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研究凋亡基因生存素(Survivin)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良、恶性胃溃疡中的表达及二者在溃疡型胃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分析二者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在胃癌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检测Survivin及VEGF在良性胃溃疡,胃溃疡伴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和溃疡性胃癌中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相关分析。结果:Survivin及VEGF在良性胃溃疡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6.2%、24.3%,在胃溃疡伴中-重度不典型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2.3%、45.5%,在溃疡型胃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1.4%、55.4%,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Survivin和VEGF的表达与溃疡型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具有相关性。Survivin和VEGF的表达亦呈正相关。结论:Survivin基因在溃疡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增高,是胃癌演变进程中的重要步骤,过表达Survivin可能提示预后不良。Survivin对胃癌的诊断及预后有潜在的应用价值。Survivin和VEGF在溃疡型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动态随访二者对胃溃疡的演变可能有一定的价值,可作为判断肿瘤进程和浸润转移的生物学指标。Survivin及VEGF的联合检测可能对胃癌的综合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望为胃癌的诊疗开辟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22.
对我国西藏小反刍兽疫病毒野生株China/Tib/Gej/07-30进行磷蛋白基因序列测定,并进行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首先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出病毒磷蛋白基因片段,对聚合酶链式反应产物进行直接测序,然后对测定的核苷酸和推测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小反刍兽疫病毒China/Tib/Gej/07-30磷蛋白基因由1 655个核苷酸组成,编码2个相互交叠的开放阅读框(ORF)。第一个ORF长度为1 530个核苷酸,编码的P蛋白长度为509个氨基酸。第二个ORF长度为534个核苷酸,编码的C蛋白长度为177个氨基酸。第一个ORF通过基因编辑在751位插入1个G核苷酸,转录生成第二个mRNA,长度为897个核苷酸,编码的V蛋白长度为298个氨基酸。小反刍兽疫病毒China/Tib/Gej/07-30的P蛋白与其他分离株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6.1%~97.3%,C蛋白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84.3%~94.9%,V蛋白为82.9%~96.3%。China/Tib/Gej/07-30的P蛋白第315~387位氨基酸是一段高度保守的七肽重复序列。  相似文献   
23.
二化螟β1微管蛋白基因cDNA序列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微管是真核生物体内分布最为广泛的一类蛋白,是由a-和β-两种不同的微管蛋白组成的异源二聚体.微管参与许多细胞功能,如细胞形态发生、细胞生长和分裂等.以二化螟3龄幼虫为材料提取总RNA,利用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扩增得到该虫的β微管蛋白基因的cDNA序列一条.cDNA序列含1 862个碱基,开放读码框1 344个碱基,编码氨基酸447个,分子量约为50.2kD,等电点4.82.氨基酸序列中1~4个氨基酸MREI为β微管蛋白转录后调控信号,是微管蛋白特异片段;氨基酸序列的140~146GGGTGSG位存在一个微管蛋白标志信号片段.序列比对表明,克隆的β微管蛋白基因与其他昆虫的β微管蛋白基因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上都是高度同源的,与家蚕Bombyx moriβ1微管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到99.1%,与烟草天蛾β1微管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到98.7%,与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β1微管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到96.9%.该基因cDNA序列已经登录Genbank并获得登录号为EU429675.  相似文献   
24.
首次对我国西藏小反刍兽疫病毒China/Tib/Gej/07-30的核衣壳蛋白(N)基因和基因组启动子(GP)区进行序列测定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首先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从发病山羊病料中扩增出小反刍兽疫病毒N基因片段,用cDNA3′末端快速扩增方法获得基因组启动子区片段,对聚合酶链式反应产物进行直接测序,然后对测定的核苷酸和推测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绘制系统发生树。我国西藏小反刍兽疫病毒China/Tib/Gej/07-30的N基因由1689个核苷酸组成,编码525个氨基酸,与India/Jhansi/03等6个已知N基因全序列的PPRV毒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1.7~97.6和94.9~98.5。小反刍兽疫病毒China/Tib/Gej/07-30N蛋白与磷蛋白作用的结构序列之一为495LFRLQAM501保守序列,N蛋白281-289位氨基酸含有一个T细胞表位,为281YPALGLHEF289保守序列。小反刍兽疫病毒China/Tib/Gej/07-30的GP区由107个核苷酸组成,与Tur-key2000等5株其他PPRV毒株同源性为91.8~98.2。N基因核苷酸序列和相应的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小反刍兽疫病毒China/Tib/Gej/07-30与亚洲国家分离株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25.
生物芯片是便携式生物化学分析器的核心技术。通过对微加工获得的微米结构作生物化学处理能使成千上万个与生命相关的信息集成在一块厘米见方的芯片上。采用生物芯片可进行生命科学和医学中所涉及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从而达到对基因、抗原和活体细胞等进行测试分析的目的。生物芯片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将从样品制备、化学反应到检测的整个生化分析过程集成化以获得所谓的微型全分析系统(micrototalanalyticalsys-tem)或称缩微芯片实验室(laboratoryonachip)。生物芯片技术的出现将会给生命科学、医学、化学、新药开发、生物武器战争、司法鉴定、食品和环境卫生监督等领域带来一场革命。本文阐述了生物芯片技术在加工制备、功能和应用方面的近期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6.
对我国西藏小反刍兽疫病毒野生株China/Tib/Gej/07-30进行基质蛋白(M)和融合蛋白(F)基因序列测定,并进行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首先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出M和F基因片段,对聚合酶链式反应产物进行直接测序,然后对测定的核苷酸和推测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分析。China/Tib/Gej/07-30的M基因由1483个核苷酸组成,编码335个氨基酸,与其他分离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2.4%~97.7%和97.0%~98.2%。F基因由2411个核苷酸组成,编码546个氨基酸,与其他分离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5.5%~96.1%和94.3%~98.2%。China/Tib/Gej/07-30的F蛋白含有信号肽序列和跨膜结构域,序列高度变异。F蛋白第104~108位和第109~133位氨基酸位点分别是高度保守的裂解位点和融合肽结构域。F蛋白还含有序列高度保守的三个七肽重复区。China/Tib/Gej/07-30的M基因3′端的非编码区(UTR)长度为443个核苷酸,GC含量高达68.4%,与其他PPRV毒株的同源性为82.4%~93.5%。China/Tib/Gej/07-30的F基因5′UTR区长度为634个核苷酸,GC含量高达70.0%,与其他PPRV毒株序列相似性为76.2%~91.7%。  相似文献   
27.
以研究被动吸烟对小白鼠睾丸形态学上的影响为题,探究其对人体睾丸的影响。实验用香烟的烟雾来染毒小白鼠30d,最后对小白鼠进行解剖,取出其睾丸并制成石蜡切片,观察和分析被动吸烟对小白鼠睾丸形态学上的影响。结果表明,睾丸生精小管间的结缔组织变薄且不完整,各级生精细胞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出现有头无尾的畸形精子,睾丸间质细胞模糊甚至消失,支持细胞结构变得松散。同时还发现,睾丸的受损程度与染毒频率成正比的现象。  相似文献   
28.
低剂量α干扰素口含片的抗病毒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是对低剂量α干扰素口含片抗病毒实验研究,通过对各组小鼠不同的给药时间及不同的感染时间,取鼠肺制成悬液接种鸡胚,35℃培养3天,取尿囊液作血滴定,以此来验证干扰素口含片是否抗病毒以及效果如何。  相似文献   
29.
为探讨长梗柳(Salix dunnii)的传粉系统和不同性别的生殖投资策略,对居群性别比例、花部特征和访花昆虫进行了调查和观察,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检测了花序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东边村居群的性别比例显著偏雄性(♂∶♀=1.28∶1, P < 0.05), 郭墩村和高地村的居群的性别比偏离不显著; 长梗柳雄株枝条的花序数显著多于雌株, 单花序的雄花数显著多于雌花, 雌花序平均长度显著大于雄花序; 长梗柳传粉系统是虫媒和风媒混合传粉系统, 主要访花昆虫为中华蜜蜂(Apis cerana)且显著偏好访问雌花; 吸引中华蜜蜂的挥发成分β-石竹烯的相对含量在雌花序中显著高于雄花序, 雌花序还具有β-榄香烯和芳香醇等吸引中华蜜蜂的特有挥发成分。因此, 长梗柳雄株在开花阶段投入了较多的资源产生雄花, 可能利于风媒传粉; 而雌株通过增加吸引传粉者的挥发成分来抵抗“传粉者限制”的效应, 可能利于虫媒传粉, 通过风媒和虫媒有效组合提升其繁殖效率。  相似文献   
30.
菊科(Asteraceae)植物独特的头状花序具有重要的观赏与研究价值,其花发育分子机制复杂,目前相关报道较少。本研究对欧洲千里光(Senecio vulgaris)转录组数据进行筛选,初步得到MADS-box基因SvGLOBOSA(SvGLO),并对其功能进行了初步分析。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结构并预测其功能;qRT-PCR分析了SvGLO在野生型欧洲千里光不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在龙葵(Solanumnigrum)中过表达SvGLO并进行形态学观察;通过组织学染色分析转基因龙葵子房的组织细胞形态变化。结果表明,SvGLO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长度为591 bp,编码196个氨基酸;具有典型的MADS-box和K-box结构域且在C末端含有PI基序(motif)EPFSFRVQPMQPNLQE,属于B类MADS-box基因的PI/GLO亚家族。qRT-PCR结果表明,SvGLO在花序组织中高表达,在营养器官中不表达;同时在过表达龙葵中观察萼片获得花瓣的部分特征,心皮转化为雄蕊状器官,果实发育异常。组织学染色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龙葵的子房壁细胞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