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8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依泽替米贝辅助腹腔镜微创术联合治疗胆囊结石患者对炎性因子及胆囊收缩素A(Cholecystokinin-A,CCK-A)表达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腹腔镜微创术)和观察组(腹腔镜微创术+依泽替米贝),每组各50例。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胆囊结石数量和直径的变化、炎性因TNF-α、IL-1水平以及血清CCK-A水平的变化。结果:术后观察组感染2例,胰腺炎1例,观察组发生感染3例,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0%vs 58.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胆囊结石平均数量、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胆囊结石数量(5.16±2.35 vs9.18±2.82)、直径(0.78±0.29 cm vs 1.26±0.36 cm)明显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NF和IL-1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TNF-α[15.28±4.28(ng/mg)vs 22.19±5.02(ng/mg)]、IL-1[63.38±8.27(μg/mg)vs 89.59±7.39(μg/mg)]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CK-A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CCK-A水平[121.36±10.47(ng/mg)vs 115.39±10.39(ng/mg)]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泽替米贝辅助腹腔镜微创术能有效减少胆囊结石患者的结石数量、降低结石直径,并且可以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促进CCK-A表达,减轻胆囊炎症反应,缓解患者痛苦,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2.
凌浩  许楹  周宁一 《微生物学通报》2021,48(10):3485-3496
【背景】深渊沉积物中存在丰富的微生物细胞和活跃的微生物碳周转,因此,分离培养微生物资源对于认识深渊中的物质循环、能量代谢具有重要意义。芳香化合物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基于组学分析揭示了深渊中具有潜在的芳香化合物代谢菌株,然而深渊来源的芳香化合物降解微生物纯培养和相关的代谢机理研究仍然缺乏。【目的】从马里亚纳海沟沉积物样本中分离培养具有降解芳香化合物能力的微生物,对其代谢途径、中间产物和降解酶活力进行初步鉴定。【方法】以4-羟基苯甲酸为唯一碳源对马里亚纳海沟沉积物样本中的降解菌株进行分离培养,结合形态观察、16S rRNA基因扩增与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通过底物生长实验验证其降解能力,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初步鉴定全细胞生物转化中间产物,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粗酶液催化4-羟基苯甲酸的活力,进而推测菌株降解4-羟基苯甲酸的代谢途径。【结果】从深渊沉积物中分离培养获得一株好氧细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该菌株隶属于柠檬球菌属(Citricoccus),命名为Citricoccus sp. strain NyZ702。该菌株在LB固体培养基上经30°C培养4 d后呈柠檬黄色、不透明、表面光滑、边缘整齐、凸出于培养基表面、直径约为1-2 mm的圆形菌落。扫描电镜表明菌体呈球形,直径为0.4-0.6μm,无鞭毛结构。该菌株为耐盐菌,最适生长盐浓度范围为2%-8%(质量体积分数)。该菌株可利用4-羟基苯甲酸为唯一碳源进行生长,可转化4-羟基苯甲酸至中间产物原儿茶酸,推测该菌株通过原儿茶酸途径降解4-羟基苯甲酸。菌株NyZ702的粗酶液具有4-羟基苯甲酸单加氧酶活力,对4-羟基苯甲酸的催化反应需要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作为辅因子。【结论】从深渊沉积物样本分离得到一株4-羟基苯甲酸降解菌Citricoccus sp. strain NyZ702,该菌株以原儿茶酸为中间代谢产物降解4-羟基苯甲酸,丰富了深渊来源的微生物菌种资源,为深渊中的芳香化合物降解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3.
延伸因子4(EF4)是一种非传统的线粒体延伸因子,参与调控线粒体蛋白质合成过程.在本研究中,我们进一步探索了其在膀胱癌中的作用机制.通过检测EF4在膀胱癌及邻近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发现EF4在膀胱癌患者肿瘤组织中异常升高,并在T分期较高的肿瘤中高表达.随后,通过在HTB-9和T-24膀胱癌细胞中敲低EF4的表达,进一步探索了EF4在膀胱癌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RNAi敲低EF4表达不仅可以抑制膀胱癌细胞HTB-9和T-24在体外的增殖和集落形成,还显著降低了其迁移能力,这一结果主要归因于下调EF4表达阻碍了线粒体DNA编码的呼吸链复合物亚基的翻译,影响呼吸链复合物的组装,并最终导致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功能障碍.以上结果表明EF4通过维持线粒体重要复合物的翻译而影响膀胱癌细胞的细胞增殖迁移及膀胱癌发生发展,并提示EF4可能是治疗膀胱癌的潜在目标分子.  相似文献   
104.
105.
周宁一 《微生物学通报》2013,40(6):1108-1108
高温微生物能在高温环境下生存,并能维持其自身生理生化过程的酶系和化合物的稳定性[1].自1969年发现水生栖热菌(Thermus aquaticus)以后[2],高温菌就引起微生物学家的极大关注.高温菌两个显著的特点决定了其在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工业应用上的重要价值:一是热稳定性功能分子;二是生长极快且会自溶,能在高温条件下发酵而不易受污染.  相似文献   
106.
秋末苏南茶园昆虫的群落组成及其趋色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南地区名茶荟萃,而虫害历来较为严重。秋末选丹阳市一片无公害茶园,使用纯白、桃红、墨绿、果绿、湖蓝、天蓝、素馨黄、芽绿、土黄、桔黄、大红和紫色12种粘性色板诱虫。结果表明:① 4日内捕获7目42科85种30455头昆虫,其中优势类群是同翅目、膜翅目和双翅目,三者个体数分别占总个体数的86.5%、8.8%和2.5%。②主要害虫是假眼小绿叶蝉和茶蚜,分别占总个体数的15%和71.5%。③ 捕获的中华蜜蜂占总个体数8.2%。④捕获天敌昆虫1034头,其中,瓢虫类32头,占3.1%,主要种类是异色瓢虫和黄斑盘瓢虫;草蛉类582头,占56.3%,包括中华草蛉、大草蛉和丽草蛉;伞裙追寄蝇和蚕饰腹寄蝇等5种寄生蝇类111头,占10.7%;门氏食蚜蝇和黑带食蚜蝇等7种食蚜蝇类110头,占10.6%;螟蛉瘤姬蜂和花胸姬蜂等5种姬蜂类、茶尺蠖绒茧蜂和单白绵绒茧蜂等7种茧蜂类个体数分别占3.9%和9.4%。⑤ 芽绿、素馨黄和桔黄色板显著地引诱假眼小绿叶蝉和茶蚜;芽绿、素馨黄色板显著地引诱姬蜂和茧蜂;芽绿、土黄和果绿色板明显地引诱草蛉类;果绿、天蓝和紫色色板引诱较多的蝇类和蚊类等双翅目昆虫;素馨黄引诱的各类昆虫种数最多;纯白板上各类昆虫的多样性指数最大,表明其对许多昆虫都有引诱效应。秋末时节查明即将越冬的害虫和天敌昆虫种类、数量和益害比、以及优势种害虫和优势种天敌数量,探明多种色彩引诱益、害虫的差异,对于有效实施无公害封园防治,以压低越冬基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7.
【背景】Burkholderia sp. SJ98利用对硝基酚和2-氯-4-硝基酚为唯一碳源和能源进行生长,通过异源表达嗜盐古菌Haloferax sp. D1227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A,使菌株SJ98在500 mmol/L NaCl条件下仍具有降解对硝基酚的能力。然而该重组细菌在普通和高盐条件下其降解基因的转录和降解酶比活力的高低,以及该菌在高盐条件下是否还能降解对硝基酚衍生物尚未知晓。【目的】研究Burkholderia sp. SJ98的耐盐上限,观察含有sodA的细菌SJ98在普通和高盐条件下降解对硝基酚和2-氯-4-硝基酚的能力,检测重组菌中pnpA基因的转录和硝基酚单加氧酶的活力。【方法】在添加葡萄糖、对硝基酚或2-氯-4-硝基酚的无机盐培养基(分别含400-800 mmol/L NaCl)或M9培养基(含0和500 mmol/L NaCl)中培养细菌SJ98及其重组菌。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菌株生长和底物降解。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以两种硝基酚为诱导物,检测未添加和添加500 mmol/L NaCl时,硝基酚单加氧酶编码基因pnpA的转录量变化。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以两种硝基酚为底物,检测在添加500 mmol/L NaCl时,重组菌和空载体菌的粗酶液中硝基酚单加氧酶对两种底物的活力变化。【结果】野生型菌株SJ98以葡萄糖为碳源生长的NaCl耐受浓度是600mmol/L。未添加NaCl时,重组菌SJ98[pCM-pnpR-PpnpA-sodA-rfp]生长和降解对硝基酚的能力远优于野生菌。添加500 mmol/L NaCl时,重组菌SJ98[pBBR-sodA]仍保持了利用2-氯-4-硝基苯酚底物生长和降解该底物的能力,而空载体菌SJ98[pBBR1MCS-2]的生长和降解能力完全丧失;重组菌SJ98[pBBR-sodA]粗酶液中单加氧酶对于对硝基酚和2-氯-4-硝基酚的活力均约为野生菌的1/3。分别以两种硝基酚为诱导物时,无论是否添加NaCl,重组菌SJ98[pBBR-sodA]中硝基酚单加氧酶编码基因pnpA的转录量比野生型中高出约17-25倍;但添加500 mmol/L NaCl时,pnpA的转录均受到部分抑制。【结论】本研究为利用古菌超氧化物歧化酶对细菌进行改造以提高普通环境和高盐环境中细菌降解硝基芳烃污染物能力的应用提供了潜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8.
周宁一 《微生物学通报》2020,47(10):3081-3082
环境微生物学作为微生物学与环境科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已经在环境污染治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微生物学通报》本期推出的"环境微生物学主题刊"报道了专论与综述16篇、研究报告17篇,内容涵盖环境微生物生态学及生物修复、环境微生物资源的发掘与利用、环境微生物学研究前沿、环境污染修复与微生物多样性、环境微生物生理学及生物制剂等应用领域,期望该主题刊的出版有助于加强我国环境微生物学研究者间的交流和合作,推动环境微生物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9.
【目的】为明确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细胞色素P450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了3种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毒力,以及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RT-qPCR)技术测定了这3种杀虫剂亚致死剂量(LC_(10))处理后48 h时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16个P450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Bt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LC_(10)值分别为0.931, 0.283和1 089.688 mg/L。2龄幼虫受LC_(10)氯虫苯甲酰胺胁迫后,13个P450基因(CYP4G75,CYP6AB12,CYP6B50,CYP321A7,CY321A8,CYP321A9,CYP321A10,CYP321B1,CYP337B5,CYP9A59,CYP9A58,CYP6AE44及CYP6AE43)表达上调,其中CYP6AE44表达量为对照的34.60倍;2龄幼虫受LC_(10)甲维盐胁迫后,11个P450基因(CYP4G75,CYP6AB12,CYP321A7,CY321A8,CYP321A9,CYP321A10,CYP321B1,CYP337B5,CYP9A58,CYP6AE44及CYP6AE43)表达上调,其中CYP321B1表达量为对照的28.70倍;2龄幼虫受LC_(10)Bt胁迫后,11个P450基因(CYP4G75,CYP6AB12,CYP6AN4,CYP321A7,CY321A8,CYP321A9,CYP321A10,CYP321B1,CYP337B5,CYP6AE44及CYP6AE43)表达上调,其中CYP6AE44表达量为对照的40.80倍。【结论】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多个P450基因受这3种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处理后表达上调,其中CYP4G75,CYP6AB12,CYP321A7,CY321A8,CYP321A9,CYP321A10,CYP321B1,CYP321B5,CYP6AE44及CYP6AE43均能被这3种杀虫剂诱导表达。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68例(实验组)及同期行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58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其临床表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最高体温、术后应用抗生素时间、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应用抗生素时间、住院平均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两组术后放置引流、术后最高体温比较无差异(P0.05)。多发、直径≥5 cm的肌瘤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出血、手术时间较单发、直径5 cm的肌瘤(P0.05)显著增加(P0.05),肌瘤部位对术中出血及手术时间无影响(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术中出血及手术时间与肌瘤类型及大小有关,与肌瘤部位无关,是一种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