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6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确定梨自交不亲和基因型研究的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运用杂交授粉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技术确定梨品种自交不亲和基因型研究的技术进展,分析了这些技术在确定梨品种自交不亲和基因型方面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初步探讨了研究前景。因为HV区氨基酸的不同,不同S基因型也有所差异。因此,除了在分子生物学的水平上进行研究外,其他方法如mRNA、蛋白质和杂交授粉等水平上的研究在确定S基因型上也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242.
生物大分子的功能取决于它的空间结构。X射线衍射分析是获得生物大分子结构信息的常用方法。本文对固氮酶晶体的生长及其X射线衍射分析的主要进展简要地进行了介绍和评论。最后展望了今后的发展及问题。  相似文献   
243.
气候变化对内蒙古中东部沙地-湿地镶嵌景观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小波分析和遥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气候变化对1961—2005年内蒙古中东部沙地-湿地镶嵌景观的影响.结果表明:1961—2005年,研究区年均气温呈直线上升趋势,增温率为0.32 ℃·(10 a)-1,年降水量变化呈现30 a的长周期和15 a的短周期,年均风速呈下降趋势,10 a的风速减小率为0.26 m·s-1;研究区东南部存在一个气候变化恒定区域,由此恒定区向西北进入浑善达克沙地腹地,向东逐步进入科尔沁沙地腹地;2010年以前,研究区仍将维持气温升高、降水偏少、风速减小的趋势;受气候暖干化的影响,浑善达克沙地及其周围湿地的总面积呈逐年缩小趋势,随着沙地内部植被的退化,流动沙地不断扩大、湿地萎缩、湖泊干涸,而相应的固定和半固定沙地面积则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244.
虾虎鱼类体态变异大、体型小、种类多, 形态鉴定及谱系分类较为困难。为深入开展虾虎鱼类的鉴定、分类及遗传进化等研究, 文章对已获得的26种虾虎鱼线粒体全基因组进行分析。结果发现, 虾虎鱼类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组成及排列模式与大多数脊椎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特征基本一致; 由于不同物种的控制区存在不同数量的重复序列而导致基因组序列长度存在明显的差异; 26种虾虎鱼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及不同基因中A+T的含量均超过50%, 并存在碱基G偏倚现象。基于37个编码基因序列, 利用Kimura双参数法计算遗传距离, 发现矛尾刺虾虎鱼与斑尾刺虾虎鱼、斑纹舌虾虎鱼与钝吻舌虾虎鱼分别为同种异名。通过对26种虾虎鱼线粒体基因组控制区序列的比较, 识别了终止结合序列区、中央保守区及保守序列区。利用26种虾虎鱼线粒体基因组的36个编码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 发现部分聚类结果不同于传统的形态学分类方式, 虾虎鱼科中的5个亚科出现了明显的分化, 近盲虾虎鱼亚科、背眼虾虎鱼亚科、瓢虾虎鱼亚科亲缘关系较近而聚成一大支, 然后与拟虾虎鱼亚科种类形成姐妹类群, 虾虎鱼亚科与其它的4个亚科亲缘关系较远, 单独成为一个类群。根据分子钟估算结果推测虾虎鱼科物种可能起源于始新世晚期至渐新世时段, 在中新世进一步分化为具有现代表征的虾虎鱼种类。  相似文献   
245.
新疆石榴品种的RAPD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RAPD技术对23个石榴品种进行亲缘关系鉴定和品种分类研究.从50条10 bp随机引物中筛选出7条扩增效果较好的引物进行扩增,共扩增出88条带,其中多态性带为61条,多态率达69%.根据扩增结果进行UPGMA聚类分析,聚类结果将23个品种分为5大类群,第1类包括库尔勒市甜石榴与喀什市大籽甜石榴等甜石榴品种;第2类是阿图什市酸石榴;第3类包括喀什市阿奇克阿娜尔、叶城酸石榴等酸石榴品种;第4类包括吐鲁番市甜石榴、库车酸甜石榴等种间杂交和来源不详品种;第5类包括皮亚曼石榴和策勒1号等新疆优质石榴品种.研究结果表明:石榴品种间的遗传多态性有明显差异,即使父母本相同的品种也能区别.  相似文献   
246.
以加工番茄"87-5”为材料,采用反转录PCR(RT-PCR)技术将加工番茄PG基因的cDNA序列克隆到pGEM-T载体上,并进行了全序列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加工番茄的PG基因的cDNA与国内外报道的番茄PG基因的cDNA,在碱基序列及氨基酸序列上均有差异.说明番茄的PG基因具有多态性.  相似文献   
247.
正转基因技术进入人们的生活已经很长时间,取得的成果和实效有目共睹。然而,似乎新的事物总是要经受更多的考验和磨砺,随着大众媒体日趋发达,众多不和谐乃至反对转基因的声音屡屡发出,质疑与忧虑齐飞,惶惑与无语一色,在公众人群中引起了不小的波澜。"自然的才是最好的!转基因违背了自然规律!""自然界中没有跨物种的转基因!随意融合不同物种的基因会带来灾难!"  相似文献   
248.
为了解华仁杏微卫星(SSR)分布规律,开发EST-SSR引物,为华仁杏种质资源评价与辅助育种提供有效的鉴定标记。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华仁杏幼果转录组SSR位点的数量、频率、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利用转录组数据进行了SSR引物的筛选和开发,并利用开发出的引物对华仁杏29个无性系进行了多态位点检测和鉴定。结果表明:华仁杏幼果EST-SSR的分布频率为19.21%,重复单元的重复次数分布在5~24次之间,优势重复基序为单核苷酸、2核苷酸、3核苷酸,分别占总SSR的19.81%、46.47%、32.49%。参试的139对引物中有39对引物可扩增出目标序列,其中24对引物可检测出多态性位点,占参试引物总数的17.27%。24对引物在29个华仁杏无性系中共检测出了170个等位基因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介于0.33~0.87之间,平均为0.64,其中高多态性引物19条,占多态性引物比例的79.2%。本研究对华仁杏转录组SSR信息进行了分析,并开发出了19对高多态性SSR引物,5对中多态性引物,为华仁杏种质资源评价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49.
蓝细菌是一类古老的光合原核微生物。就基因组拷贝数(倍性)而言,蓝细菌是原核生物中基因组低、中、高拷贝共存的典型类群之一,而基因组多拷贝特性是制约蓝细菌高效遗传改造的瓶颈。已有研究表明,蓝细菌的基因组拷贝数表现出生长周期的依赖性并受多种遗传、环境因子的影响。文中综述了蓝细菌基因组拷贝数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分析方法及影响因素,并讨论了蓝细菌基因组多拷贝研究的环境生态和生物技术意义。最后,对未来蓝细菌基因组拷贝数相关的研究方向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250.
汤方  朱涛  高希武  严敖金 《昆虫学报》2007,50(12):1225-1231
利用分光光度酶动力学方法,确定了白蚁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的最适反应条件,并进一步研究了7种抑制剂对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和黑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chinensis Snyder GSTs活性的体外影响。结果表明:白蚁GSTs测定的最适反应条件为pH 6.5,温度25℃,最适反应时间2 min。黑翅土白蚁GSTs的米氏常数(KmCDNB和KmGSH)分别为0.11±0.02 mmol/L和0.81±0.16 mmol/L,最大反应速度(VmaxCDNB和VmaxGSH)分别为425.92±19.67 nmol/(min·mg)和534.86±39.05 nmol/(min·mg)。黑胸散白蚁GSTs的米氏常数(KmCDNB和KmGSH)分别为0.12±0.03 mmol/L和1.03±0.31 mmol/L,最大反应速度(VmaxCDNB和VmaxGSH)分别为544.39±37.19 nmol/(min·mg)和715.45±83.68 nmol/(min·mg)。浓度为2×10-5 mol/L时,槲皮素和辛硫磷对黑胸散白蚁GSTs活性的抑制作用要强于黑翅土白蚁,对黑胸散白蚁GSTs活性的抑制作用分别为62.28%和44.89%,对黑翅土白蚁GSTs活性的抑制作用分别为54.96%和28.36%。高效氯氰菊酯、甲氰菊酯、啶虫脒和单宁酸对黑翅土白蚁GSTs活性的抑制作用要强于黑胸散白蚁,对黑翅土白蚁GSTs活性的抑制作用分别为39.43%,72.07%,52.24%和82.19%;对黑胸散白蚁GSTs活性的抑制作用分别为14.96%,40.23%,39.96%和57.80%。阿维菌素对黑翅土白蚁和黑胸散白蚁GSTs活性的抑制作用没有显著差异,对黑翅土白蚁和黑胸散白蚁GSTs活性的抑制作用分别为76.21%和76.88%。这表明两种白蚁对药剂的敏感性完全不同。实验结果还表明,在3.2×10-8~2×10-5 mol/L内,上述植物次生物质和杀虫剂对两种白蚁GSTs活性的抑制率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