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新疆北部鱼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北疆鱼类,虽然Kessler(1879),Warpachowski(1887),Herzenstein(1888—1891),Berg(1907),Zugmayer(1912,1913),Rendahl(1933),张春霖(1933,1959),陈国新等(1962,1964),廖文林(1964)及伍献文等(1963,1964)先后有过一些报导,但限于资料,最多仅记录北疆鱼类的1/3,而且地区亦不全面。为了充分了解这里的鱼类情况,俾能进一步研究其资源利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与新疆分院生物土壤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及新疆大学生物系,联合于1964年4—7月在额尔齐斯河水系(哈巴河、布尔津、阿勒泰、富蕴)、乌伦古河水系(福海、二台、青河)、额敏河水系(塔城、额敏)、乌尔禾河、艾  相似文献   
12.
比目鱼     
(一)比目鱼的释名比目鱼的名称在中国古文献中记载很早,《诗经·尔雅》内就有“东方有比目鱼焉,不比不行,其名曰鲽”的记载.因它们的两眼同位于头的一侧,古人乃猜测游动时一定是两条鱼合作,一尾鱼看左侧,另一尾鱼看右侧,是并肩而行的;故曰“不比不行”,因而得名比目鱼.古时我  相似文献   
13.
中国鲑科鱼类地理分布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鲑(gui)在我国古书中见于东汉王充(27—107)论衡“鲑肝死人”,实为河豚鱼。杜亚泉等(1923)在动物学大字典中始称Salmonidae为鲑科。此科主要特征为“上下颌、犁骨、腭骨及舌常有牙齿。鳍无鳍棘及硬刺。背鳍2个,后一为脂鳍。腹鳍条多于7,腹位,鳍基有一长腋鳞。体被圆鳞,头部无鳞。有侧线。鳃盖膜分离且不连喉峡。鳃膜条骨7—20,有中喙骨及辅颌骨。顶骨位额骨与上枕骨之间(如白鲑属)或两侧(如鲑属)。有或无眶蝶骨及上前鳃盖骨。幽门盲囊11—210个。鳔有管通食道”。  相似文献   
14.
短尾小海龙Oostethus brachyurus(Bleeker) 背鳍40;臀鳍3;胸鳍22;尾鳍9。骨环腹、尾部各22;背鳍下9,8位肛门后;六棱状,背鳍后四棱状;腹部侧中棱连尾部侧下棱,侧上棱前后不连。尾鳍短。体长158毫米。闽江。  相似文献   
15.
鲢、鳙、青、草鱼地理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李思忠  方芳 《动物学报》1990,36(3):244-250
鲢、鳙、青、草鱼是我国最重要的四种淡水家养鱼类,自1958年人工繁育成功后,现已被各处广为引种养殖,其原来的自然分布区迄今尚无专文研究,为了避免将来无从查考,本文根据较早文献记载及有关鱼化石的研究等,对其自然分布区作了归纳,并对其分布规律作了较详的分析及说明。  相似文献   
16.
中国鲆科鱼类新纪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长臂缨鲆Crossorhombus kobensis(Jordan et Starks) 背鳍87—89;臀鳍63—67;侧线鳞50—54;成年鱼都有吻棘;胸鳍长于头长,第2—5鳍条突出呈丝状;上颔牙2行;雄鱼右侧蓝黑斑达体背、腹缘及尾柄,眼球无皮膜突起。标本4尾,采自广东汕尾东南(体长108.5毫米,(?),1963,XI;131.7毫米,(?),1963),汕头东南(体长153.3毫米,(?),1975,Ⅸ),和福建台山岛东(体长78.8毫米,(?),1975,Ⅲ)。国外见于日本东南千葉、高知、长崎等地。  相似文献   
17.
鲢,鳙,青,草鱼地理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思忠  方芳 《动物学报》1990,36(3):244-250
  相似文献   
18.
张春霖教授字震东,系蒙族镶黄旗之后,原姓巴伊特,1897年农历2月21日生于河南省开封,1963年9月27日因心肌梗塞突然病故于北京中关村,亨年66岁。是我国现代鱼类学创始人及奠基人之救授幼年家贫、好学,1918年于开封师范学校毕业后。曾任河南省嵩县和乐小学教员(1919),巩县(1920)及开封市(1922)高等小学校教员及校长,后幸遇我国现代动物学创始人及奠基人之一秉志教授返乡探亲,表示可助他提供勤工俭学机会。他即辞职去南京,任生物系助理员(1922年4-6月)。  相似文献   
19.
采自云南省澜沧江的我国鱼类新纪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其良、张乃新二同志1964年4—7月在云南省澜沧江流域,采得一批鱼类标本,经鉴定有22种,隶2目5科17属,在我国为新纪录。现扼要报道于后(附星号者为属和亚属新纪录)。 1.繐颌鲃Crossocheilus tchangi Fowler 景洪,4月28日。1尾,体长83.7毫米。侧线鳞30。吻下缘形成上唇,繐状,有系带连下颌。下颌有角质锐缘。口宽约等眼径而大于吻须。体后部有一暗色纵带纹,尾鳍基前后各有一黑斑。  相似文献   
20.
胡子鲇属为广泛分布于非洲到南亚、东南亚及我国长江流域的淡水鱼类。朱元鼎教授(1931)在“中国鱼类索引”中总结我国有5种,尼柯尔斯(Nichols,1943)在“中国淡水鱼类简志”中归并为2种,张春霖教授(1960)在“中国鲇类志”中认为有3种。笔者参考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保藏的标本及文献,认为有6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