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9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鉴于我院细胞生物学课程课时安排少、实验少、与已修课程有重复内容、相关科学前沿知识不能及时更新、"填鸭式"教学模式和传统的以"讲"为主的教学方法等严重影响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教学现状,提出了从课程结构体系、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探究,课程结构体系方面由专业任选课变更为专业基础课,适当增加了理论课时;从课程内容来看,取缔与已修课程的重复内容,适当补充最新科研动态、介绍相关的诺贝尔奖,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相关科研项目和申报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从教学模式来看,教师要积极利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适时放映学生喜欢看的相关电教视频、课堂上多以讨论和提问的方式教学;考核采用平时成绩加期末成绩的方式,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和课堂管理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2.
刘然  刘晓娟  王铭  徐宁  李爱芬 《生态科学》2007,26(3):227-231
研究了2种无机碳源对粉核油球藻(Pinguiococcus pyrenoidosus CCMP2078)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添加NaHCO3和通CO2P.pyrenoidosus CCMP2078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NaHCO3的添加方式对该藻的生长具有显著差异。一次性添加和分批添加NaHCO3的优化浓度分别为5mmoL·L-1和20mmoL·L-1,后者对数生长末期的细胞密度、干重和比生长速率均最高,分别为8.93×106cells·mL-1,0.247g·L-1和0.225dL-1。通入CO2的体积分数为0.5%时,最有利于藻细胞的生长,对数生长末期的细胞密度、干重和比生长率分别为3.83×107cells·mL-1、0.42g·L-1和0.212d-1。  相似文献   
43.
独叶草叶宏观形态性状的变异式样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独叶草分布区内 8个居群的叶的 8个宏观性状在散点图上的表现 ,探讨了独叶草的形态变异式样。结果表明 ,独叶草在叶宏观性状上表现出了一定的变异性 ,这种变异性表现在不同居群间及由不同居群组成的区域上 ,但在居群间或由不同居群组成的区域间在性状上有不同程度的重叠。  相似文献   
44.
电子束辐射对大麦种胚核酸合成活性的损伤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子束辐射损伤大麦种胚核酸合成能力的效应主要表现在使DNA复制合成启动推迟 ,使DNA复制、RNA合成活性下降。吸涨过程中大麦种胚的DNA复制合成有一明显的启动过程 ,RNA合成则无明显的启动过程。 2 0 0与 40 0Gy电子束辐射分别使DNA复制合成启动推迟约 2与 4h ;电子束辐射对DNA复制合成活性的抑制作用强于对RNA合成活性的抑制。在 5 0~ 5 0 0Gy范围内 ,大麦种胚DNA复制、RNA合成活性均随辐射剂量呈指数下降 ,其半对数斜率分别为- 0 .0 0 39与 - 0 .0 0 14。根据实验计算 ,电子束辐射对DNA复制合成的LD50 、D37分别为 178与 2 5 6Gy  相似文献   
45.
几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大花蕙兰组培原球茎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采用KC 培养基, 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BA、KT、NAA 及KT+NAA 组合, 对大花蕙兰初代培养已分化出的原球茎进行了继代培养。结果发现:①BA 可加快原球茎的增殖速度, 但浓度超过0.5 mg/L 后增殖速度有所下降, 且原球茎变小呈暗绿色。②KT 的促进增殖效果好于BA, 但浓度超过1.0 mg/L 时, 增殖速度也有所下降, 原球茎变小。③NAA 促进原球茎增殖的效果明显好于BA、和KT, 但浓度大于1.0 mg/L 后增殖不再加快, 而且部分原球茎有变褐现象。④在KT 0.5~0.7 mg+NAA 0.7~1.0 mg/L 范围组合的KC 培养基上, 大花蕙兰原球茎增殖的速度和质量是比较理想的。考虑到较低的细胞分裂素和植物生长素有利于植物增殖过程中遗传性的稳定, 选择KT0.5 mg+NAA 0.7 mg/L 的KC 培养基作为大花蕙兰原球茎增殖培养基。  相似文献   
46.
陈爱侠  李敏  苏智先  朱小花  刘晓茹  曹杨 《生态学报》2011,31(12):3424-3431
基于RS数据源,利用ERDAS和ArcGIS软件技术,对榆靖高速公路两侧300m范围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开展研究。通过遥感图像数字处理方法,提取对水土流失起主导作用的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类型、沟谷密度等因子;在矢量化等高线数据的基础上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地形坡度因子,将这4个因子在GIS中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参照《土壤侵蚀分级标准》,生成研究区不同时段水土流失强度等级图,利用GIS属性统计功能对公路沿线各等级水土流失区面积进行统计,参照研究区不同侵蚀类型的土壤侵蚀模数,得出1996年和2006年公路沿线各流失区的水土流失量,并对公路沿线水土流失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榆靖高速公路修建后沿线600m范围水土流失总量减少19.26万t/a,水土流失呈减弱趋势。公路施工期导致水土流失增强的各种因素随着营运期固化路面的形成而逐渐消失,防沙固沙和生态恢复等措施有效改善了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对公路沿线水土流失防治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7.
以丹参茎叶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丹参茎叶原药材产地加工方法、质量标准进行研究。在丹参茎叶原药材产地加工方法进行研究中,采用40℃恒温烘干、50℃恒温烘干、60℃恒温烘干、40~60℃梯度烘干、阴干和晒干6种干燥方式,以丹酚酸B、迷迭香酸含量为指标,优选丹参茎叶原药材产地加工方法。在丹参茎叶原药材质量标准的研究中,参照《中国药典(一部)》(2020版)相关项下条件,对丹参茎叶水分、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规定相应的限度;采用薄层色谱对丹参茎叶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丹酚酸B及迷迭香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发现:阴干为丹参茎叶最佳干燥方式;建立的丹参茎叶原药材质量标准及含量测定条件经方法学验证后,均符合相关规定,能够较好地控制丹参茎叶质量。因此,丹参茎叶药材产地加工方法稳定可行,质量标准科学有效,可为非传统药用部位丹参茎叶的进一步开发和资源综合利用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8.
LED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视觉效果的追求,但是伴随而来的大量光辐射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光生物安全问题的担忧。目前已知的白光LED制作方式,绝大多数都是使用蓝色LED芯片来激发黄色荧光粉,最终混合制成白光,导致其中含有大量的蓝光成分。蓝光辐射危害是目前人类受到的最主要的光辐射危害之一。本文通过对蓝光危害的产生原理、危害评价机制以及对人类的影响进行综述,旨在揭示蓝光危害的严重性,为防范蓝光危害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49.
构建生物量预估模型,探究生物量在各器官中的分配策略和异速生长关系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对理解植物群落结构、功能、碳储存和分配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内蒙古荒漠草原常见种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为对象,在不同水分处理下,利用易测指标,如株高、基径、分枝数、冠幅和生物量等参数建立生物量模型,采用标准化主轴分析法分析其异速生长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水分处理下,茵陈蒿的最佳生物量预估模型的变量选择不同;不同水分处理下茵陈蒿各器官间、各器官与地上生物量间的异速生长关系不同,但相对于自然降水量,增水和减水50%下均为等速生长,这说明在不同水分条件下茵陈蒿对各器官间的资源配置存在权衡策略,符合最优分配假说;而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各器官对资源的竞争会变弱;在荒漠草原中,对草本植物进行生物量模拟,选择预测变量和方程模型时,应考虑生长季降水量。本研究可为荒漠草原草本植物生物量预估模型的建立和异速生长关系对环境因子适应的理解等提供方法支持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0.
坡度对农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先进  吴鹏飞  崔丽巍  张洪芝 《生态学报》2012,32(12):3701-3713
为了研究坡度对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于2010年3月和9月分别对川中丘陵区坡度为5°、15°、25°的3种农田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土壤动物11657只,隶属4门11纲21目,弹尾目、蜱螨目、颤蚓目和线虫为优势类群。土壤动物群落的类群数在3月随坡度增加无显著变化(P>0.05),9月则呈波动性上升(P<0.01)。群落密度在3月随坡度增加而显著下降(P<0.01),9月的变化趋势则相反(P<0.05)。群落多样性指数在3、9两月均随坡度增加呈显著波动性变化(P<0.05)。坡度对弹尾目、蜱螨目和线虫等主要类群的密度影响显著(P<0.05),并具季节差异。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坡度对农田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有明显影响,Sorenson和Morisita-Horn相似性系数进一步表明坡度在3月份主要影响土壤动物群落的类群组成,在9月主要影响优势类群的密度。研究结果表明坡度对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多样性及主要类群的密度有显著影响,并存在季节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