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4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蜜蜂球囊菌的microRNA鉴定及其调控网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本研究利用small RNA-seq技术对球囊菌的纯培养进行测序,对球囊菌的micro RNAs miRNAs)进行预测、鉴定和分析,进而构建miRNAs-mRNAs的调控网络。【方法】利用Illumina Hiseq Xten平台对球囊菌菌丝与孢子进行测序,通过相关生物信息学软件对球囊菌的miRNAs进行预测和分析,通过茎环(Stem-loop)PCR对部分miRNAs进行鉴定,利用Cytoskype软件构建miRNAs-mRNAs的调控网络。【结果】本研究共获得48268696条clean reads,预测出118个球囊菌的miRNAs,它们的长度分布介于18–25 nt之间,不同长度的mi RNA的首位碱基偏好性差异明显。Stem-loop PCR验证结果显示共有10个miRNAs能够扩增出符合预期的目的片段,说明多数miRNAs可能真实存在。共预测出6529个球囊菌miRNAs的靶基因,其中5725个能够注释到Nr、Swissprot、KOG、GO和KEGG数据库。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有24个靶基因注释在MAPK信号通路。Cytoskype软件分析结果显示球囊菌的miRNAs与mRNAs之间存在复杂的调控网络,绝大多数的miRNAs处于调控网络的内部且同时结合多个mRNAs。【结论】本研究率先对球囊菌的miRNAs及miRNAs-mRNAs调控网络进行全面分析,研究结果丰富了对球囊菌miRNAs的认识,为其基础生物学信息提供了有益补充,也为阐明球囊菌致病的分子机理打下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2.
意大利蜜蜂工蜂中肠的环状RNA及其调控网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环状RNA(circRNA)在可变剪接、转录调控和来源基因的表达调控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本研究旨在分析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工蜂中肠circRNA的数量、种类、结构特征和作用,并通过构建和分析circRNA的调控网络探索circRNA的调控功能。【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人工饲养意大利蜜蜂工蜂,利用circRNA-seq技术对意大利蜜蜂7和10日龄成年工蜂中肠样品进行深度测序。利用find_circ软件从质控后的数据中预测circRNA。通过BLAST比对GO和KEGG数据库,对circRNA的来源基因进行功能和代谢通路注释。利用TargetFinder软件预测circRNA靶向结合的miRNA及miRNA靶向结合的mRNA,通过Cytoscape v.3.2.1软件对circRNA-miRNA和circRNA-miRNA-mRNA调控网络进行构建及可视化。通过设计背靠背引物和线性扩增引物RT-PCR对预测出的circRNA进行验证。【结果】意大利蜜蜂工蜂中肠样品的测序平均得到136 463 071条clean reads,去除rRNA后各样品的anchor reads均在136 779 122条及以上。共预测出10 833个circRNA,长度主要介于15~1 000 nt;上述circRNA的类型丰富,其中已注释的外显子circRNA数量最多,分布在西方蜜蜂1号染色体的circRNA数量最多,其次为8号染色体。CircRNA的来源基因可注释到包括结合、细胞进程和细胞在内的45个GO条目,以及包括内吞作用、内质网蛋白加工及核糖体在内的121条KEGG代谢通路,表明circRNA在意大利蜜蜂工蜂中肠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和细胞生命活动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构建circRNA-miRNA和circRNA-miRNA-mRNA调控网络,分析结果显示部分circRNA可能作为竞争性内源RNA吸附结合microRNA,从而调控基因的表达水平。最后,对随机选择的3个circRNA的RT-PCR结果验证了其真实存在。【结论】本研究对意大利蜜蜂工蜂中肠中的circRNA进行预测、分析及鉴定。研究结果提供了中肠circRNA的数量、种类、结构特征、作用和调控网络的信息,揭示了circRNA可能通过作用于来源基因和作为竞争性内源RNA在意大利蜜蜂工蜂中肠的生长发育和免疫防御中发挥作用,为深入研究circRNA在意大利蜜蜂中肠发育及胁迫响应过程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3.
以新鲜牛乳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红曲干酪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最优工艺参数为:发酵剂添加量为0.03 g/L,凝乳酶添加量为0.2 g/L,加盐量为2%,红曲添加量为0.15 g/L。在此工艺条件,干酪经42 d成熟后,其p H 4.6-可溶性氮(p H 4.6 acidsoluble nitrogen,p H 4.6-SN)含量为42.39%,12%三氯乙酸-可溶性氮(12%TCA-soluble nitrogen,12%TCA-SN)含量为33.76%。随着成熟时期的延长,干酪水分含量呈下降趋势,p H值呈现逐渐上升趋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表明,红曲干酪外层蛋白质降解程度要高于干酪内层,并且红曲干酪对酪蛋白降解要比蓝纹干酪更加温和。反向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显示,随着成熟时间的延长,红曲干酪中可溶性多肽的种类和含量逐渐增加,表明干酪在成熟过程中蛋白水解程度不断增大,并且最终多肽的种类和含量要比蓝纹干酪更丰富。干酪感官评价最终得分为89.12,所制干酪成熟状态良好,香味浓厚,味道突出,表现出较佳的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124.
嗜冷菌和耐热菌是奶粉加工过程中最主要的微生物污染菌群。嗜冷菌在原料乳低温储藏过程中大量繁殖,其生长过程中伴随着脂肪酶和蛋白酶的产生,不仅对原料乳和乳制品的风味品质有很大影响,也是导致原料乳和乳产品发生酸包、乳清分离等腐败变质的重要原因。在奶粉生产过程中,耐热菌不仅能在奶粉中长期存活,而且也能够产生大量的蛋白酶、脂肪酶等各种酶类,可显著降低奶粉的感官品质与营养价值。本文重点介绍奶粉加工过程中嗜冷菌和耐热菌的多样性、对奶粉品质的影响机制、及其检测方法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5.
以青稞为原料酿造新型黄酒,为研究原料脱皮与否对新型黄酒风味的影响,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脱皮青稞黄酒、不脱皮青稞黄酒及青稞麸皮中挥发性和半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未脱皮青稞黄酒中香气物质总量为71 134.67μg/L;脱皮青稞酿造黄酒香气物质含量较少为39 208.99μg/L。挥发性香气成分在含量上差异主要来源于,3-甲基丁醇、苯乙醇、2-甲基丙醇。通过香气活力值OVA分析发现,对两种青稞黄酒香气贡献的较大的物质种类均为辛酸乙酯、乙酸异戊酯、苯乙醇和苯甲醛,贡献值的大小有差异。对麸皮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发现,青稞黄酒中香气成分均是通过微生物作用产生,麸皮中富含的苯丙氨酸、缬氨酸和亮氨酸通过代谢产生苯乙醇、2-甲基丙醇、3-甲基丁醇,是造成两种青稞黄酒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青稞麸皮对黄酒风味的形成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6.
127.
应用微波技术对脱色后的H.E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的方法及应用苏红,谷化平,熊正文,胡海霞(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病理科张家口075000)在日常的病理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因组织块很小,所获得有意义的组织、细胞数太少,制成的切片很有限,或外地送检的...  相似文献   
128.
介绍几种细菌定量方法在微生态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介绍了3种细菌定量平板活菌计数方法,并对它们做了比较,根据作者的体会,提出了每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9.
革胡子鲇卵巢在第一次性周期内分化与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用光镜和电镜研究了革胡子鲇(Clariaslazera)原生殖细胞的起源迁移,卵巢在第1次性周期内的分化与发育以及各发育时期卵母细胞的超微结构。原生殖细胞起源于内胚层,有固定的迁移路线,进入生殖嵴后,生殖嵴进一步分化,出现卵巢腔分化成卵巢,卵母细胞在第1次性周期内的发育可分成6个时相,描述了各时相卵母细胞的显微结构与超微结构。同时,叙述了卵母细胞中卵黄发生的形态形成。  相似文献   
130.
免疫过氧化物酶显色方法的改进及应用熊正文苏红胡海霞李春光冯骥良张家口解放军二五一医院病理科075000免疫组化染色技术以其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方法步骤统一等优点能将形态、机能和代谢密切结合起来,已广泛用于临床病理诊断和研究之中。目前较常用的PA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