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为了解南方红豆杉迁地保护种群的适应性进化机制,以南京中山植物园内南方红豆杉迁地保护栽培种群和扩散的衍生种群为材料,以引种初始地江西野生种群为对照,对南方红豆杉群落的结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野生种群和迁地保护种群均维持着较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其中野生种群遗传多样性稍高于迁地保护小种群,但迁地保护种群中南方红豆杉个体密度大于野生种群。同时,种群内的遗传变异所占比例大于种群间的。整体来看,南方红豆杉迁地保护种群还处于演替早期,存在不明显的奠基者效应,有进一步演替发展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2.
西洋参悬浮细胞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西洋参悬浮细胞分步培养与稀土、D-半乳糖和甘露醇等诱导子对悬浮细胞生长及皂甙产量的影响。发现继代4d后换液一次再继续培养获得的培养物,在皂甙产率和糖利用率等方面优于连续培养;D-半乳糖作为诱导子,对悬浮培养的西洋参细胞生长、皂甙产率及皂甙的分泌等方面都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3.
柿子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柿子是我国八大水果之一,具有清热生津、涩肠止痢、健脾益胃等多种药用价值。柿果、柿花、柿叶、柿蒂等都富含多种营养及药用成分。本文对柿树、柿花、柿叶、柿果、柿蒂等柿资源在国内外的加工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4.
目的:探讨自噬在血卟啉单甲醚(Hematoporphyrin monomethyl ether,HMME)介导的声动力疗法(Sonodynamic therapy,SDT)抑制C6胶质瘤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对数期生长的C6胶质瘤细胞并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未予处理)、超声组(单独超声照射)、HMME组(单独加入HMME)、SDT组(超声照射+HMME)。透射电镜观察SDT处理的C6胶质瘤细胞中自噬体数量的改变。应用qRT-PCR和免疫印迹分析SDT处理对C6胶质瘤细胞中的LC3、Beclin1、Bcl-2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MTT检测C6胶质瘤细胞的活力变化。结果:透射电子显微镜显示SDT组自噬体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SDT组C6胶质瘤细胞中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 LC3)、Beclin1 m RNA和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B细胞淋巴瘤-2(B cell lymphoma-2, Bcl-2) m RNA和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SDT组C6胶质瘤细胞存活率从0 h至6 h逐渐下降,从12 h至72 h逐渐升高。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SDT、氯喹(Chloroquine,CQ)+SDT处理后C6胶质瘤细胞存活率较SDT组明显降低。结论:SDT可能通过诱导自噬抑制C6胶质瘤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15.
目的:探讨乙酰半胱氨酸辅助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对CD分子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吸入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5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CD_3~+、CD_4~+、CD_4~+/CD_8~+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P0.05);观察组咳嗽及肺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5.24±1.07)d vs (6.59±1.16)d,(5.53±0.76)d vs (6.75±1.04)d,(7.01±1.40)d vs (8.11±1.36)d](P0.05);观察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明显低于对照组[(5.06±0.72)×10~9/L vs(7.34±1.30)×10~9/L,(1.86±0.20)mg/L vs (4.63±0.61)mg/L],CD_3~+、CD_4~+、CD_4~+/CD_8~+明显高于对照组[(64.81±5.63)%vs(58.03±4.27)%,(36.86±3.09)%vs(29.17±2.64)%,(1.32±0.18)%vs(1.20±0.12)%](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乙酰半胱氨酸辅助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效果明显,其有助于促进疾病恢复,且安全性好,其内在机制可能和调节CD分子含量、修复免疫紊乱等相关。  相似文献   
116.
目的:观察康惠尔水胶体透明贴对使用阿奇霉素引起的静脉炎的疗效与效果。方法:从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的呼吸内科患者中选择100例使用阿奇霉素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名使用阿奇霉素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普通组使用普通透明贴,对照组患者使用康惠尔水胶体透明贴。对两组患者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的50名患者使用普通透明贴,16例未发生静脉炎,发生静脉炎为34例;对照组的50名患者使用康惠尔水胶体透明贴,仅有2例发生静脉炎的患者。对照组与普通组相比,对照组结果好于普通组,P〈0.05差距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康惠尔水胶体透明贴可以有效的减少呼吸内科患者使用阿奇霉素造成的静脉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7.
Hemolin是昆虫所特有的类免疫球蛋白,在昆虫的免疫防御通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本身无直接的抗菌活性,但可以延缓昆虫发病的时间.同时也可调控昆虫体内酚氧化物酶的活性,影响黑化进程.此外,Hemolin影响昆虫的发育,并且该蛋白的表达还受到昆虫体内激素的调控.综述了Hemolin各类性质和功能机制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对Hemolin的功能进行探讨和总结,并对其研究前景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8.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同源四倍体水稻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前及期间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发现:(1)减数分裂前及减数分裂早期,小孢子母细胞核糖体密度高,线粒体、质体等细胞器丰富;粗线期核糖体密度显著下降,线粒体、质体等细胞器数量减少;终变期核糖体密度逐渐恢复到减数分裂前状态,而其他细胞器的数量除在二分体时期出现短暂的回升,终变期以后的时期均较少.(2)小孢子母细胞间的连接在小孢子母细胞时期以典型的胞间连丝为主,进入细线期,胞间连丝数量显著减少,宽孔道的胞质通道逐渐增多,粗线期小孢子母细胞间基本通过胞质通道连接,终变期小孢子母细胞间完全分离.(3)随着减数分裂的进行,药壁四层细胞逐渐液泡化,绒毡层细胞中部分小液泡融合成大液泡,形成胞内"空腔";药室内壁细胞出现大量的具有叶绿体结构特征的质体,内含丰富的淀粉粒,到了四分体时期质体数量及内含的淀粉粒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19.
温度对4种大型海藻氮磷吸收效率及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以裂片石莼(Ulva fasciata)、肠浒苔(Ulva intestinalis)、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aformis)、坛紫菜(Pyropia haitanensis)为实验材料, 分析了不同温度(15、20、25、30℃)下4种大型海藻对海水中N、P元素的吸收效率和光合特性的特点。结果显示: (1)4种大型海藻对水体N、P均有明显的吸收效果, 吸收能力高低依次为肠浒苔>裂片石莼>坛紫菜>龙须菜; (2)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限制藻类对N、P的吸收和正常生长, 同时降低4种藻的相对电子传递速率及光化学效率; (3)裂片石莼与肠浒苔的N、P吸收能力强, 且光合系统对温度耐受性高, 是实施养殖污水生物净化的良好材料; (4)4种海藻对水体中N、P营养盐的吸收在48h内基本完成, 实地应用中可考虑24—48h周期换水或采用流通循环式的培养模式, 以达到既促进藻类的生长又提高营养盐吸收效率的目的, 以避免藻体因营养缺乏引起负生长而造成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20.
皂质芦荟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皂质芦荟的茎段及幼苗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试验结果表明:皂质芦荟的茎段经40d左右可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再经20d萌生再生芽:幼苗培养需要30d左右基部直接分化再生芽。同时经试验筛选出愈伤组织形成、再生芽分化和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2.0mg/L NAA 0.1mg/L、MS 6-BA 3.0mg/L NAA 0.1mg/L和MS NAA 0.3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