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22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通过将不同饲料利用效率猪的粪便移植至伪无菌小鼠,探讨其对受体小鼠生长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初步揭示其机制。方法使用36头28 kg左右的杜×长×大阉公猪进行42 d单笼饲养(自由采食)并测算其饲料转化效率。实验结束时将36头猪根据饲料转化效率分为高、中、低3组,采集三组猪的新鲜粪便,通过灌胃移植到经广谱抗生素处理过的小鼠中,监测粪便移植后小鼠的生长性能变化。采用全收粪法测定饲料利用效率高、中、低三组猪的营养物质消化率,并采用16S rRNA V3-4可变区扩增测序对猪和小鼠的粪便微生物组成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将不同饲料利用效率猪的粪便移植至广谱抗生素处理的伪无菌小鼠后,小鼠重现了猪的生长性能表型;在肠道微生物的组成结构方面,高饲料转化效率猪及其高生长性能的受体鼠,肠道微生物的物种丰富度和微生物多样性相对较高;高饲料利用效率猪的总能消化率(P=0.01)显著增加,产气短杆菌的丰度显著提高,且其粪便移植后受体小鼠的肠球菌和阿克曼氏菌丰度也显著高于低饲料利用效率的受体小鼠,表明肠道微生物在能量的高效利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结论移植不同饲料利用效率猪的粪便可定向改变伪无菌小鼠肠道微生物的物种丰富度、微生物多样性及其生长性能。高饲料利用效率猪的优势主要在于能量消化利用效率较高,肠道中与能量高效利用相关微生物丰度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92.
大兴安岭地区粘细菌资源的多样性及其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粘细菌是一类具有社会性行为的高等原核生物,其代谢产物具有丰富、多样、新颖的生物活性,是筛选天然药物的良好资源,具有很大的研究开发应用价值。【目的】分析大兴安岭地区粘细菌资源的多样性;分离纯化可培养的粘细菌,分析其抗菌活性并从中筛选对马铃薯晚疫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方法】通过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对从大兴安岭地区采集的15个土样中粘细菌资源的多样性进行分析,利用兔粪诱导、大肠杆菌划线诱导和滤纸诱导3种方法从土样中分离可培养的粘细菌,结合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这些菌株的分类地位,通过平板对峙法对其进行抗菌活性分析。【结果】DGGE的分析结果显示,15个土样中共鉴定到13个属的粘细菌,基本覆盖了大部分已知的粘细菌种属以及部分未分类的粘细菌,表现出了丰富的多样性。共分离得到88株菌,从中得到22株纯菌,经鉴定属于2个属(粘球菌属与珊瑚球菌属)8个种(黄色粘球菌、橙色粘球菌、变绿粘球菌、珊瑚粘球菌、具枝粘球菌、大孢珊瑚球菌、弱小珊瑚球菌和珊瑚状珊瑚球菌)。抗菌结果显示:22株纯菌均表现出可以对一种甚至多种指示菌产生抗性,其中19株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14株抑制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生长,8株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13株抑制酿酒酵母菌的生长,7株抑制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结论】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粘细菌资源,粘球菌属及珊瑚球菌属可能为该地区粘细菌菌群中的优势菌。分离纯化出的粘细菌菌株均表现出抑制一种甚至多种指示菌生长的活性,其中64%的纯菌对马铃薯晚疫病菌产生抗性,具有进一步研究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93.
利用香烟烟雾暴露法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小鼠模型,观察阿胶对模型小鼠气道重塑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因子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作用机制。将24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是对照组、模型组和阿胶组,模型组利用香烟烟雾暴露法建立COPD小鼠模型,阿胶组在模型组基础上每日按照3 g/kg体重给予0.2 m L阿胶烊化液灌胃。12周后采用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中MMP-2、MMP-9、TGF-β1蛋白水平,利用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MMP-2、MMP-9、TGF-β1 m RNA水平。结果表明,模型组小鼠气道壁和平滑肌明显增厚,气道管腔狭窄,黏膜下层稍变宽,有部分上皮细胞脱落,气道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肺间质明显增厚,阿胶组上述改变较模型组明显改善;模型组肺脏MMP-2、MMP-9、TGF-β1 m 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阿胶能显著降低肺泡灌洗液和肺脏组织中MMP-2、MMP-9、TGF-β1的表达水平(p0.01)。本研究表明香烟烟雾暴露会导致模型小鼠呼吸道和肺脏组织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和沉积失衡,造成气道重塑和肺实质破坏及间质增生,MMP-2、MMP-9、TGF-β1的异常表达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阿胶能通过调节MMP-2、MMP-9、TGF-β1的异常表达,有效抑制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的发生。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甲基莲心碱对乳腺癌细胞系MCF-7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诱导乳腺癌细胞系MCF-7凋亡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培养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CCK-8实验检测不同浓度甲基莲心碱对MCF-7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微板法)检测细胞上清液LDH含量;流式细胞术分析甲基莲心碱对MCF-7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线粒体凋亡相关基因Bax和Bcl-2的表达水平。结果:CCK-8、LDH结果显示甲基莲心碱以时间、浓度依耐性的方式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及促进细胞毒性的增加;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不同甲基莲心碱作用下MCF-7的平均凋亡率分别为(15.44±0.52)、(18.81±2.24)、(24.26±2.84)、(36.90±3.15)、(59.27±5.86),且使其周期阻滞于G0/G1期;RT-PCR检测结果证明甲基莲心碱可上调乳腺癌细胞中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而下调抑制凋亡基因Bcl-2。结论:甲基莲心碱以时间和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细胞毒性增加,导致细胞周期于G0/G1阻滞并促进癌细胞凋亡。甲基莲心碱抗乳腺癌的可能作用机制是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  相似文献   
95.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讨桑叶中添加三聚氰胺(Melamine,MEL)对家蚕的生长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进而揭示三聚氰胺在家蚕体内的代谢途径和毒理学特征。【方法】选取大小基本一致、发育整齐的5龄家蚕600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处理重复,每个重复区50头家蚕,雌雄各半)。对照组饲喂新鲜桑叶,试验组添饲3种非致死浓度水平的三聚氰胺(10、15、20 mg/kg),从起蚕起连续饲喂72 h,测定表型和血淋巴生化指标。【结果】添食三聚氰胺导致家蚕体质量日增长率的相对下降,20 mg/kg剂量的三聚氰胺抑制效果达到显著水平(P0.05)。家蚕血淋巴糖代谢水平升高,血脂含量降低,而黄嘌呤氧化酶和尿酸含量变化趋势不明显。【结论】桑叶中添加三聚氰胺显著影响了家蚕的体质量增长,以及体内糖代谢和脂代谢,对尿酸代谢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6.
植物叶片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不仅可以反应植物的碳供应状况,也能反应植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策略。利用传统的蒽酮比色法测定了东北3个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呼中、凉水和长白山)242种常见植物叶片的非结构碳水化合物,探讨了温带主要森林植物叶片NSC沿纬度梯度的变化趋势及其在物种-生活型-群落间的分布规律。实验结果表明:3个典型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叶片可溶性糖、淀粉和NSC含量均呈偏正态分布,多数物种的含量偏中低水平;242种植物叶片可溶性糖、淀粉和NSC的平均含量分别为63.31、65.66和128.96 mg/g。在所调查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叶片可溶性糖、淀粉和NSC含量在不同生活型中表现各异。此外,乔木植物叶片的可溶性糖、淀粉和NSC含量从北到南呈递增趋势,呼中最低,凉水次之,长白山最高。乔木淀粉含量均表现为落叶树种大于常绿树种,可溶性糖和NSC含量变化趋势复杂。研究结果不仅为阐明东北主要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代谢和生长适应对策提供数据基础,而且对理解植物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7.
为揭示肥大细胞抗口蹄疫病毒VP1-VP4蛋白的天然免疫作用,以重组口蹄疫病毒VP1-VP4蛋白刺激小鼠腹腔肥大细胞(Peritoneal mast cells,PMCs),用高通量ELISA芯片检测PMCs的蛋白质表达谱。结果显示,VP1-VP4蛋白刺激的PMCs(VP1-VP4组)表达CCL19、L-selectin、CCL17和TNF-α的水平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MCs)(P0.001),而VP1-VP4蛋白刺激经甘露糖受体(Mannose receptor,MR)抑制剂预处理的PMCs(MR组)表达CCL19、IL-15、IL-9、G-CSF和Galectin-1的水平则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L-10表达水平也有显著升高(P0.05)。MR组与VP1-VP4组相比,PMCs表达IL-10、IL-17、CCL20、IL-15、IL-9、L-selectin、CCL17、TNF-α和CCL19的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CCL21和G-CSF的表达也显著高于VP1-VP4组(P0.05)。生物信息学差异表达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VP1-VP4组PMCs表达的L-selectin和CCL17为下调性差异表达蛋白(Log2(ratio)≤–1)。MR组与VP1-VP4相比,PMCs表达的CCL20、CCL19、L-selectin和IL-15为上调性差异表达蛋白(Log_2(ratio)≥1)。这表明,PMCs可自发分泌CCL19、L-selectin、CCL17和TNF-α,而VP1-VP4则对PMCs的天然免疫功能具有抑制作用。由于阻断MR后PMCs的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所以VP1-VP4对小鼠PMCs的免疫抑制作用可能是由MR介导的。  相似文献   
98.
【目的】明确不同波长的LED光源对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求偶、交配及繁殖等生殖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红(625~630 nm)、橙(600~605 nm)、黄(590~595nm)、绿(525~530 nm)、蓝(455~460 nm)和白(6 000~6 500 k)6种LED光源在韭菜迟眼蕈蚊成虫交配期进行照光处理,观察统计其求偶和交配行为以及单雌产卵量、卵孵化情况和有效后代数量。【结果】韭菜迟眼蕈蚊成虫求偶前期时长在橙光下最长,为28.48 min。求偶率在蓝光下最高,为86%;橙光下最低,为48%。交配期时长在蓝光下最长,为4.59 min;橙光下较短,为4.23 min。单雌产卵量在各波长光源下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卵孵化率在蓝光下最低,仅为43.41%。有效后代数量在蓝光下最低,仅为27.00头;橙光下次之,为43.40头。【结论】LED光源的波长可影响韭菜迟眼蕈蚊的生殖行为,其中橙光(600~605 nm)不利于其求偶、交配和繁殖;蓝光(455~460nm)虽有利于其求偶和交配,但明显抑制其繁殖。  相似文献   
99.
胡爱萍  李娜 《蛇志》2016,(1):47-48
目的对艾普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与药物经济学进行分析。方法将2014年8月~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艾普拉唑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费用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对照组存在不良反应成本;组间比较观察组最低成本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普拉唑与埃索美拉唑用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基本一致,但艾普拉唑无不良反应成本,更占药物经济学优势。  相似文献   
100.
药物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存质量。药物的有效性是药物发现研究中的关键环节。药物的有效性通过识别药物与其作用的靶标蛋白来判断。然而,通过高通量筛选的实验方法分析确定化合物药物-靶标蛋白互作关联是一个十分昂贵、耗时且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基于计算方法的化合物药物-靶标蛋白互作关联预测研究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相比实验验证方法,化合物药物-靶标蛋白互作关联的计算方法可为药物发现研究后续的生物药学实验提供更为准确的潜在化合物药物-靶标蛋白候选对,达到减少生物实验的时间和成本的目的。本文回顾了近20年来基于计算方法的化合物药物-靶标蛋白互作关联预测算法所涉及的生物医学特征数据、预测方法和技术,并分析研究过程中所面临的生物医学特征数据高维稀疏,以及多源生物医学数据融合程度不高等问题,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