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9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用活体观察和固定染色方法对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土壤纤毛虫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到隶属于3纲12目41科55属的土壤纤毛虫115种,其中包括11个未定名种和26个中国土壤纤毛虫新纪录种。街子温泉景区、曲溪景区、麦积山石窟区、石门山和仙人崖景区各分布有47、46、44、33和26种,大弹跳虫、似织毛虫、膨大肾形虫、僧帽肾形虫、迅捷肾形虫、吻四膜虫、长刀口虫和苔藓刀口虫为广布物种。前口目和下毛目为风景名胜区土壤纤毛虫群落中的优势类群,肾形目和盾纤目为次优势类群,侧口目、吸管目和寡毛目为罕见类群。风景名胜区土壤纤毛虫物种多样性与我国已有研究报道的其他地区的均极不相似。研究结果表明,风景名胜区土壤纤毛虫物种十分丰富,特有和稀有物种繁多,群落结构复杂而特殊;土壤和水生纤毛虫群落物种组成极不相似,土壤和水生纤毛虫群落是不同的2个独立群落。  相似文献   
52.
2003年11月—2004年2月在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技术结合野外啃食调查对马鹿阿拉善亚种(Cervus elaphus alxaicus)冬季食性进行了研究。从7个沟系中一共收集了219堆马鹿粪便中捡拾粪粒,组成14个复合样本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灰榆(27.37%)、山杨(11.75%)、蒙古扁桃(9.83%)、金露梅(8.12%)、锦鸡儿(6.52%)等植物的当年枝和落叶以及禾本科草本植物(7.51%)是马鹿冬季主要食物,其中灰榆为大宗食物,针叶树种(杜松、油松、青海云杉)和其他草本植物所占比例均较小。马鹿对灰榆、山杨、蒙古扁桃、金露梅、锦鸡儿和杜松有正选择性;而对禾本科草本植物、油松和青海云杉有负选择性。马鹿对它们选择性的强弱顺序为:山杨>杜松>锦鸡儿>蒙古扁桃>金露梅>灰榆>禾本科草本植物>油松>青海云杉。马鹿取食乔木36.8%、灌木44.7%、禾本科草本植物8.0%和非禾本科草本植物10.5%,这4类植物的利用性与可利用性存在极显著差异,乔木和灌木的利用性高于可利用性;禾本科草本植物和非禾本科草本植物的利用性低于可利用性,说明马鹿的食物以木本植物为主,草本植物为辅。Spearman相关分析得出马鹿对食物的选择性与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之间无明显的相关关系。被啃食植物中粗蛋白含量较高,蛋白质不是越冬马鹿的限制因子,而能量可能是影响冬季马鹿采食较为关键的因子。马鹿冬季采食策略主要是以最小的能量消耗获取最大的能量收益。  相似文献   
53.
于1990—2004年的繁殖季节,在青藏高原北部地区收集了12种常见的雀形目鸟类的巢,并且对这些鸟巢的分布格局和结构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所有鸟巢分布表现出草地、灌木丛和沼泽的水平分割和地上、地面及地下的垂直分割的空间分布模式,其中地面杯状巢最普遍。巢结构特征,存在从简单到复杂的系列谱变化,主要表现:巢形状从浅到深,从开放到封闭;巢材性质从单一的植物性到复合的动植物性;巢材重从少到多。不管这些变化有多大,都反映了所有鸟种选择巢址是在安全和隔热两种基本条件之间权衡。在变化谱上的每种鸟巢都有自己的利弊,选择哪种类型的巢是由鸟本身的遗传和环境特征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另外,巢材的运输反映了亲鸟对筑巢活动的投资,是繁殖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巢材重与亲鸟体重之比可以反映出筑巢活动投资的高低。百灵科鸟的开放式地面巢材重大约是亲鸟体重的1/2;而褐背拟地鸦的地下封闭巢的巢材重约为亲鸟体重的5倍以上。其余种类都在两者之间变化。总之,如此不同的投资差异是在捕食压力和种间竞争作用下以及亲鸟为满足鸟卵胚胎和雏鸟迅速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下,各种生物学特征协调的结果。  相似文献   
54.
t-PA cDNA的克隆及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PCR方法,在t-PA cDNA5'端引入合适的限制酶位点和酵母分泌信号肽,与酵母表达载体pPIC9重组,构建表达质粒pSTE-Y,利用LiCl转化法转化酵母菌YS108,在MM和MD平板上筛选表型,PCR筛选t-PA cDNA与酵母染色体整合而形成的阳性克隆,阳性克隆经甲醇诱导表达后,用SDS-PAGE证明表达产物的分子量为6kDa左右,用酪蛋白板溶圈法测定t-PA的活性。Mut^s表型菌表  相似文献   
55.
利用Tn5定位诱变方法,对质粒Pjb-B5进行Tn5插入诱变,得到10个Tn5在5.9kbB5外源片段上有不同插入位点的质粒TN1-1,TN1-12,TN2-2,TN2-3,TN3-1,TN4-1,TN9-|1,TN10-1,TN13-1,TN14-1。将Tn1-1等分别转移到已经含有不相容质粒Pph1ji的紫云英根瘤菌107菌株中,使之发生同源变换。通过抗性选择及表型鉴别,筛选到3株菌落表型干燥(Muc-)的酸性胞外多糖(EPS)合成缺陷菌株(Exo-)107(TN2-2),107(TN10-1),107(TN13-1)\.Southern杂交分析证明这3株变种的Tn5插入确实是同源交换而不是转座产生,表明经过适当改良的Tn5定位诱变法可以应用于紫云英根瘤菌Exo-变种的筛选。  相似文献   
56.
人肿瘤坏死因子衍生物b cDNA的构建与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了人肿瘤坏死因子缺失1~7位和102~107位共13个氨基酸编码序列的cDNA,即人肿瘤坏死因子衍生物b(rhTNFαDb),转化大肠杆菌BL21,IPTG诱导后,目的蛋白的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量的30%~60%。其中可溶性rhTNFα Db蛋白约占超声上清总蛋白的40%。经柱层析纯化后,目的蛋白纯度达95%以上。以L929细胞株检测rhTNFα Db的细胞毒活性,测得rhTNFα Db的比活性为2×108IU/mg。较rhTNFα 原型提高一个数量级。rhTNFα Db的体内外抑瘤试验也取得了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57.
PTHrP(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arathyroid hormone related protein)与多种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关,尤其对肿瘤的骨转移起重要作用。应用其可溶性受体阻断它的病理作用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从肾癌组织中提取RNA,采用逆转录PCR (RT-PCR)方法获得PTHrP受体N端胞外区543碱基对的带信号肽的cDNA片段。将其核苷酸序列与国外发表的资料相比,基因中第262位核苷酸由T变为C,相应密码子由TAC变为CAC,导致氨基酸变异,即由酪氨酸变为组氨酸。将获得的受体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a,在大肠杆菌得到高效表达,经ELISA证实表达产物可与PTHrP特异性结合。体外生物学活性检测表明表达产物可阻断PTHrP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58.
为探讨一株肝细胞癌特异性鼠源及其人源化单链抗体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策略并比较二者对抗原的结合能力,在三种载体中分别以融合、分泌及胞内表达的方式进行了研究,表达产物均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对复性后的单链抗体以细胞ELISA及竞争抑制流式细胞仪法进行检测,表明人源化单链抗体和鼠源单链抗体有相近的抗原结合能力。结论是: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基因工程单链抗体的可溶性可能主要由自身氨基酸一级序列决定;先前的设计所采取的人源化方案没有影响到鼠源抗体的CDR的天然构象,表达的人源化单链抗体提供了免疫原性评价及临床应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59.
乳糖作为诱导剂对重组目的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将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3(GM-CSF/IL-3)融合蛋白表达菌BL21(DE3)(pFu)作为研究对象,对于以乳糖作为诱导剂时重组目的产物的诱导表达规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比较了不同培养基中,不同生长阶段进行诱导对于产物表达的影响。对诱导所需的乳糖浓度、诱导持续时间长短等因素亦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对诱导条件进行优化控制的前提下,利用乳糖作为诱导剂可以达到与IPTG类似的诱导效果。随后的研究中,将乳糖作为诱导剂应用于高密度发酵过程。这些研究结果为乳糖作为诱导剂最终应用于重组基因工程药物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0.
对10个样地中Cu、Pb、Zn、Mn、Cr、Co、Ni、Cd、As、Sb和 Hg 11种土壤重金属含量及样地内豚草叶片和果实气体交换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样地内豚草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在1.88~9.41 μmol·m-2·s-1,而果实的净光合速率最高可达2.81 μmol·m-2·s-1.叶片的呼吸速率、气孔导度、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平均值分别为1.81 μmol·m-2·s-1、75.7 mmol·m-2·s-1、6.05 μmol·m-2·s-1和4.72 μmol·mmol-1,分别是果实的5.26、0.64、1.31和1.69倍,说明非同化器官幼嫩果实具有与叶片相当,甚至更强的呼吸、光合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地点重金属Ni达到轻微污染水平,其它重金属含量都接近或者显著低于重金属污染的阈值.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大部分土壤重金属(如Cu、Pb、Zn、Cd、As、Sb和Hg)含量的高低对豚草气体交换特性没有显著影响,仅部分重金属含量与豚草的叶片、果实气体交换特性密切相关,如Ni和Cr对豚草叶片、果实的气孔导度及水分利用效率显著相关;Cr与豚草叶片饱和光合速率显著相关;而As与豚草果实的气孔导度显著相关.表明大部分土壤重金属对叶片和球果的气体交换没有直接影响,而Ni、Cr和As可以在轻微污染甚至没有达到污染水平时影响豚草的气体交换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