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2019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人防御素HNP-1基因在原核系统中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化学合成法制备人防御素 HNP- 1基因 ,并将其构建于带有 GST基因的表达载体中 ,进行融合表达 ,表达融合蛋白可占菌体蛋白的 70 %左右 ,且主要以包含体形式存在。改变培养条件可适当提高可溶性融合蛋白的比例。融合蛋白通过凝胶色谱进行纯化 ,然后经凝血酶切释放出防御素多肽 ,并通过抑菌试验对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 ,可能由于分子间的二硫键错配造成了防御素分子构象改变 ,使制备的防御素分子未显示出活性  相似文献   
22.
人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酵母Pichia pastoris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质金属蛋白酶 - 9( MMP- 9)可促进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 ,并在组织重建、胚胎发育以及伤口愈合等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为研究这一蛋白的性质 ,并以之为靶标筛选抗肿瘤转移药物 ,在酵母 Pichia pastoris中实现了重组人 MMP- 9蛋白的高效、高活性、分泌表达 .首先用 PCR扩增了 MMP- 9基因编码区 (不含信号肽序列 ) ,经测序证实后 ,将其插入 p PIC9质粒中 ,构建表达载体 .用 Li C1 - PEG法转化酵母后 ,采用明胶 -酶谱法筛选获得 5株高效分泌表达 MMP- 9的克隆 ,经PCR证实 MMP- 9基因整合在阳性克隆的染色体中 .重组蛋白分子量为 93k D,表达量为 1 0 mg/L.重组蛋白可水解明胶及 型胶原 ,并可经有机汞 APMA诱导发生自剪切 ,转换成 85k D的激活形式 ,表明重组蛋白具有与天然人 MMP- 9蛋白相似的底物水解活性和自剪切激活特性 .  相似文献   
23.
Xenorhabdus和Photorhabdus代谢产物体外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8株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Xenorhabdus属和Photorhabdus属)的发酵液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从中筛选出活性较高的菌株一嗜线虫致病杆菌(Xenorhabdus nematophila CB6)。经有机溶剂萃取和硅胶柱层析对嗜线虫致病杆菌发酵液进行进一步分离,得到5个组分。用MTT法测定体外杀肿瘤细胞作用,发现其中2个组分具有抗肿瘤活性。组分3对HepG2、Hela、BGC-823、A-549、K562和HT-29的IC50分别等于3.1μg/ml、8.5μg/ml、2.1μg/ml、3.0μg/ml、4.4μg/ml和1.5μg/ml;组分5对HepG2、Hela、BGC-823、A-549、K562和HT-29的IC50分别等于0.1μg/ml、1.8μg/ml、0.1μg/ml、0.4μg/ml、1.2μg/ml和0.6μg/ml。同时发现抗肿瘤活性组分对正常人肺成纤维细胞MRC-5和正常人肝细胞L-02生长的影响很小。该研究在国内率先报道了嗜线虫致病杆菌发酵液具有较强抗肿瘤活性,为新药物的研制和开发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4.
25.
LINE-1编码蛋白L1-ORF1的原核表达纯化和多克隆抗体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制备具有肿瘤组织特异性表达的L1-ORF1蛋白多克隆抗体并进行初步应用研究。方法:采取基因工程表达方法制备L1-ORF1蛋白,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间接ELISA检测抗体效价,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方法检测抗体特异性,免疫检测验证其识别肿瘤细胞内L1-ORF1蛋白的特异性。结果:制备的抗L1-ORF1蛋白多克隆抗体具有很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免疫学检测表明该抗体不仅能检测出正常细胞中瞬时表达的L1-ORF1蛋白,而且可检测出肿瘤细胞中天然表达的L1-ORF1蛋白。结论: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为以后该抗体的进一步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6.
乙肝前S2抗原决定簇串联体与核心抗原的基因融合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肝前S2(HBVPerS2)肽段由55个氨基酸组成,其N端肽段含Th和B细胞抗原决定簇,为增强PreS2的抗原性,本实验采用将化学合成的PreS2epitope(120-145)基因以串联方式与HBcAg的基因进行了融合,融合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并通过ELISA比较研究了融合蛋白中PreS2epitope单体及串联体的抗原性差异。  相似文献   
27.
XBP-1在乳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在ERα信号途径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雌激素受体(ERα)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乳腺癌中,人X盒结合蛋白-1(XBP-1)与ERα共表达,并在一些乳腺肿瘤中过表达。最近发现xBP—l有两种剪切形式,即XBP-1S和XBP-1U,但它们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形式和在ERα信号途径中的作用还不清楚。采用RT-PCR技术,检测到XBP-1的两种剪切形式在正常乳腺细胞株和不同乳腺癌细胞株中均表达。利用ERE-LUC报告基因,检测XBP-1S和XBP-1U在乳腺癌细胞株MDA-MB-435中对ERα转录活性的影响表明,它们均以激素不依赖但以XBP-1剂量依赖的形式提高ERα的转录活性。XBP-1S的活性高于XBP-1U。XBP-1S和XBP-1U高效提高ERE-LUC报告基因的活性依赖于ERα的存在。结果提示.XBP-1S和XBP-1U可能通过ERα信号途径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8.
葡萄籽原花青素(grape seed proanthocyanidins, GSPs)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类多酚类物质,是天然的抗氧化剂,近来抗氧化剂与癌症的关系已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该文以结肠癌细胞株SW480和SW620为模型,探索其对结肠癌细胞生物学特征的影响以及作用的分子机制。该研究中分别采用MTT法以及流式细胞仪检测检测GSPs对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周期以及细胞凋亡的影响。二代测序筛选GSPs调控的相关基因以及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和Western blot验证靶分子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GSPs作用于SW480和SW620细胞后,两种细胞形态均发生明显改变、细胞增殖能力下降、细胞周期改变、凋亡率升高;机制研究发现, Akt信号通路以及以FoxM1为代表的抗氧化信号途径在此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研究得出GSPs可明显影响结肠癌细胞生物学特征,在此过程中Akt信号通路以及FoxM1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9.
真核细胞内膜系统由细胞内相互联系的膜状细胞器组成,包括外泌体的生成和自噬过程,对应激反应和维持细胞内稳态起着重要作用。外泌体是含有蛋白质与核酸内容物的多泡体分泌到体外形成的胞外囊泡,而自噬是溶酶体依赖性的降解和循环再利用的过程。研究发现,外泌体的生成和自噬之间有着共同的分子机制,二者存在实质性的交互通信。对外泌体的生成和自噬的过程,包括二者与溶酶体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