认为紫花苜蓿幼苗对干旱逆境的适应能力相对弱于高粱,品种间陇东适应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抑制因子(TIMP-2)蛋白和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 2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LPS模型组,每组再分为4 h和8 h两个亚组。尾静脉注射脂多糖(LPS)(10 mg/kg)建立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检测血白细胞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蛋白含量,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测定肺组织NF-κB、MMP-2、TIMP-2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并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4 h和8 h时大鼠肺组织中的NF-κB、MMP-2蛋白染色阳性面积率及其mRNA表达均显著增高(P〈0.01)、TIMP-2蛋白染色阳性面积率及其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病理学观察显示,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出现出血及坏死。结论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可能与NF-κB、MMP-2蛋白及其mRNA表达升高、TIMP-2蛋白及其mRNA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74.
开发、评价已筛选的铁皮石斛EST-SSR引物,并探讨其在遗传多样性、物种鉴定、遗传图谱构建、亲缘关系鉴定等方面应用。利用前期筛选的20对多态性较好的引物用于16份材料(15份铁皮石斛与1份串珠石斛)的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统计扩增条带。采用PopGen32软件进行Nei's基因多样度和Simpson指数等多态性指标的统计,分析单个引物和组合引物的区分率,之后采用NTSYSpc2.1软件计算遗传相似系数聚类图的构建。结果表明,引物DN4等16对引物多态性较高,而DN13、DN23、DN60和DN67多态性较低。单个引物均不能将所有供试样品区分开来,其中DN4、DN10、DN105、DN81、DN39和DN71区分率相对较高;利用组合引物能够将所有样品进行有效区分,其中DN4+DN10+DN105+DN39引物组合可作为核心引物予以使用,可用于铁皮石斛指纹图谱的构建和遗传多样性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20对引物可以较好地应用于铁皮石斛种内、种间亲缘关系的鉴定。此外,引物DN4、DN13、DN39、DN58、DN65、DN67、DN10和DN99可用于铁皮石斛与串珠石斛的鉴定。本研究开发的20对引物可较好地应用于铁皮石斛遗传多样性分析、种质鉴定、亲缘关系鉴定和遗传图谱构建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75.
物种空间分布格局和种间关联性是研究种群特征、种间相互影响以及物种同环境关系的重要方法。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 L.)与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是甘南亚高寒草甸的主要物种,通过野外群落调查,应用点格局方法中的Ripley K函数,分析不同坡向的金露梅与蒲公英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种间关联性。结果表明:金露梅与蒲公英在3个坡向上的分布具有明显差异,随着坡向由北坡向南坡的转变,金露梅种群呈现递减趋势,蒲公英种群则呈现出递增趋势;在北坡,金露梅在0~4.8 m内呈现聚集分布且聚集程度比较高,在4.8~5 m呈现随机分布;在西坡,金露梅在0~0.6 m尺度内表现出随机分布,在0.6~1.6 m尺度内为聚集分布,在1.6~5 m尺度内则又再次呈现随机分布;而在南坡,金露梅在整个研究尺度范围内均呈现随机分布;北坡的蒲公英在0~2.8 m尺度上呈现聚集分布,在2.8~5 m内呈现随机分布;西坡和南坡上蒲公英在整个研究尺度内都呈现随机分布;北坡的金露梅与蒲公英在整个研究尺度内呈现负关联,西坡两种群在整个尺度内呈现无关联;南坡的金露梅与蒲公英在0~2.4 m尺度内呈现无关联,在2.4~5 m尺度内呈现负关联。  相似文献   
76.
胃癌是世界上死亡率第三的重大疾病,而在早期阶段却有着良好的治愈率和生存率。因此,找到针对早期胃癌的特异性标志物从而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本实验室的早期研究中,发现过氧化物酶4(peroxiredoxin-4,PRDX4)有极大的潜能作为早期胃癌的特异性标志物,并且由于蛋白质结构的特殊性,能够分泌至血清中,为早期胃癌的无创化诊断提供了可能。本文为寻找血清中PRDX4蛋白的特异性适配体,通过消减-SELEX方法找到9种适配体。经特异性和亲和力分析后,证实其中Ap-EGACS-11在9种适配体中具有最高的特异性和亲和力。随后在适配体的验证研究中证实,相对于进展期胃癌病人血清、结直肠癌病人血清和正常人血清,Ap-EGACS-11对早期胃癌病人血清的检出率最高。该结果表明,PRDX4具有早期胃癌特异性血清标志物的潜能,且Ap-EGACS-11可直接作为早期胃癌的检测试剂。  相似文献   
77.
杏褪绿卷叶病(ACLR)是由ESFY植原体引发的一类昆虫媒传病害,在欧洲许多国家已将其列为检疫对象。近年来在我国新疆部分杏园首次发现类似欧洲ACLR的发病植株。简要介绍杏褪绿卷叶病的田间发病症状,疏理了国内外关于引起杏褪绿卷叶病的ESFY植原体的流行病学和病原检测以及防治方法的研究进展,特别对分子检测技术进行全面综述。另外,分析当前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8.
表观遗传学是指在DNA序列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基因表达发生可遗传的变化,而甲基化水平的变化是表观遗传效应的重要指标。在构建一种新的敏感大肠杆菌Dam(GATC)位点甲基化检测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种类及剂量低能离子注入甲基缺陷型菌株GM2929前后甲基化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能量为10keV,剂量为3.9×1015ions/cm2、4.68×1015ions/cm2的氮离子以及能量为10 keV,剂量为4.68×1015ions/cm2的氩离子都不能诱发大肠杆菌甲基化,产生表观遗传效应,可遗传的变异与活细胞甲基化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79.
为探究不同粒径(50 nm、200 nm和1000 nm)、浓度(清水组、低浓度组、中浓度组和高浓度组)荧光聚苯乙烯微球溶液组合对37期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蝌蚪身体大小和脏器系数的影响,连续测定了暴露7 d时,之后清水清除饲养7 d(14 d时)和14 d(21 d时),其体重与体全长的比值(重长比)、小肠长度以及心、肝湿重的变化。重长比在200 nm粒径条件下不受聚苯乙烯微球暴露和清除影响(P>0.05);50 nm清水组14 d时低于其他浓度组(P<0.05);1000 nm中浓度组7 d时和14 d时高于21 d时(P<0.05),7 d时高浓度组低于其他浓度组(P<0.05),21 d时清水组和低浓度组都高于中浓度组(P<0.05)。小肠长度系数在200 nm高浓度组随时间而变化,7 d时至14 d时显著增加,21 d时陡降(P<0.05),1000 nm中浓度组7 d时和14 d时都显著高于21 d时(P<0.05);7 d时,1000 nm高浓度组显著低于其他浓度组(P<0.05),50 nm、200 nm均无组间差异(P>0.05)。心、肝湿重系数均不随处理时间而变化(P>0.05);心湿重系数只在50 nm 14 d时变化显著,清水组最高,高、中浓度组其次,低浓度组最低(P<0.05),肝湿重系数只在50 nm和200 nm 14 d时清水组低于其他浓度组(P<0.05)。50 nm、200 nm和1000 nm处理分别影响重长比、心和肝湿重系数,小肠长度系数和肝湿重系数,以及重长比和小肠长度系数,但与粒径和浓度均不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奥达特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0月到2019年10月期间接收的108例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噻托溴铵组(n=36,噻托溴铵治疗)、奥达特罗组(n=36,奥达特罗治疗)、联合组(n=36,噻托溴铵联合奥达特罗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疗效、肺功能、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总有效率、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CD3+、CD4+、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M(Ig M)均高于奥达特罗组、噻托溴铵组(P0.05)。奥达特罗组、噻托溴铵组治疗3个月后的的临床总有效率、FVC、FEV1、FEV1/FVC、CD3+、CD4+、Ig G、Ig 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整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奥达特罗治疗COPD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免疫功能及肺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