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4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心脏多发性粘液瘤诊断和术前风险评估及手术方式选择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 我院2007 年1 月至2012 年12 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确诊为心脏多发性粘液瘤5 例患者的二维超声心动图(two-dimensionale echocardiography,2DE)、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声像图特征,并结合相关文献 进行分析。结果:5 例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均在心腔内探及多个活动性团块,各团块均与一蒂相连接,RT-3DE 较2DE 能准确显示粘 液瘤整体形态、位置及与周围组织清晰的界限,并定量测定其大小。结论:RT-3DE 弥补了2DE 不能显示粘液瘤立体形态图像的 缺点,可更为准确、简便、快捷地对心脏多发性粘液瘤做出诊断,并为术前风险评估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探讨X 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和survivin 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 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对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XIAP及survivin 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经 比较,肝癌组织中XAIP 及survivin 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IAP 和survivin 的表达强度与肿瘤的大 小无关,但随肿瘤的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且不同分化程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IAP 和survivin 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 XIAP与Survivin 在肿瘤组织中的高表达在促进肿瘤发生、增殖、转移以及耐药,并且能够降低肿瘤的分化程度,增加肝癌的恶性 程度。此外,两者可能存在协同作用,但两者的相关性及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3.
专性胞内寄生的黑龙江立克次体是远东斑点热的病原体,外膜蛋白B(OmpB)是其最主要的表面蛋白抗原.本研究将黑龙江立克次体ompB基因分成4段插入原核表达载体,制备出4个重组OmpB抗原(OmpB-P1,OmpB-P2,OmpB-P3和OmpB-P4).将4个重组OmpB抗原分别刺激体外培养的C3H/HeN小鼠树突状细胞,再将这些抗原激活树突状细胞分别腹腔接种正常C3H/HeN小鼠.接种第14天用黑龙江立克次体攻击小鼠,7天后活杀小鼠并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小鼠主要脏器的立克次体的载量.结果显示,OmpB-P2,OmpB-P3或OmpB-P4激活树突状细胞受体小鼠的立克次体载量显著低于OmpB-P1激活树突状细胞受体小鼠.将不同抗原激活小鼠树突状细胞分别与同源抗原激活小鼠树突状细胞受体小鼠的CD4+和CD8+T细胞体外共培养.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共培养后CD4+和CD8+T细胞的表面分子和细胞因子表达,结果显示,OmpB-P2,OmpB-P3或OmpB-P4抗原激活树突状细胞共培养的CD4+或CD8+T细胞的CD69表达水平高于OmpB-P1激活树突状细胞共培养的T细胞.此外,OmpB-P2,OmpB-P3或OmpB-P4激活树突状细胞共培养的CD4+或CD8+T细胞的TNF-?和IFN-?水平均显著高于OmpB-P1激活树突状细胞共培养的T细胞.本研究结果表明,OmpB-P2,OmpB-P3或OmpB-P4为保护性抗原,其激活的树突状细胞可以有效地诱导T淋巴细胞活化,使CD4+T细胞和CD8+T细胞分别向Th1细胞和Tc1细胞分化,产生高水平TNF-?和IFN-?共同对抗立克次体感染.  相似文献   
114.
RNA-Seq作为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为大规模转录组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且更为有效的方法.目前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转录组学中多方面的研究,尤其近年来,该技术在进一步完善基因结构信息及挖掘新转录本及新基因方面的功能也逐渐受到关注.本研究以牦牛卵巢组织作为研究对象,应用RNA-Seq技术对其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分析,经测序后得到了一个包含26826516条过滤后测序读数,4828772880 bp的卵巢测序文库,比对分析显示,有16992条牦牛基因发生表达,其中3734条基因存在不同类型的可变剪接.功能分析表明,这些表达基因涉及多种GO分类及KEGG通路.进一步分析转录组数据发现,共有7340个基因的5′或3′端在原有基因组的位置基础上发生了延伸,同时还发现了6321个新转录本,定位回基因组预测显示,外显子数量为1~84个,其中2267个新转录本预测具有编码蛋白的能力.比对分析显示,共有1200~4993条新转录本分别与Nt数据库、Nr数据库及SwissProt数据库中的基因比对上,其中与牛相似性基因最多(41.4%),其次为野牦牛(33.0%)、绵羊(6.3%)、人类(2.8%)及小鼠(1.6%)等其他物种.进一步对新转录本进行GO分类注释,结果显示,与繁殖发育相关的GO分类占有较大比例,其中繁殖类别(reproduction)所涉及的新转录本最多.本研究结果为描绘牦牛卵巢正常转录组图谱及进一步探析牦牛繁殖性能提供了基础,同时证实RNA-Seq高通量转录组技术在完善基因结构及挖掘新转录本及新基因方面的具有强大的优势,为进一步完善牦牛基因组结构信息及挖掘潜在的新基因提供了丰富数据.  相似文献   
115.
趋化蛋白是一类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的小分子蛋白南,在机体抗病毒免疫中起重要作用。某些趋化蛋白可正向趋化、吸收病毒持异性CTL至病感染局部CTL除可直接裂解感染细胞或释放广谱的抗因子以精除病毒感染外,还可分泌多种趋化蛋白,介导各种非特异性炎性细胞,甚至牧场划性CT本身的迁移、增殖和协同作用在抗病毒感染中发挥协调作用。某些病毒可编码产生趋化蛋白/趋化蛋白受体样分子或拮抗剂,逃避宿主免疫细胞的攻击。  相似文献   
116.
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转基因马铃薯的RT-PCR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经过农杆菌介导将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generelatedpeptide,CGRP)基因由马铃薯块茎专一表达classIpatatin基因5′侧翼区和CaMV35S启动子驱动构建的马铃薯表达载体导入马铃薯,PCR鉴定获得了转基因植株。RTPCR分析证实classIpatatin基因5′侧翼区驱动的CGRPmRNA在转基因马铃薯中的表达。研究结果在开发转基因马铃薯生物反应器表达医用多肽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7.
建水无籽蜜桔的幼胚培养和无性系苗的繁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8.
对白暨豚腐皮病致病细菌的分离、培养、毒力试验和详细的生理生化测定,初步确定Ⅰ型荧光极毛杆菌为其病原菌。又对该细菌进行了药物抑菌试验,筛选出几种较为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9.
阳吉昌  熊松   《广西植物》1985,(1):31-37
<正> 甑皮岩洞穴遗址,位于北纬25°17′,东经110°17′。在桂林市南郊,距市中心约九公里,桂林去阳朔公路的右侧,独山的西南麓。196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队和桂林市文管会联合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直至1973  相似文献   
120.
目的:研究伊木萨克片对异常黏液质证候大鼠模型阴茎组织中Sprouty 2 (Spry 2)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1/2, ERK1/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30只性功能正常的雄性SD大鼠,其中10只为正常对照组(N组),余20只为造模组,采用湿寒饲料+湿寒环境的干预条件建立异常黏液质证候大鼠模型(20 w),其中10只大鼠采用伊木萨克片干预2 w,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阴茎组织中Spry 2、ERK1/2的表达。结果:B1组大鼠阴茎组织中Spry 2表达低于N组(P0.05),B3组大鼠阴茎组织中Spry 2表达明显高于B1组(P0.05)。三组大鼠阴茎组织中总ERK1/2(t-ERK1/2)的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1组大鼠阴茎组织中磷酸化ERK1/2(p-ERK1/2)表达高于N组(P0.05),B3组大鼠阴茎组织中p-ERK1/2表达明显低于B1组(P0.05)。结论:Spry 2表达下调和ERK1/2活化可能促进异常黏液质证候的发生发展,伊木萨克片可能通过上调Spry 2的表达和减少ERK1/2的活化对异常黏液质证候大鼠模型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