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天津七里海湿地蛾类多样性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系统调查研究了天津七里海湿地的蛾类,已知19科153属198种,并对其多样性作了分析。结果表明,种 多度关系符合对数正态分布模型。但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不相一致(r =-0.47),而与物种丰富度一致(r=0.95)。研究认为七里海湿地环境条件比较好,但有退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32.
33.
新疆柽麦蛾属三新种三新纪录:鳞翅目:麦蛾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载采自新疆的柽麦蛾属3新种3中国新纪录种。对每种进行了详细描述并给出了外生殖器图。  相似文献   
34.
中国柽麦蛾属研究(鳞翅目:麦蛾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柽麦蛾属(Ornativalva Gozmany,1955)隶属于麦蛾科(Gelechiidae)、麦蛾亚科(Gelechiinae)、麦蛾族(Gelechiini)。全世界已记录45种和亚种,其中已知寄主的12个种,除一种可取食柽柳属(Tamarix)和瓣鳞花属(Frankenia)植物外,其余的只取食柽柳属植物。该属的分布与柽柳属植物的分布几乎完全一致,分布在非洲、南欧、印度和蒙古。我国北方柽柳属植物分布广泛,但过去仅有一种该属昆虫的分布记录。  相似文献   
35.
记述中国短纹卷蛾属Falseuncaria Obraztsov & Swatschek 3中国新记录种:灰短纹卷蛾F. degreyana (McLachlan, 1869)、斜短纹卷蛾F. lechriotoma Razowski,1970以及红缘短纹卷蛾 F. ruficiliana (Haworth, [1811]),并对其进行了详细描述。提供了成虫及外生殖器特征图,并给出了该属中国已知种的检索表及分布图。  相似文献   
36.
记述我国地谷蛾亚科Meessiinae 1新属:骨斑地谷蛾属Maculiscleritica gen.nov.,及3新种:三角骨斑地谷蛾M.triangulidens sp.nov.,弯刺骨斑地谷蛾M.curvispinea sp.nov.和截齿骨斑地谷蛾M.truncatidens sp.nov,.提供新种成虫外形、翅脉和雌雄外生殖器特征图及分类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在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37.
异瓣细蛾属Dextellia Triberti建立于1986年,已知1种,即模式种.本文首次报道该属在中国的分布,并记述1新种和1新纪录种.模式标本保存在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38.
记述中国太宇谷蛾属Gerontha Walker10种,其中有4新种:拟华太宇谷蛾G.similihoenei sp.nov.,喙太宇谷蛾G.rostriformis sp.nov.,梯缘太宇谷蛾G.trapezia sp.nov.,褶太宇谷蛾G.rugulosa sp.nov.和3新纪录种:暹罗太宇谷蛾G.siamensis Moriuti,1989(图7,17~18)、清迈太宇谷蛾G.nawapuriensis Moriuti,1989(图8,19)、钻太宇谷蛾G.borea Moriuti,1977(图9,20).首次发现和报道了弯茎太宇谷蛾Gerontha flexura Huang et al .(图6,15-16)和暹罗太宇谷蛾G.siamensis Moriuti的雌性个体.文中给出了所有中国种的检索表.研究标本保存于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39.
目的通过对膳食诱导肥胖(Diet Induced Obesity,DIO)大鼠与健康对照组大鼠的肠道菌群结构的分析比较,寻找造成2组大鼠菌群结构差异的分子标识物,探讨肠道菌群的组成和结构与宿主肥胖之间的关系。方法ERIC—PCR结合Southern-blot得到肠道菌群基因组指纹图谱,利用Southem-blot与多元统计方法(PCA、PLS等)找出差异条带,回收差异条带进行测序,根据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定量PCR法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ERIC-PCR图谱表明膳食诱导肥胖大鼠在肠道菌群结构上与正常大鼠存在着较大的区别;根据杂交结果找到一段基因组DNA片段为膳食诱导肥胖大鼠组所特有,定量分析表明该DNA片段在2组大鼠间区别明显。结论膳食诱导肥胖大鼠所特有的一段基因组DNA片段可作为肥胖大鼠肠道的特征分子标识物,该标识物有望用于膳食诱导肥胖的机制研究中。  相似文献   
40.
大叶铁线莲访花昆虫调查及盗蜜昆虫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叶铁线莲Clematis heracleifolia DC. 的花朵大多下垂,需要传粉昆虫为其传粉,目前尚无关于其访花昆虫研究的报道。 通过2年的野外观察研究,共观察到27种昆虫访问大叶铁线莲。 发现有盗蜜行为的昆虫7种, 其中1种同时具有初级盗蜜和次级盗蜜行为,2种具有初级盗蜜行为,4种具有次级盗蜜行为;黄胸木蜂Xylocopa appendiculata Smith是主要的盗蜜昆虫,其盗蜜行为影响了其它昆虫的访花行为,对大叶铁线莲的传粉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其余20种访花昆虫中,双带弄蝶Lobocla bifasciata (Bremer et Grey)、贡尺蛾Gonodontis aurata Prout、熊蜂Bombus sp.和姬蜂虻Systropus sp.是优势种; 而小青花金龟Oxycetonia jucunda Faldermann和日本条螽Ducetia japonica (Thunberg)访花频率最低,且访花目的只是取食花朵。 通过对大叶铁线莲访花昆虫的调查和盗蜜昆虫行为的研究,为大叶铁线莲的传粉生物学和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