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26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对斜纹夜蛾高毒力的Bt新分离株及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从德国禁止施用Bt杀虫剂地区的土壤中分离的18个Bt菌株,以斜纹夜蛾幼虫为靶子昆虫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其中6个菌株对斜纹夜蛾有高毒性,当晶体蛋白浓度为4.5~5.0μg/ml时,48h的校正死亡率高达85%~90%,LD50范围为28.2~137.2μg晶体蛋白。对这6菌株的生化特性、鞭毛血清型以及质粒DNA的琼脂电泳图谱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2.
163.
提出一种新型制备电泳方法即多通道流动电动电泳技术,建立了微机控制的电泳设备,考查了操作条件对设备分离效率的影响。应用该技术进行牛血清清蛋白(BSA)-牛血红蛋白(HBB)混合物的连续分离,每小时从含BSA、HBB各37.0mg的蛋白质混合物中分离出13.6mg的BSA和20.0mg的HBB。应用该技术进行尿激酶粗品的纯化,可将其比活力由4000IU/mg提高到4×10~4IU/mg以上,产量在10×10~4IU/h以上。将该技术与(NH_4)SO_4沉淀方法结合,从15ml免疫鼠血清中分离出12.5mg高纯度尿激酶抗体IgG,产量为2.1mg/h。上述结果证明多通道流动电泳技术具有分离速度快、精度高和可操作性好等优点,在生物产品分离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4.
天然雌核发育银鲫卵子控制异源精核发育的受精学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对两性融合生殖鱼和雌核发育银鲫脱膜卵受精的精核发育进行了观察,并采用鱼类卵子无细胞系对以上两类卵质提取物体外诱导经Triton—X100处理的精子及其发育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两性融合生殖型脱膜鱼卵中精核通过解凝最终形成原核,而在雌核发育的银鲫脱膜卵子中部分精核体积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始终没有观察到原核的发育;在体外诱导实验中,经Triton—X100处理的精子在两类卵质提取物中充分发育,都出现了类似体内原核的状态。该现象提示在银鲫卵质中存在有促使精核形成原核的因子,但在正常受精状态下,由于银鲫卵质促使精核核膜解体的功能的异常,使覆盖精子头部的核膜不能象在两性融合生殖受精卵子中进行崩解,精核进一步的原核发育受到抑制。另外,建立体外诱导系统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为研究雌核发育调控的分子学机制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5.
对传统构建重组杆状病毒的方法作了如下改进:先用磷酸钙共沉淀法单独将质粒DNA转进昆虫Sf细胞中,其中重组质粒采用聚乙二醇沉淀法纯化,12~24h后再用低剂量的病毒攻击细胞.改进后的方法简便、省时、经济、重组率高,适于一般实验室使用.  相似文献   
166.
一个三分子反应系统的极限环的渐近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给出了一个三分子反应系统的极限环的渐近解析式.  相似文献   
167.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function and plant growth, using 30 year continuous cropping soil of grapevines as research object, we studied the effects of sterilization of continuous cropping soil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on the growth of grapevines and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function of rhizosphere soi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lant height and stem diameter of grapevines grown in continuous cropping soil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other treatments. With the increasing sterilization temperature, the plant height and stem dia meter of grapevines increased. The ratio of bacteria to fungi in rhizosphere soil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sterilization temperature. The activity of rhizosphere microbes using carbon source was in order of continuous cropping soil sterilized at 100 ℃ > non continuous cropping soil > continuous cropping soil sterilized at 60 ℃ > continuous cropping soil.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amino acid (carbon source) in Biolog ECO plate had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microbial metabolic activity of rhizosphere soil. PCA analysis showed that lysine in root exudate had a highest contribution to the variance of principal components in each treatment, and it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obstacle of continuous cropping of grapevines.  相似文献   
168.
速生红树植物拉关木具有优良的耐盐抗污染特性,但其自身吸收海水污染物后对周边环境及人类是否安全引人关注,尤其是该树种释放的挥发性成分在嗅觉方面是否安全有待评价。该研究以其活体无损伤幼龄及成年枝叶(无花、开花及带果状态)的挥发物为对象,用动态顶空密闭循环吸附捕集方式采集样品后,经全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ATD-GC/ MS)联用分析。结果表明:拉关木挥发物由萜烯、酮、羧酸等化合物组成,其中萜烯所占比例最高,而最优势成分α-蒎烯在各试样中的相对百分含量均在3/4左右,β-水芹烯、β-蒎烯等其它萜烯也具有较高含量,为10%~15%及在5%以上,萜烯类成分的存在与有关红树植物提取物化学成分的文献报道相吻合。试样中的其它少量成分呈松木、冬青、柑橘、桉树等香韵,部分成分具有中等强度的香比强值(ASV),如莰烯(250)、苯甲醛(500)、苯乙酮(200)、壬醛(550)、水杨酸甲酯(450)等,部分成分的 ASV值较低,如萜品油烯(异松油烯,120)、辛酸(100)、壬酸(100)、对伞花烃(80)等,但对总体气味均有一定的贡献度。由于拉关木挥发物中的各种成分总体有益于人体健康,且在日用香料香精产品中可广泛应用。因此,该树种在嗅觉方面安全、无毒,适合沿海植被恢复、景观及“芳香化”营造等,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69.
该研究通过采集、鉴定和测量苔藓植物标本并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贵州省月亮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的垂直分布规律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月亮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共有69科147属374种,苔藓植物呈明显的带状分布;不同海拔苔藓植物科属种所占的百分比均呈先升高后降低,优势科灰藓科( Hypnaceae)和细鳞苔科( Lejeuneaceae)和优势属凤尾藓属( Fissidens)、耳叶苔属( Frullania)、真藓属( Bryum)、疣鳞苔属( CoLoLejeunea)和细鳞苔属( Lejeunea)内种数在不同海拔也呈相同趋势;该地区苔藓植物石生群落和土生群落分布最广,木生群落次之,水生群落分布最少;苔藓植物雌雄异株数量在不同海拔均比同株数量多,比例约为7∶3;随着海拔升高,多种不利环境使长柄绢藓( Entodon macropodus)的叶片显著变小、叶长与叶宽的比显著增大,叶片由卵圆形变为卵状披针形,孢蒴极显著缩短、孢子直径显著增大,孢子的产量逐渐减少,不利苔藓植物的繁殖,蒴柄显著增长,有利于孢子的传播,体现了苔藓植物在不同的海拔的适应性。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苔藓植物的分布及环境适应性提供了基本资料。  相似文献   
170.
重症医学在我国发展较为滞后,多数重症医学科医生来自于其他专业,缺乏重症医学专业知识及临床实践经验。建立完善、科学、有效的重症医学科进修生管理和培养模式对于进一步提高危重症救治专业人才的水平至关重要。我科室通过总结多年的进修生教学经验,以"病例分析学习(case based learning,CBL)+多学科协作(multiple department team,MDT)"教学模式为主导,以病例幻灯竞赛为契机激发进修医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专业英语为特色;重视临床科研教学;制定规范化培训制度,实行导师负责制,开展定期考核。显著提高了重症医学科进修生的医疗及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