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0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1.
目的:研究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比值(HDL/LDL比值)、脂蛋白a(LP(a))及超敏C反应蛋白(s-CRP)与冠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20名初发急性STEMI行急诊冠脉造影术并支架植入术患者(<12小时),并于次日晨检测空腹生化血脂分析,测得HDL/LDL比值、LP(a)及s-CRP等相关指标,冠脉造影结果根据Gensini积分系统分轻、中、重度三组,比较三组之间上述三项指标有无差异,并选取冠脉造影正常2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有无差异。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心梗组HDL/LDL比值明显降低(P<0.05),各组间HDL/LDL比值亦存在差异(P<0.05),LP(a)及s-CRP在不同冠脉分级上亦存在着差异(P<0.05),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上述三项指标对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12.
湛江高桥红树林湿地有机碳分布及埋藏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耀军  赵峰  郭菊兰  武高洁  林广旋 《生态学报》2016,36(23):7841-7849
红树林是世界上单位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其能够持续地固定有机碳,对全球碳平衡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着深远影响。以广东湛江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高桥核心区为研究区,旨在分析我国典型红树林湿地的固碳潜力,为红树林湿地碳计量提供依据。在垂直于海岸线的两条样线上选取6个不同潮位的样点进行沉积柱取样分析,通过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测定有机碳含量,基于放射性同位素~(210)Pb定年推演沉积率,并对湿地有机碳密度和埋藏率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研究区红树林湿地有机碳含量2.14—36.94 g/kg,平均(12.79±9.91)g/kg。红树林湿地有机碳密度为(0.0100±0.0056)g/cm3,空间上差异显著显著,水平方向上两条样线均以中带样点的有机碳密度最大,近陆侧(内带)样点的有机碳密度高于近海侧(外带);垂直方向上,内带和外带样柱的有机碳密度均以表层最高,而且随深度增加而减小。研究区红树林湿地百年尺度上沉积率为6.5—11mm/a,且外带样点沉积速率显著快于内带样点。有机碳埋藏率空间差异大,外带样点为(34.58±7.67)g m-2a-1,而中带样点可达150.56 g m-2a-1。红树林湿地有机碳的分布受潮位的影响大,更高潮位点和表层的有机碳含量和密度更高,而处于低潮位的外带样点的有机碳沉积更快。研究区红树林湿地有机碳含量和密度比更低纬度带低,但均高于地带性陆地植被,且其能够通过持续的沉积过程来捕捉和固定有机碳,固碳潜力大。  相似文献   
113.
甲基转移酶的功能与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基转移酶是生物有机体内普遍仔任的一种重要酶类,它能催化遗传物质DNA的甲基化,在基因表达及动物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同时,又能催化多种生理过程中间产物的甲基化进而合成或降解生理活性物质。研究发现,人类的情绪和许多疾病的发生及植物的抗逆性都与甲基转移酶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4.
牻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GGPP)在真核生物中主要参与对包括Rho/Rac,Rap和Rab家族在内的多种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及细胞凋亡的调控.牻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合成酶(GGPPS)是合成GGPP的关键酶,它催化法呢基焦磷酸与异戊烯焦磷酸的缩合反应而产生GGPP.报道了从人睾丸cDNA文库中克隆到一个与果蝇GGPPS cDNA高度同源的基因转录本,它的序列长1466 bp,其中nt 239~1138是一个完整的可读框,编码一个由300个氨基酸组成的35 ku蛋白质.该推导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与果蝇GGPPS的一致性和相似性分别达到了57.5%和75%,并且含有异戊二烯转移酶中保守的5个特征性结构域.Northern杂交结果显示人GGPPS基因在心脏中表达最高,在脾、睾丸、脑、胎盘、肺、肝、骨胳肌、肾、胰腺组织中为中度表达,而在其他组织中未见有明显的杂交带.采用辐射杂种细胞系定位技术,发现GGPPS位于人染色体lq43区.由于此前有遗传连锁资料证实该区域存在一个前列腺癌的易感位点,并且另有研究发现GGPP的结构类似物可抑制PC-3前列腺癌细胞系中p21rap蛋白的牻牛儿基牻牛儿基化,从而提示GGPPS有可能是与该病相关的候选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5.
研究近缘种复合体的针叶表型变异及其地理分布格局,有助于从生理生态机制上理解针叶树种的地理变异、种群动态以及对区域气候的响应。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思茅松(P. kesiya var. langbianensis)和卡西亚松(P. kesiya)是一个跨越了东南亚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近缘种复合体,具有典型的地理替代分布特征,拥有丰富的表型变异和遗传变异。该研究在3种松树分布区采集了31个代表种群,每个种群选择10个样木,测量了针叶长度、气孔密度、气孔保卫细胞长度和宽度、木质增厚层长度和宽度、气孔腔长度和宽度等共8个性状。采用巢式方差分析计算性状在树种间和种群间的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揭示针叶性状的种群变异结构;分析针叶性状随纬度的变化规律,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确定影响针叶性状变异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1)针叶性状在种群间的变异系数为12.01%–34.08%,气孔保卫细胞长度、木质增厚层长度和宽度、针叶长度和气孔密度的表型分化系数较高;(2)云南松和卡西亚松在大多数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思茅松介于二者之间,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种松树针叶性状的种群变异结构...  相似文献   
116.
朗格罕细胞(langerhanscel,LC)是一种骨髓来源的免疫活性细胞,具有呈递抗原,诱导免疫反应的功能。口腔粘膜的复层鳞状上皮中亦有LC分布,它们是口腔粘膜防御体系的组成部分。本研究运用ATP酶组织化学方法和电镜技术,对25例人的口腔粘膜标本中的LC的形态、结构及数量分布进行观察,结果提示,在口腔粘膜的上皮中,LC主要分布于上皮的基底部,并且趋于环绕结缔组织乳头排列,LC的数量也因部位不同而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7.
118.
桑天牛雄性附腺内容物组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测定桑天牛Apriona germaric(Hope)雄性附腺内容物中各组分含量及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内容物中可溶性蛋白占总腺管鲜重的8.39%;总糖占总鲜重的4.21%;海藻糖和游离氨基酸分别占总鲜重的0.50%、0.25%。随虫龄的增大,内容物中各组分含量不断降低。交配过程中,雄性附腺内容物部分转移到雌虫,交配后附腺内容物中总糖、海藻糖、游离氨基酸等组分含量均降低,蛋白质组分含量先升高再降低,48h即恢复可到交配前水平。大、小附腺内各组分含量变化有差异。  相似文献   
119.
利用SSR 分子标记对羽叶金合欢( Acacia pennata) 的野生种和栽培种进行了分析, 利用改良的CTAB方法优化了其总DNA 的提取方法, 并优化了PCR 扩增条件。从已有的金合欢属植物的82 对SSR 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高, 稳定性好的12 对引物作为羽叶金合欢的SSR 分析引物, 为进一步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0.
目的建立T细胞介导的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该病发病免疫机理奠定基础。方法将雌雄各10只系统表达人T细胞受体α基因(T cell receptor,TCRα)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其中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每次100 mg/(kg·bw),间隔1 d后再注射一次,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注射后每周测定一次血糖和体重,当出现重度糖尿病临床表现时处死,其余小鼠注射后8周处死,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以及血清胰岛素和细胞因子的测定。结果模型组小鼠发病率为10/10,对照组为0/10;模型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较对照组均有显著降低(P<0.01),B细胞表型CD19+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注射STZ后约8周,模型组血清胰岛素、IFN-γ、TNF-β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IL-2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系统表达人TCRα基因小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后2~8周可建立稳定1型糖尿病的小鼠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