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0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性别决定是发育和进化生物学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已知大多数昆虫的性别决定级联为:初级信号因子→性别决定关键基因→双性基因→性别分化基因。尽管遵循这样的模式,但不同昆虫的性别决定基因和调控机制各不相同,特别是性别决定初级信号因子存在较大分歧。自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的初级信号被发现以来,人们陆续确定了蚊子、蜜蜂、丽蝇蛹集金小蜂Nasonia vitripennis、家蚕Bombyx mori等模式昆虫的初级信号。初级信号的种类复杂多样,包括性染色体的剂量、雄性化因子(male-determining factors, M factors)、等位基因的杂合度、母代印记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非模式昆虫的研究难度。尽管如此,昆虫性别决定级联的下游调控机制仍相对保守,特别是transformer(tra)+transformer2(tra2)→doublesex(dsx)/fruitless(fru)的调控模式在大多数昆虫中存在共性。tra通过感知初级信号而发生选择性可变剪接,并在tra2的帮助下实现其对自身及下游dsx和fru的剪接调控,从而维持性别发育。dsx...  相似文献   
102.
本文以8种限制性内切酶对8个银额果蝇群体进行了mtDNA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发现现生银额果蝇种群可以分成三个相对独立的群体,即东部、中部和西部群体。结合其它有关资料,我们推测,银额果蝇可能起源于马来半岛南部和加里曼丹岛一带。起初分成东西两支向北扩散。东支发展成现在的东部群体;西支则在中南半岛北部又分成两个支系;从而形成了现生银额果蝇群体的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地理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103.
川楝素突触前阻遏作用的电生理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微电极技术在大鼠膈神经膈肌标本上观察了川楝素对神经肌肉传递的作用,并将所获结果与某些突触前阻遏剂如肉毒和β-银环蛇毒素等的作用进行了比较。(1)在川楝素作用下,间接刺激不能诱起肌肉收缩时,于终板区可记录到终板电位。此时串刺激可诱起一串振幅大小变化无规律的终板电位。(2)川楝素对终板电位和终板电位量子含量的影响是在使之逐渐下降之前有一暂时的升高。(3)小终板电位的发放最终可完全被川楝素所阻断,但在消失前其发放频率长时间维持高于对照,刺激神经使小终板电位发放频率的下降加速。(4)某些神经肌肉传递易化药物如Ca~( )、盐酸胍和4-氨基吡啶也有对抗川楝素的作用,如4-氨基吡啶可明显增大川楝素中毒接头的终板电位的振幅和量子含量,有时甚至恢复肌肉对间接刺激的收缩反应.  相似文献   
104.
利用大白鼠离体膈神经膈肌标本,以肌肉对间接刺激的收缩反应为指标,观察了不同浓度川楝素、不同刺激频率、温度以及溶液中钙离子浓度等对川楝素阻遏作用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 1.川楝素的神经肌肉阻遏作用同温度和浓度有关。温度系数(Q_(10))(?)3.5,麻痹时间(?)K/(川楝素浓度)~(1/4)。 2.增加间接刺激频率,提高溶液中的钙离子浓度使肌肉麻痹加速;缺Ca~(++)或不施予刺激麻痹延缓,但不能阻止麻痹的最终发生。 3.川楝素引起的神经肌肉阻遏不能用冲洗解除,加药5分钟后便洗去川楝素,300分钟后仍出现神经肌肉传递阻遏。 4.在川楝素作用下肌肉逐渐不能对间接强直刺激维持强直收缩,并由强直后容易化转化为强直后抑制。  相似文献   
105.
王文在  王渊俊  吴苏旻 《蛇志》2022,(4):512-515+520
目的 探讨独活寄生汤联合超微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1)。对照组采用超微针刀治疗,观察组给予独活寄生汤联合超微针刀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及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疼痛程度评分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对照组低,两组各指标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NF-α与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NF-α与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  相似文献   
106.
小兴安岭南坡春季野猪活动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4~5月,在小兴安岭南坡利用无线电遥测技术对笼式活捕的12头野猪(Sus scrofa ussuricua)的活动规律进行144h的监测。结果表明,小兴安岭南坡野猪春季的活动高峰主要集中于8:00~18:00时,5个活动强度峰值分别为76.52%、89.23%、91.56%、78.79%和84.46%;活动规律表现为白天活动而夜间休息;活动时间略少于休息时间;雄性野猪日活动量大于雌性(P=0.021,t=2.474),差异显著,成体野猪的日活动量和亚成体差异不显著(P=0.287,t=-1.089),家族群野猪日活动量显著小于孤野猪(P=0.039,t=-2.194)。  相似文献   
107.
青藏高原正在经历剧烈的气候变化,包括变暖、变湿和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等,然而,气候变化对高寒植物的影响目前还了解较少。该研究依托西藏那曲高寒草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高寒草甸优势双子叶植物钉柱委陵菜(Potentillasaundersiana)为研究对象,在2016–2018年设置了不同幅度的增温和降水改变实验,观测了不同处理下6个物候序列的变化,在7个不同极端降温幅度下定量了抗冻性,并计算了2011–2022年生长季的安全裕度。主要结果有:1)增温1℃和2℃以及增水50%对钉柱委陵菜物候序列的影响不显著,只有增温达到4℃时,返青期显著推迟,而初花期显著提前。2)钉柱委陵菜的抗冻性(半致死温度)为(–4.76±4.28)℃, 2011–2022年的生长季中34%的月份防止冻害的安全裕度为负值,且大多出现在5月和9月,表明钉柱委陵菜在早春和秋末遭遇极端霜降事件的风险很大。该研究结果揭示了多幅度增温和增水对钉柱委陵菜物候序列的影响,解析了钉柱委陵菜对极端降温事件的抗性,为预测青藏高原高寒植物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08.
森林-草原交错带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河北北部的塞罕坝森林草原交错区进行了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组成与多样性调查,共获得土壤节肢动物25类,10420头,分属于6纲24目.交错区地带土壤节肢动物群落优势类群为弹尾目和蜱螨目,常见类群有8类,稀有类群15类.群落的多样性分析表明,森林带的多样性指数(H′)、密度-类群指数(DG)和均匀度指数较大,而草甸草原带各种指数较小.pH值与土壤节肢动物的类群数关联度较大,而温度和含水量与土壤节肢动物的个体数关联度较大.  相似文献   
109.
构建了pCHBSSIG质料,其特点是CMV立即早期启动子调控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S+前S1融合基因在前,SV40早期启动子调控GS扩增基因在后,此质粒转化到CHO-dhfr^-细胞中,经克隆加MSX及MTX筛选、扩增,建立了7个高效表达乙肝表达抗原S及前S1融合蛋白细胞系GdSS1,并检测了其中GdSS1-18细胞系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未发现微生物污染,无致瘤性、遗传稳定,电镜下可观察到2  相似文献   
110.
黄鳝气呼吸代谢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黄鳝气呼吸状态下 ,2 5~ 2 7℃时的能量代谢情况。结果 ,表明平均耗氧率为 6 3 6 4mg/kg·h ,平均耗氧量 2 .81mg/尾·h ,体重与耗氧量之间的直线回归方程为 y =1.32 +0 .0 3x ;个体越大 ,耗氧量越大 ,个体越小 ,耗氧率越高。同时发现 ,黄鳝的耗氧率随环境温度变化及昼夜节律交替而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