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1植物名称 红枫杜鹃(Rhododenron molle×Rhododendron schlippenbachii)。 2材料类别 茎段、茎尖。 3培养条件 基本培养基为MS。(1)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1/4MS+ZT4.0mg·L^-1(单位下同)+NAA0.1+2,4.D0.03;(2)继代培养基:1/4MS+ZT1.0+NAA0.1;(3)壮苗培养基:1/4MS+ZT0.5+NAA0.05;  相似文献   
62.
野生动物的肠道微生物组成受食物资源和遗传属性的影响较大, 为了解北京地区小型猫科动物肠道菌群组成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本研究通过扩增细菌16S rRNA的V3‒V4高变区进行高通量测序, 对云蒙山、云峰山、松山、百花山4个区域的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亚种群进行肠道菌群组成分析。结果表明, 在门水平上, 豹猫的肠道优势菌群主要由厚壁菌门(相对多度52.40%)、变形菌门(25.18%)、放线菌门(9.07%)、拟杆菌门(8.17%)和梭杆菌门(4.74%)组成。在属水平上, 相对多度最高的前5个属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13.37%)、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 11.20%)、梭菌属(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 9.10%)、消化梭菌属(Peptoclostridium, 8.62%)、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 6.08%), 共约占总多度的50%。各区域豹猫亚种群的肠道菌群β多样性不存在显著差异, 松山区域的ACE指数和Chao 1指数与云蒙山和云峰山存在显著差异。鉴于松山亚种群的遗传结构与其他区域有所不同, 而4个区域的气候类型和豹猫食物构成相似性高, 推测该亚种群的肠道菌群主要受遗传结构分化的影响, 对此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3.
李建  刘绍明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7(8):1258-1260,1209
脑缺血是继发性颅脑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创伤后脑缺血的发生机制仍不明确。近期一些临床及实验研究认为创伤后血管内微血栓的形成是脑外伤后普遍的反应,在创伤后脑缺血发生中起重要作用。针对微血栓产生的可能机制进行的预防和治疗,可能改善创伤后缺血患者的预后。本文综合近年来有关脑血管内微血栓的研究,时颅脑损伤后脑血管微血栓的形成特点和机制及治疗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4.
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麝排便点偏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是重要的资源动物,也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员,由于过度捕猎和栖息地破碎化等导致其种群急剧下降。恢复林麝种群的根本方法是保护和恢复其栖息地。林麝的排便点分布在其整个活动区内,且有很好的指示作用。本研究通过分析林麝排便点位置,了解林麝栖息地选择偏好。在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不同海拔梯度布置17个1 km × 1 km的样方,每个样方内至少1条样线,样线每隔400 m设置搜索样线,以发现排便点为中心设置1个10 m × 10 m 利用样方,若未发现排便点,在搜索样线中部设置1个10 m × 10 m 对照样方,并记录样方内的生境因子。采用Ivlev的选择性指数、广义线性模型及多重对应法分析林麝对生境因子的偏好。结果发现,林麝最为偏好的植被类型为针阔混交林(E = 0.528),而规避常绿阔叶林(E =﹣1)、次生落叶阔叶林(E =﹣0.816)和常绿落叶阔叶林(E =﹣0.585)。此外,海拔、灌丛盖度和坡度也显著影响林麝栖息地偏好,其排便点集中分布在海拔2 000 ~ 2 600 m区间,并且偏好有一定灌丛盖度且坡度陡的生境。  相似文献   
65.
小麦籽粒灌浆过程中,淀粉合成关键酶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PPase)、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淀粉分支酶(SBE)和束缚态淀粉合成酶(GBSS)均随着灌浆进程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花后25d;不同氮肥施用量对灌浆前期酶活性的影响较小,而在花后20d之后影响较大;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4种酶活性均呈增加趋势,但氮肥过量时酶活性下降,表明适当增加施氮量有利于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66.
贵州黎平县侗族村寨香禾糯资源利用与保护现状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特色稻种香禾糯是我国水稻研究的宝贵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这一资源具有重要意义。采取查阅文献、普查资源、专业组队、地方座谈、制定方案、实地考察和采集样品等多种方式,对贵州省黎平县6个乡(镇)15个行政村侗族村寨香禾糯资源利用与保护现状进行了全面考察,结果发现黎平县作为香禾糯的主要产区和"糯食文化圈"的发祥地之一,至今仍保留较为多样的遗传资源,凝聚了丰富的传统知识,采集样品45份;香禾糯的利用、保护和传承与当地民族文化密切相关,相互交融,已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民族文化元素,渗透到侗族百姓日常饮食、宗教祭祀和节日庆典的方方面面。针对当前黎平县香禾糯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持续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7.
68.
许多杰出的生物学家研究在一棵植株中组织的异质性的问题。同一植株中组织的异质性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不仅在用有性的方法繁殖植物时,而且在用营养的方法繁殖植物时也可以观察到组织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69.
本文采用S-100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结合ACP组化染色(或lysozyme免疫组化染色)来进一步观察大鼠脾树状突细胞(DCs)和巨噬细胞(Mφs)的染色反应性。结果表明,脾悬液淋巴树状突细胞(LDCs)呈S-100蛋白阳性反应而ACP反应为阴性或弱阳性,Mφs则呈ACP强阳性反应而S-100蛋白反应为阴性;同一涂片S-100蛋白和ACP双染结果,两者不重叠。脾冰冻切片显示交错突细胞(IDCs)和滤泡树状突细胞(FCDs)呈S-100蛋白阳性反应而ACP反应为阴性或弱阳性,Mφs则反之,即ACP反应强阳性而S-100蛋白为阴性反应;同一切片S-100蛋白和ACP双染也无重叠。腹腔Mφs贴片对照染色,Mφs呈ACP强阳性反应而S-100蛋白反应为阴性。由此进一步证实在一定条件下S—100蛋白可作为鉴别DCs和Mφs的标志。  相似文献   
70.
棕色固氮菌固氮酶FeMo蛋白与过量(5-6个当量)的酸性靛蓝保温30-60分钟后,蛋白中的P-金属原子族全部氧化,然而蛋白中的FeMoCo全都处于还原状态。Na2S2O4使这种部分氧化的FeMo蛋白中的P-ciuster重新不,甲基紫精可加快这种还原,而亚甲蓝等氧化剂则使这种蛋白中的FeMoCo受到氧化,对这种部分氧化的FeMo蛋白分别进行CD还原滴定和测定氧化过程中的EPR/ABS的变化已经得到p-Cluster和FeMoCo的氧化还原当量数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