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21.
目的:检测DCP逼尿肌中SCF表达水平,探讨SCF基因表达与DCP关系及其发病机制。方法:按1:2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链脲佐菌素(STZ)及尿动力学检测成功建立DCP豚鼠20只为实验组,并以同质豚鼠40为对照组,应用RT-PCR和Western-blotting方法分别检测各组膀胱逼尿肌中SCF mRNA、SCF蛋白的表达。结果:DCP豚鼠组织中SCF mRNA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显著差异(P>0.05),DCP豚鼠组织中SCF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DCP组织中SCF蛋白表达减少与SCF基因翻译水平异常有关,因此高血糖环境下SCF基因表达异常可能是DCP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肾包膜下积液的成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3例肾包膜下积液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3例中,除1例因肿瘤致尿路梗阻放弃治疗,余均经治疗后肾包膜下积液治愈。结论:肾包膜下积液病因以梗阻性为多见,解除梗阻后可治愈;原因不明的特发性肾包膜下积液,肾包膜下穿刺引流术因创伤小,是首选方法,对穿刺引流术治疗后复发病例,可选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3.
涝胁迫下白桦叶和茎含水量的电阻抗图谱估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人工模拟涝胁迫, 在不同时期测定涝胁迫下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叶和茎的电阻抗图谱(electr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和相应叶和茎的含水量及细胞膜透性。对叶和茎EIS参数与其含水量以及细胞膜透性数据分别进行相关分析, 采用单变量线性和非线性回归技术, 选取部分样本数据建立涝胁迫下白桦叶和茎的含水量估测模型, 并利用其余的样本对模型进行检验。用EIS法和电导法估测其耐涝时间。取得如下结果。(1) 随着涝胁迫时间的延长, 涝处理中白桦叶和茎的含水量均呈下降趋势。(2) 涝胁迫下叶的EIS中弧顶电抗值呈降低的趋势, 而茎的EIS中弧顶电抗值呈先升高, 后降低的趋势。(3) 涝胁迫下白桦叶和茎的含水量及细胞膜透性与部分EIS参数显著相关, 并通过选取相关性最佳的EIS参数, 构建了涝胁迫下叶和茎含水量的估算模型。其中, 高频电阻率(r)对叶和茎含水量的估算效果最好, 最佳估算模型分别为y=1.066 8e−0.11x和y=0.000 7x2+0.003 7x+0.525 4。对以上模型进行测试和检验, 均取得了较为理想的预测精度, 分别为84.30%和94.34%。表明可以用EIS信息估测涝胁迫下白桦叶和茎的含水量, 其估算模型有较高的可靠性与普适性。(4) 白桦实生苗可忍受30天以上涝害胁迫。该研究结果对利用EIS技术监测逆境下林木生理状况及生长趋势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4.
针对红脂大小蠹危害程度不同的3个地区的球孢白僵菌种群,利用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分子标记分析了各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从19条引物中筛选出10条多态性高、稳定性好的ISSR引物用于扩增分析。68株球孢白僵菌的Nei’s基因多样性(h)为0.2973,Shannon指数(Is)为0.4488。旬邑、宜君、古交3地白僵菌种群间的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0525,基因流(Nm)为9.0255;而来源于土壤、红脂大小蠹、蛀屑和树皮的白僵菌种群间的基因分化系数为0.1449,基因流为2.9508。各球孢白僵菌种群表现出不同的多样性水平,旬邑种群和红脂大小蠹虫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高;地理分布种群间的差异不如分离基质种群间的差异明显,地理分布种群间存在明显的基因交流,而分离基质种群间的基因流较低,遗传分化明显。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 方法:选取2012 年9 月至2013 年11 月就诊60 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组和健康体检者60 例为对照组。按照超声影像学 资料并参考患者颈动脉斑块类型把研究组分为不稳定斑块类型(18 例),稳定斑块类型(22 例)以及斑块性质介于两组之间为中间 类型(20 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血清MMP-8、IL-6 水平进行测定,探讨血清MMP-8、IL-6 表达与不同 程度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结果:研究组血清MMP-8、IL-6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P<0.01);三种不同类型斑块血清中MMP-8、IL-6 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 等级相关性分析发现,研究组患 者颈动脉斑块稳定程度与血清MMP-8、IL-6 浓度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线性相关分析发现,研究组血清MMP-8 水 平与IL-6 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MMP-8、IL-6 水平明显升高,其与颈动脉斑块不稳定程度 相关,同样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机制方面存在相关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6.
低温贮藏期间百合鳞茎中的游离氨基酸组分和含量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百合鳞茎的游离氨基酸主要集中在顶芽和内部鳞片等幼嫩组织中,含量最高、变化最大的是精氨酸.谷氨酸族的氨基酸在鳞茎代谢中起重要作用.顶芽的氨基酸总量及精氨酸含量随贮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贮藏过程中,鳞茎盘的氨基酸含量下降,顶芽和贮备组织中其含量有明显升高的过程.贮藏前期34 d内游离氨基酸含量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斜仰截石位输尿管镜联合经皮肾镜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1年2月-2012年2月采用斜仰截石位输尿管镜联合经皮肾镜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36例,平均年龄(47±15)岁,结石位于左侧20例,右侧16例.结石最大径1.5-3.0 cm,平均(2.0± 1.0) cm.该体位摆放完成后患者整体成一斜向截石位.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气管插管全麻,先行URSL,将结石击碎成若干较大碎石块,结石或碎石块上移达接近肾盂水平后,在B超引导下穿刺肾盂或目标肾盏成功后,依次扩张通道至16F或24 F,用EMS第四代碎石清石系统碎石.结果:36例均穿刺成功并能良好耐受手术,患者无因体位不适终止手术者.平均手术时间(75± 25) min.一次性结石清除率为91.6 %(33/36),残留结石3例,其中行二期手术取尽结石1例.术后高热2例.无胸膜、腹腔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斜仰截石位URSL联合PCNL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有效,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28.
李云飞  都军  张雪  谢婷  李小军 《生态学报》2020,40(5):1580-1589
生物土壤结皮(BSCs)是荒漠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该区土壤碳循环及碳平衡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了腾格里沙漠东南缘不同类型生物土壤结皮覆盖下土壤碳矿化过程及其对温度(10℃、25℃和35℃)和水分(土壤含水量10%和25%)变化响应特征,分析了土壤碳矿化过程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1)结皮的形成和发育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藻类、地衣和藓类结皮覆盖的土壤碳矿化速率和CO_2-C累积释放量均显著高于去除结皮的土壤,不同类型BSCs覆盖土壤和去除结皮土壤之间均表现为藓类结皮土壤地衣结皮土壤藻类结皮。(2)含结皮层土壤的平均和最大矿化速率均随温度升高和水分增加而逐渐增大,有结皮覆盖的土壤和去除结皮的土壤对温度和水分变化的响应规律相同。(3)有结皮土壤和去除结皮土壤碳矿化速率的温度敏感性(Q_(10))与结皮类型密切相关,均表现为藓类结皮地衣结皮藻类结皮。结果表明生物土壤结皮由以藻类为主向以藓类为主的演变进一步促进了土壤碳矿化过程,结皮对土壤碳循环的调控作用受水热等环境因子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29.
蘑菇表面的失水情况是评价采后蘑菇质量的重要指标.我们提出用原子力显微镜定量测定蘑菇表皮的粗糙度来表示表面的皱缩程度,用算术平均粗糙度和平方根粗糙度表示.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Lange)Sing)贮藏前的算术平均粗糙度为(34.033±5.116)nm,经过2d贮藏,在2℃、25℃和动态温度自发气调贮藏下,其算术平均粗糙度分别为(40.139±3.359)nm、(65.356±8.253)nm和(43.670±9.280)nm.平方根粗糙度值与算术平均粗糙度值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两者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增加而增大.表皮的三维图像直观地表示出水分的蒸发过程,变化趋势符合粗糙度值的变化,特别是在贮藏的早期阶段(0~2 d).由粗糙度分析的结果可以区别不同的贮藏条件表明,原子力显微镜测定的粗糙度指标可有效地表示采后蘑菇的表面失水情况.  相似文献   
30.
南松大小蠹Dendroctonus frontalis Zimmermann是美洲地区危害松杉类针叶树种的蛀干害虫.本文采用CLIMEX模型与ArcGIS分析相结合的预测方法,通过确定南松大小蠹的CLIMEX气候适应性参数,分析了南松大小蠹在我国的适生范围,并利用南松大小蠹的最低致死温度对适生范围进行限制.结果表明南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