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从黄山地区红豆杉中分离得到107株内生真菌,利用薄层层析(TLC)方法对107株内生真菌的发酵代谢物进行了初筛,首次筛出8株可产紫杉醇或其类似物的菌株。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其作了进一步分析,发现有1株内生真菌菌株发酵代谢物的吸收峰与紫杉醇标准品吸收峰保留时间一致。同时结合以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株作为肿瘤细胞模型,用Resazurin法检测生长抑制率,对经筛选出的1株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试验,该菌株的代谢物对CHO细胞的抑制率高达71.28%。通过对该菌株的显微形态观察,从菌丝、孢子的形态和产孢子的特征等初步判定HQ-24是曲霉(Aspergillus sp.)。  相似文献   
63.
采用PCR技术,以rDNA-ITS区为分子指标,对台湾虫草Cordyceps formosana及其无性型黄山被毛孢Hirsutella huangshanensis进行测序和比较分析,以进一步确定两者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两者的序列完全相同,从而在分子水平上证明了黄山被毛孢是台湾虫草的无性阶段。系统进化树显示台湾虫草的无性型归为被毛孢属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64.
不同诱捕技术对松褐天牛的诱捕效果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通过不同引诱剂、不同诱芯、不同诱捕器和不同缓释量对松褐天牛的诱捕试验,结果表明,4种引诱剂对松褐天牛都有一定的引诱效果.其中,引诱剂MA2K 05的效果最好,引诱活性平均为26.3头/诱捕器,对其它鞘翅目和半翅目昆虫也有引诱作用;引诱剂MA2K 13活性次之,平均21.3头/诱捕器;MA2K 11最弱,平均13.8头/诱捕器.3种诱芯A、B和C的引诱效果分别为14.73、4.25和20.3头/诱捕器,其中诱芯C内引诱剂总量为诱芯A或诱芯B的2.5倍,且诱芯C内的引诱剂3~5 d需添加一次,而诱芯A和诱芯B的引诱活性能持续1个月以上,因此,诱芯B较为理想.宣州诱捕器引诱效果显著高于日式诱捕器,分别为36.4和9.7头/诱捕器.不同剂量诱捕结果表明,随着诱芯缓释量的增加,诱捕效果也相应提高,当剂量从20 ml上升至80 ml时,诱捕效果增加不显著;当诱剂达120 ml时,引诱效果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65.
松褐天牛触角感器电镜扫描和触角电位反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扫描电镜对松褐天牛的触角感器进行扫描观察,并测定了触角对松树主要挥发物的电生理反应.松褐天牛触角上共有7种感器,即毛形感器、锥形感器、指形感器、棒形感器、瓶形感器、芽形感器以及刺形感器,以毛形和锥形感器的数量最丰富.其中毛形感器和锥形感器各有3个型,指形感器有2个型.毛Ⅱ、毛Ⅲ型和锥Ⅰ、锥Ⅱ型感器表皮结构具有深的纵刻纹,具有嗅觉感器的典型特征.同时对各种感器的数量、长度及分布特点等作了描述.电生理研究结果表明,几种供试化合物及其混合物均能引起松褐天牛雌、雄成虫较强的电生理反应;松褐天牛触角不同部位的EAG反应存在显著差异;剂量试验表明,松褐天牛成虫触角对不同浓度的α-Pinene的EAG反应存在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66.
枯草芽孢杆菌和丙环唑对采后苹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离子束诱变的枯草芽孢杆菌B-24和丙环唑等对苹果采后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几种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丙环唑对苹果炭疽病菌丝有明显的抑制效果,抑制浓度EC50为0.067μg/mL。代森锰锌的抑制作用最弱,其EC50为1806.984μg/mL。不同化学药剂和不同浓度的药剂之间,对苹果炭疽病的保护防效有显著差异。丙环唑对苹果炭疽病的防效最好,对寄主酶活的诱导作用也最强,能诱导苹果果实POD和PPO活性显著升高。代森锰锌防效差,POD活性和对照接近。同一药剂,浓度高的防效好,果实中酶活性也高。枯草芽孢杆菌在离体条件下活菌液对苹果炭疽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为100%,表现出明显的拮抗作用。活体试验表明枯草芽孢杆菌能明显减轻苹果果实炭疽病的发生,接种枯草芽孢杆菌能诱导苹果果实POD和PPO活性的升高。  相似文献   
67.
球孢白僵菌28S rRNA基因D11域由于一内含子的存在与否,引起这一区域的扩增产物有两种片段类型(约520bp及120bp),将此作为分子标记分析了球孢白僵菌的117个菌株,发现17%菌株的扩增产物为双片段类型,即为异核体。异核体在不同种群中的分布频率因地理生态条件而异。单孢分离分析表明,异核体的分离频率约为35%。RAPD检测结果说明异核体在准性循环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遗传交换及遗传重组。球孢白僵菌异核体在继代培养中极不稳定。  相似文献   
68.
报道我国齿裂菌属的5个分类单元,其中多角齿裂菌Coccomyces multangularis Y.R.Lin & Z.Z.Lisp.nov.,中国齿裂菌C.sinensis Y.R. Lin &Z.Z.Lisp.nov.和山矾齿裂菌C.symploci Y.R.Lin & Z.Z.Lisp.nov.是新种,辐射状齿裂菌C.radiatusSherw.为中国新记录。提供了新种的拉丁文简介、汉文描述和形态特征图。模式标本存放在安徽农业大学森林保护教研室(AAUFP)。  相似文献   
69.
芽生孢子是许多真菌通过出芽方式产生的无性孢子,在液体发酵中主要以这种形式大量繁殖。真菌杀虫剂活性成分分生孢子的大量生产使用液体发酵得到的芽生孢子作为接种物,另外,它也是当今虫生真菌遗传转化的重要受体,因而研究虫生真菌芽生孢子的形态和发生特点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别对液体发酵中的球孢白僵菌、粉棒束孢、蝉棒束孢、环链棒束孢、玫烟色棒束孢、细脚棒束孢、斜链棒束孢、金龟子绿僵菌、蝗绿僵菌和蜡蚧霉等10种常见虫生真菌芽生孢子的形成过程进行显微观察,了解其分生孢子产生过程的异同。结果表明,芽生孢子的产生方式有两种类型:1)蝉棒束孢在其整个生活史中以菌丝生长为主,芽生孢子产生的数量很少。2)其他各种真菌芽生孢子产生方式相似,在菌丝体形成后就开始大量以菌丝出芽或缢缩产生芽生孢子,接着还可通过芽生孢子的出芽或缢缩断裂产生新的芽生孢子。芽生孢子的产生分为3个时期:初期先由菌丝形成芽生孢子;指数期芽生孢子大量增殖,菌丝和芽生孢子都可产生芽生孢子;后期以芽生孢子产新芽生孢子为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70.
一株球孢白僵菌转基因工程菌在继代培养中的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工程是解决昆虫病原真菌致死慢、致死率低的有效途径,但在传代培养过程中,被转入的基因是否会丢失以及转基因工程株是否会像野生型菌株那样频繁地发生变异,引起产孢减少和毒力减退等生产性状的退化?针对这些问题,研究一株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转外源蝎毒基因工程菌株在继代培养过程中的的变异现象,发现工程株也和野生型菌种一样会发生菌落局变,但所插入的蝎毒基因并未丢失。与野生型出发菌株及其单孢分离株相比,工程株的角变率居高不下而产孢量及对松毛虫的毒力显著降低。然而,从该工程株筛选出的一株单孢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