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3篇
  1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41.
玉米矮花叶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玉米矮花叶病毒 (Maizedwarfmosaicvirus,MDMV)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重要病毒 ,文中从寄主范围、传播、株系状况、分子生物学及检测等方面 ,对MDMV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2.
为了探索杜梨组培复幼变化规律,对10年生杜梨进行连续继代培养,统计不同继代次数杜梨丛生芽繁殖系数和生根率,观察记录叶片形态变化并测定内源激素含量。结果表明:(1)通过连续继代培养,杜梨丛生芽生根率由0提升到66.70%,繁殖系数由第1代的2.13提升到第10代的4.20。(2)叶片在继代第3次时出现裂刻且随后裂刻程度逐代加深;在继代过程中,丛生芽叶面积和叶脉数显著降低,叶周长和叶形指数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3)丛生芽叶片内源IAA含量在继代第6次时达到46.39 ng·g-1,且显著高于初代丛生芽;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叶片内源ZR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内源GA3含量没有发生显著性变化,而内源ABA含量逐渐降低;叶片IAA/ABA和IAA/ZR的值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而增加。(4)丛生芽叶片ABA含量和IAA/ZR与其生根率分别呈显著负相关和显著正相关关系,叶片裂刻数和IAA/ABA与生根率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叶脉数与生根率则呈现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研究认为,连续继代培养可显著提高杜梨丛生芽的生根能力,并且与丛生芽叶形和激素含量及其比值有密切的关系,该研究结果为难生根植物无性繁殖以及树木复幼提供了重要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43.
黄海山东海域春、秋季鱼类群落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2006年春季(5月)和秋季(10月)黄海山东海域疏目变水层双拖网调查数据,作者对该海域鱼类群落多样性、空间分布及长度谱特征进行了研究。调查共捕获鱼类61种,其中鲈形目种类最多(27种),其次为鲱形目(8种)和鲉形目(7种);按摄食类型可分为浮游动物食性、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食性、底栖动物食性、底栖动物/游泳动物食性、游泳动物食性、杂食性、碎屑食性7个类群,其中浮游动物食性占渔获物重量组成的82.5%。春、秋季鱼类群落均主要由小型种类占优势,春季优势种有3种,为玉筋鱼(Ammodytes personatus)、鳀(Engraulis japonicus)和方氏锦鳚(Pholis fangi),秋季优势种有5种,分别是鳀、青鳞小沙丁鱼(Sardinella zunasi)、玉筋鱼、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和赤鼻棱鳀(Thryssa kammalensis)。丰富度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的空间异质性明显,表现出近岸海域(尤其是青岛-乳山南部近岸海域)较高,深水区较低的态势,但多样性指数的季节间差异不显著。资源量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功能团多样性指数(FD)均呈负相关关系,与种类丰富度指数(D)则无相关关系。春、秋季鱼类群落长度谱曲线斜率均小于-0.2,而截距均大于10,与该海域1985年及2000年的研究结果相比,长度谱斜率显著降低、截距显著增加,这与小型个体种类占优势密切相关。与历史资料相比,黄海山东海域鱼类群落多样性下降,小型个体比例上升,资源呈衰退趋势。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磷酸甘油酸酯激酶1(PGK1)对BRAFV600E突变型恶性黑色素瘤(MM)对Vemurafenib (Zelboraf®)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药理学相关实验方法(MTT、Western blot、FCM、Colongenic)探讨:①PGK1以及Vemurafenib对MM细胞的存活增殖能力的影响;②通过siPGK1基因增加Vemurafenib药敏感性的机制。结果:①沉默PGK1基因后再给以BRAFV600E选择性抑制剂Vemurfenib,MM细胞系的存活率明显下降,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②siPGK1增加MM细胞对Vemurafenib的药物敏感性与激活凋亡信号通路有关。结论:siPGK1通过激活凋亡信号通路增加MM细胞对Vemurafenib的药物敏感性,从而抑制细胞的存活和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45.
青玲  周雪平 《病毒学报》2005,21(4):308-310
近年来对一些单组分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begomoviruses)的研究发现,这类单组分begomoviruses伴随着一种新型卫星分子-DNAβ。对我国云南省发生的双生病毒的研究表明,云南begomoviruses普遍伴随DNAβ分子,DNAβ分子与致病性紧密相关,且begomoviruses与其伴随的卫星DNA的是共进化的。为了弄清卫星DNAβ是否存在类似于卫星RNA的高度变异,将烟草曲茎病毒(Tobacco curly shoot virus,TbCSV)及其伴随卫星DNAβ的侵染性克隆共同接种本氏烟(Nicotiana benthamiana)和心叶烟(N.glutinosa),对TbCSV卫星DNAβ在不同寄主中的分子变异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6.
刘念  李凡  远航 《中国病毒学》2006,21(3):281-283
本实验将柯萨奇病毒B3型(CVB3)大量扩增,应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病毒.利用噬菌体随机9肽库进行筛选,3轮淘洗后,测定噬菌体克隆抗病毒复制能力.提取阳性克隆DNA并进行测序,推导外源多肽的氨基酸序列.结果表明3个具有明显抗病毒复制能力的噬菌体阳性克隆被筛选出来,使TCID50由10-7.5SFU/mL分别降至10-5.25、10-6、10-5.5SFU/mL,由此证明可以应用噬菌体肽库来筛选具有抗病毒作用的多肽,本研究为抗病毒多肽制剂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7.
从云南红河稀硷上分离到病毒分离物Y64,全序列测定表明,Y64 DNA_A全长2730个核苷酸。基因组比较发现,Y64 DNA_A与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Y38分离物(TYLCCNV_[Y38])同源性最高(99%),与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广西分离物(TYLCCNV)的同源性次之(96%),而与亚洲地区的其它双生病毒的同源性均在83%以下, 表明稀硷上的分离物Y64是TYLCCNV的1个分离物。利用DNAβ的特异性引物beta01和beta02,在病毒分离物Y64中扩增到卫星DNA分子(Y64β)。序列分析表明,Y64β全长1340个核苷酸,至少在其互补链上编码1个有功能的ORF(C1)。Y64β的全序列与TYLCCNV的各个分离物的卫星分子(Y38β、Y36β和Y8β)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9.5%、99.5%和99.3%;与其它已报道的卫星DNAβ的同源性均低于66.4%。系统关系树研究表明,卫星DNAβ分子与其辅助病毒是共同进化的。  相似文献   
48.
应用超薄切片和免疫金标记电镜技术,结合体视学分析研究了受蚕豆萎焉病毒2(BBWV 2) 中国分离物B935侵染的豌豆(Pisum sativum)叶细胞中线粒体的异常变化。结果表明,感病细胞线粒体增生并聚集于细胞质的膜增生区周围,体积增大,形状畸变,一些线粒体内含有类结晶包涵体。病叶细胞与健康对照之间线粒体的体积密度(VV)、表面积密度(SV)、数密度(NV)等参数存在显著差异(P<0.01),而形状因子(PE)、周长指数(CI)、比表面积(RSV)等参数随不同病变阶段而有变化。在线粒体周围及线粒体之间的网格结构可被BBWV 2金标记抗体特异性标记.推断为正在组装的病毒粒子。子代病毒形成结晶体和管状体,有高密度的免疫金颗粒标记。上述研究结果提示BBWV 2 引起的细胞线粒体异常变化与病毒复制组装有关,聚集线粒体的外膜粘连面可能是病毒粒子组装部位,一些线粒体内的类结晶包涵体可能代表了某种蛋白质异常积累。  相似文献   
49.
应用超薄切片和免疫金标记电镜技术,结合体视学分析研究了受蚕豆萎焉病毒2(BBWV2)中国分离物B935侵染的豌豆(Pisumsativum)叶细胞中线粒体的异常变化。结果表明,感病细胞线粒体增生并聚集于细胞质的膜增生区周围。体积增大,形状畸变,一些线粒体内含有类结晶包涵体。病叶细胞与健康对照之间线粒体的体积密度(Vv)、表面积密度(Sv)、数密度(Nv)等参数存在显著差异(P〈0.01),而形状因子(PE)、周长指数(CI)、比表面积(Rsv)等参数随不同病变阶段而有变化。在线粒体周围及线粒体之间的网格结构可被BBWV2金标记抗体特异性标记。推断为正在组装的病毒粒子。子代病毒形成结晶体和管状体,有高密度的免疫金颗粒标记。上述研究结果提示BBWV2引起的细胞线粒体异常变化与病毒复制组装有关。聚集线粒体的外膜粘连面可能是病毒粒子组装部位。一些线粒体内的类结晶包涵体可能代表了某种蛋白质异常积累。  相似文献   
50.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及其在植物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RNA介导的基因沉默是近年来在生物体中发现的一种基于核酸水平高度保守的特异性降解机制.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rus induced gene silencing, VIGS)是指携带植物功能基因cDNA的病毒在侵染植物体后,可诱导植物发生基因沉默而出现表型突变,进而可以研究该目的基因功能.至今,已经建立了以RNA病毒、DNA病毒、卫星病毒和DNA卫星分子为载体的VIGS体系,这些病毒载体能在多种寄主植物(包括拟南芥、番茄和大麦)上有效抑制功能基因的表达.VIGS已开始应用于N基因和Pto基因介导的抗性信号途径中关键基因的功能研究、抗病毒相关的寄主因子研究以及植物代谢和发育调控研究.在当前植物基因组或EST序列大量测定的情况下,VIGS为植物基因功能鉴定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