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0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摘要 目的:探究永久起搏器程控在心房颤动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意义。方法:选择78例我院收治的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程控组和非程控组2组,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与永久起搏器程控诊断,非程控组则仅给植入永久起搏器,但非程控。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房颤负荷、心房与心室起搏比、心房结构重构及左心功能、P波结果;比较永久起搏器程控诊断与临床诊断结果的差异,分析永久起搏器程控在心房颤动诊断敏感度。结果:程控组和非程控组患者的男女比例、年龄、心率失常的类型、存在的基础性疾病以及使用过的治疗药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程控组和非程控组患者的房颤负荷、VP值和P波最小时限均显著小于非程控组,AP值、P波最大时限和P波离散度则显著大于非程控组(P<0.05);程控组和非程控组患者的LAD、RAD、LVEDD和LVEF值在植入前和植入后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与临床诊断结果比较可以发现,永久起搏器程控对心房颤动检出率为97.44 %,且永久起搏器程控应用于诊断心房颤动敏感度高达98.72 %。结论:对心房颤动患者采用永久起搏器程控进行诊断,可以在心电图检查的各项指标结果上对患者的心房颤动给与准确的判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2.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使用左心耳3D模型及左心耳封堵体外模拟治疗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来我院诊治的心房颤动患者,对照组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CT造影检查及左心耳封堵术。观察组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CT造影检查、基于心脏CT造影数据打印左心耳3D模型、应用3D打印模型进行左心耳封堵体外模拟演练及左心耳封堵术,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两组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耳各径线对比无差异(P>0.05)。两组经CT检查左心耳各径线对比无差异(P>0.05)。两组封堵器固定大小对比有差异(P<0.05)。术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观察组术后3个月及12个月血流通过封堵器几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3个月及12个月时,两组的左心房内径降低,且同时间点观察组较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及12个月时左心室内径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的封堵器型号匹配率较对照组高,手术操作时间、X线曝光量、造影剂使用量、封堵器术中释放次数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的残余分流及手术并发症较对照组低,但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封堵器位置、有无残腔及不良心血管事件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术后12个月,封堵器位置良好率较对照组低(P<0.05),其余两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术前使用左心耳3D模型及左心耳封堵体外模拟可提高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介素-6(IL-6)联合检测诊断细菌性血流感染(BSI)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到2016年10月收治的疑似细菌性BSI患者216例,入院后均送检血培养,根据培养结果将其分为阳性组(102例)和阴性组(114例)。统计细菌性BSI阳性率、革兰阳性菌感染率和革兰阴性菌感染率;检测血清PCT、CRP、IL-6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差异,同时绘制ROC曲线并计算出各指标及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约登指数值。结果:所有疑似BSI患者的细菌阳性检出率为47.22%,革兰阳性菌感染率与革兰阴性菌感染率对比无差异(P0.05);阳性组的血清PCT、CRP、IL-6水平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血清IL-6的AUC明显大于PCT和CRP(P0.05);PCT、CRP及IL-6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约登指数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血清PCT、CRP及IL-6对于BSI均有着一定诊断价值,而各指标联合检测诊断BSI的临床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54.
[目的]预测美洲大蠊新的抗菌肽基因,构建原核表达体系并纯化表达产物。[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分析出潜在的美洲大蠊抗菌肽。构建pET32a重组质粒,优化诱导表达条件,通过亲和层析,分子筛等手段获得纯化的抗菌肽,并进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预测出美洲大蠊新的抗菌肽基因AMPPA13,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ET32aAMPPA13。优化诱导表达条件得最佳IPTG浓度为0.1 mmol/L,最佳诱导时间为4 h,最佳诱导温度为37℃。纯化后AMPPA13浓度为268μg/m L。[结论]克隆出美洲大蠊抗菌肽基因,并成功构建原核表达体系,得到1 m L纯化的AMPPA13,经Western Blot鉴定,表达产物正确。  相似文献   
55.
随着大型褐藻生产燃料乙醇以及褐藻寡糖重大药用价值的发现,褐藻胶裂解酶成为国内外多个领域的研究重点。文中对解藻酸弧菌上与褐藻胶降解相关的5个基因分别进行克隆表达,通过SDS-PAGE和酶活性定量测定,发现该基因簇中的4个基因有降解褐藻胶活性。对酶活最高的rAlgV3进行了诱导条件的优化、酶蛋白纯化及酶性质研究,发现优化诱导条件后重组酶rAlgV3的酶活由2.34×10~4 U/L上升为1.68×10~5 U/L,比优化前提高了7.3倍;对酶性质进行表征发现该酶在4–70℃均有活性,最适反应温度为40℃,在4–20℃酶相对稳定;该酶在pH 6.5-9.0环境下均有较高的酶活,最适pH为8.0;pH稳定性好,在pH 4.5–9.5环境下可以稳定存在;适量的NaCl浓度和Fe~(2+)、Fe~(3+)等离子具有促进酶活的作用,SDS和Cu~(2+)离子可明显抑制酶活力。对该酶的底物特性的研究发现,该酶不仅可以降解褐藻胶中的Poly-M片段,也能降解Poly-G片段,具有广泛底物特性;其降解海藻酸钠主要释放二糖和三糖,是一种内切酶。该酶对于第三代燃料乙醇的发展及褐藻寡糖的生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6.
油菜叶绿体基因组雄性不育特异DNA片段的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威  高洁 《遗传学报》1992,19(1):55-60
实验选用油菜湘矮不育系及同核保持系叶绿体DNA为材料,用4种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BamHⅠ、PstⅠ和SmaⅠ完全酶解。在EcoRⅠ酶解的保持系ctDNA图式中,观察到唯一的差异片段E3.2kb。将此片段连接于载体pUC9进行克隆,经克隆杂交及电泳分析鉴定,获得重组子。以rRNA基因为探针,与EcoRⅠ酶解的保持系ctDNA杂交,其中一条阳性带显示在差异片段E3.2。进一步以E3.2片段为探针,与经过限制酶BamHⅠ、EcoRⅠ、salⅠ、BgⅢ、HindⅢ和PstⅠ酶解后的rRNA基因反杂交。根据rRNA基因图谱,这一与不育性有关的E3.2kb片段被定位于距16S rRNA基因5'端+2.0至+5.4kb的前导序列中。此结果表明,这段可能与花粉育性形成有关的片段定位于叶绿体基因组反向重复区。  相似文献   
57.
为了深入研究基因组序列的多重分形性质,首先选取12条较长的DNA序列,并根据此12条DNA序列的编码/非编码片段将DNA序列转换成相应的12条时间序列,其次对这12个时间序列进行多重分形Hurst分析,计算它们的Hurst指数,并且利用Hurst指数分析序列的自相似性,进一步将得到的Hurst指数与DNA一维游走模型相比较,发现12条序列均具有长程相关性,这说明DNA序列中确实存在着长程相关现象。  相似文献   
58.
细胞周期的测量是细胞增殖动力学的研究基础。通过添加30μmol·L-1氯化高铁血红素(Hemin)诱导人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红系分化,利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与7-AAD双染的方法检测Hemin诱导的K562红系分化细胞对细胞周期各期比例的影响,未诱导的K562细胞周期各期比例作为对照,检测发现Hemin诱导的K562红系分化细胞对其细胞周期相对值无明显影响。应用BrdU间隔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的方法,通过分析BrdU间隔染色后BrdU阳性细胞群的动态变化规律,从而推算出K562红系分化细胞的倍增时间及细胞周期各期时长。根据测量结果发现,未诱导的K562细胞总倍增时间约为20 h,与通过生长曲线公式法计算倍增时间的结果相符,Hemin诱导的K562细胞的细胞周期倍增时长约为23 h。Hemin诱导的K562红系分化细胞较未诱导的K562细胞倍增时间与各期时长无明显差异。因此,Hemin诱导K562细胞红系分化对其细胞周期绝对值及相对值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9.
人胚胎干细胞具有无限增殖潜能,且能够分化为包括巨核细胞在内的大多数的成熟血细胞。因此,为解决临床治疗血小板来源不足而建立一种由人胚胎干细胞高效分化获得成熟巨核细胞的分化模型具有重要应用前景。该文利用人胚胎干细胞与m AGM-S3基质细胞系共培养进行早期造血前体细胞的定向分化,并在分化第14 d获得大量"卵石样"造血前体细胞(CD43+细胞、CD45+细胞)。将"卵石样"造血前体细胞分离后,用无血清培养基分阶段添加SCF、TPO、IL-6、IL-3、FLt-3、IL-11等细胞因子进行巨核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结果显示,在分化的第3 d,CD41a+细胞比例可高达48.5%,CD42b+细胞比例可高达30.0%。对分化第6 d的细胞进行Wright-Giemsa染色,可见形态典型的巨核细胞。综上所述,该研究初步建立了一种人胚胎干细胞高效分化为巨核细胞的模型,为体外获得大量巨核细胞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0.
目的:调查分析正畸患者埋伏牙的基本患病情况。方法:第四军医大学口腔正畸科2008.1.1-2011.4.23就诊的6876例患者中,以确诊的589例埋伏牙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性别,年龄,部位和数量等基本情况进行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埋伏牙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正畸患者中患病率为8.56%,以上颌好发,上颌尖牙患病率最高,其次为埋伏多生牙;以单发为主;女性较男性多发。结论:埋伏牙在正畸门诊患者中患病率较高,尤其是上颌尖牙,提示正畸医生在患者就诊时要注意埋伏牙的早发现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