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仿刺参体腔细胞和血细胞类型及体腔细胞数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应用光镜、电镜技术研究了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体腔细胞和血窦中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周年体腔细胞总数及主要类型的细胞数量。研究结果表明,仿刺参体腔细胞和血细胞形态结构相同,作者将体腔细胞分为淋巴样细胞、球形细胞、变形细胞、透明细胞、纺锤细胞和结晶细胞,其中球形细胞又分为Ⅰ型、Ⅱ型、Ⅲ型。血窦中血细胞除未见结晶细胞外,其余与体腔细胞相同。体腔细胞和血细胞均以淋巴样细胞、变形细胞、球形细胞为主,透明细胞、纺锤细胞次之,结晶细胞数量最少。从形态和结构分析,作者认为仿刺参体腔细胞和血细胞来源可能相同。周年平均的体腔细胞总数为(3.85±0.21)×106个/mL,淋巴样细胞为(1.58±0.11)×106个/mL,占细胞总数的(41±1.47)%;球形细胞为(1.16±0.13)×106个/mL, 占细胞总数的(30±0.89)%;变形细胞为(0.99±0.07)×106个/mL,占总细胞数的(25±0.98)%,三种主要类型细胞占细胞总数的(96±1.53)%。  相似文献   
12.
小鼠肺腺癌模型的建立及肿瘤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用乙基亚硝脲(ENU)在BABL/c小鼠建立肺腺癌模型并对ENU所诱发的肺腺癌进行病理观察。方法妊娠17d的SPF级母鼠腹腔接受ENU或缓冲液注射,在子代鼠的鼠龄满32周时收获其全肺标本,对肺组织进行常规石蜡半连续切片,HE染色,镜下观察肿瘤病理。结果 ENU经胎盘一次性诱发子代鼠多发性肺肿瘤形成,病理显示这些肿瘤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腺瘤和腺癌,腺癌的类型有细支气管肺泡癌样腺癌(雌性:5/6,雄性:4/6)和分化不等的腺癌(雌性:4/6,雄性:5/6),诱癌频率在雌、雄性小鼠均为5/6,癌变频率在雌性16/43,雄性12/31。结论成功建立了小鼠肺腺癌模型,肿瘤病理的多样性提示癌变机制在分子水平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布鲁氏茵噬茵体Tb(Tbilisi)的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噬茵体颗粒形态,双层琼脂法观察噬斑形态,梯度密度离心纯化噬茵体颗粒,提取噬茵体基因组,采用多种限制性内切酶(S1,DNase I,RNase A,BamHI)对基因组进行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SDS-PAGE观察噬茵体颗粒全蛋白片段.结果:Tb噬茵体电镜下显示头部直径为57±2nm,短尾(32±3mm长),分类学属于短尾噬茵体科.培养48小时后显示清晰噬斑,大小为2~3mm.核酸结构分析均表明Tb噬菌体基因组为线性dsDNA分子.基因组DNA经限制性内切酶BamHI酶切产生2条清晰条带,分子量在34.5kb左右.SDS-PAGE全蛋白电泳显示Tb噬菌体含有9条主要结构蛋白.结论:该研究证实了Tb噬菌体属于短尾病毒科噬菌体,对宿主菌存在裂解效应并产生2~3mm清晰透亮形态的噬斑,基因组为dsDNA分子,全蛋白包含9条主要的结构蛋白.该研究结果为布鲁氏菌噬菌体的分子水平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山楂降脂汤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调节和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以及对肝组织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饲喂法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通过山楂降脂汤高、中、低剂量和阳性对照药血脂康分别灌胃,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及肝、肾组织的病理变化,检测大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的含量。结果山楂降脂汤高、中、低剂量均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液ALT、AST、UA、TCHO、TC、LDL-C、ET-1含量(P〈0.05,P〈0.01),提高HDL-C、NO含量(P〈0.05,P〈0.01),其中山楂降脂汤的作用随剂量递增。结论山楂降脂汤能显著调节机体的血脂水平,有效预防高脂血症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5.
MicroRNA(miRNA)参与调控高等真核生物中三分之一以上基因的表达,其中核酸酶CAF1(CCR4-associated factor 1)及其同源基因POP2在miRNA引发的mRNA 3′端多聚腺苷酸(poly(A))的脱腺苷酸化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通过实时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了小鼠各个组织中CAF1和POP2的相对表达情况,发现CAF1和POP2的组织分布特征不同.大多数组织中CAF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POP2,并且组织间差异很大,特别是在大脑、小脑以及睾丸组织中CAF1的表达量很高,而POP2的表达量和变化幅度都较低.蛋白质序列比对发现,CAF1和POP2是一类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核酸外切酶,在酵母、线虫、果蝇和尾索动物代表物种海鞘中都只存在单一基因,而进化到鱼类后产生了两个同源基因——CAF1和POP2,其中CAF1的氨基酸序列保守性较POP2更高,更加接近于原始的单一序列.CAF1和POP2这一对同源基因氨基酸序列的主要差别在蛋白质的C端.鱼类中POP2的C端序列同CAF1的序列较为接近,而在爬行动物之后POP2产生了与CAF1具有明显差异的C端序列,并逐渐趋于稳定.我们的分析结果同已有的功能研究一致,表明可能在miRNA产生后的进化过程中产生了CAF1和POP2两个同源基因,其中CAF1主要担负miRNA调控mRNA脱腺苷酸化的功能,而POP2可能主要参与其它不同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以及其生成一氧化氮(NO)的情况。方法用MTT法观察VSMCs的增殖,Transwell小室法观察VSMCs的迁移、侵袭,并检测培养上清液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5%血府逐瘀汤组能显著促进VSMCs的增殖(P〈0.05),20%,30%血府逐瘀汤组能显著抑制VSMCs的增殖(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培养48 h的培养上清液中,血府逐瘀汤组的NO水平有显著升高(P〈0.01),且与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的浓度有剂量依赖关系。结论低浓度(〈10%)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有促进VASMCs增殖和迁移、侵袭的作用,高浓度(〉10%)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有抑制VASMCs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作用,其作用可能与上清液的NO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糖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DN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记录低血糖发生情况,按照是否发生低血糖将患者分为低血糖组(n=47)和无低血糖组(n=53)。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N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糖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100例患者1个月内共检测血糖 1200次,其中有47例出现低血糖症状,低血糖发生率为47.00%(47/100),53例患者未发生低血糖。DN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糖发生与性别、婚姻状况、工作状况、医保类型、维持性血液透析方式、收缩压、空腹血糖(FBG)、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无关(P>0.05),而与年龄、DN病程、体质量指数、文化程度、尿微量蛋白尿排泄率(UAER)、用药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照护能力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偏大、DN病程偏长、体质量指数偏低、UAER偏高是DN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而用药依从性、照护能力良好则是DN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糖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DN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糖发生率较高,其中年龄偏大、DN病程偏长、体质量指数偏低、UAER偏高是DN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而用药依从性、照护能力良好则是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8.
川芎嗪对缺血心肌的保护及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川芎嗪的心肌保护及抗氧化作用机制。在心脏停跳液中加入川芎嗪后对离全兔心脏进行缺血再灌注,然后观察心肌线粒体内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及心肌组织超微结构损伤程度。发现含有川芎嗪的停跳液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显著升高,观察心肌组织超微结构损伤程度发现较轻,因此,川芎嗪对缺血心肌具有良好的保护脑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单位用清栓酶治疗“脑血栓”时间较长,但用于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并发脑血栓还是首例,现报告如下: 病历摘要:郑守荣,男性,70岁,吉林籍,因右眼视力下降半年,于1990年12月4日入院。头晕、头痛后突然右眼视力障碍,视物模糊不清,无眼球胀痛及虹视,经白求恩医大一院眼科检查诊断“右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同时给予血管扩张药对症治疗,效果不明显,近一月视力下降明显,故入院治疗。查体,体温36℃,脉搏8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7.3/10.67kpa。一般情况尚可,神志清楚,自动体位,全身皮肤粘膜未见出血点及黄染,浅表淋巴结不大,头颅无畸型,耳鼻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质金属蛋白酶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在肾细胞癌转移中占有重要的作用,研究肾细胞癌组织中MMP-2、MMP-9、TIMP-1和TIMP-2的表达情况,为肾癌转移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36例肾细胞癌肾组织标本,从相同的肾细胞癌组织及癌旁肾组织获得对照样本,均进行根治性肾切除手术切除。肿瘤分期按TNM分期标准。为了统计评估,肿瘤1期和2期为低级,3期以上为高级。RT-PCR检测肿瘤和正常组织中的MMP-2、MMP-9、TIMP-1和TIMP-2的表达。结果:不同样本MMPs和TIMPs表达水平各不相同。肾细胞癌组织中MMP-2、MMP-9、TIMP-1、TIMP-2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P0.05)。在肾细胞癌的肿瘤分期方面,MMP-2与MMP-9和肿瘤的分期显著相关,随着肿瘤分期的增加,MMP-2与MMP-9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而TIMP-1与TIMP-2与肿瘤的分期无关。结论:肾细胞癌组织中TIMP-2、MMP-2,MMP-9,TIMP-1的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肾组织,抑制MMPS的表达将成为治疗肾细胞癌转移的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