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9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大西洋鲑杀鲑气单胞菌无色亚种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 convertAbstractHtml(article.abstractinfoCn, "cn")}}    相似文献   
72.
目的:评估自体DC与CIK细胞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给予20例难治复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树突状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20例难治复发的应用同样化疗方案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做为对照组;治疗后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生存质量(KVS)评分,DC与CIK细胞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检测T细胞亚群(CD3+、CD3+CD4+、CD3+CD8+、CD3+CD56+)和细胞因子(IL-12、IL-2、IL-7、IFN-γ及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1)DC与CIK细胞治疗组有效率和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轻微,均可耐受。(2)DC与CIK细胞治疗后1周,患者T细胞亚群百分比和细胞因子含量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其中CD3+、CD3+CD56+及IL-12、IL-7明显升高(P〈0.05)。结论:DC与CIK细胞免疫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3.
本文通过对果树栽植前的准备,栽植时期,栽植密度,栽植方式及果树栽后的管理措施的阐述,道出一些作者的经验,希望与广大前辈交流。  相似文献   
74.
讨论了肽自动合成中的方法选择、偶联技术、故障排除、肽-树脂裂解及肽的纯化等主要问题及策略。  相似文献   
75.
采用荧光动力学的方法来区分盐胁迫中的渗透因素和离子因素。用五种等渗Hogland培养液(分别含(NaCl,KCl,NaNO3,KNO3和PEG)对冬小麦处理两星期。结果,与对照相比,NaCl处理引起PSII受体侧电子库(CA/Fo)变小,PSII活性(Fv/Fo)、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量子产量(Yield)与荧光化学猝灭系数(qP)下降,但使QB-非还原性PSII反应中心含量增加。然而,等渗的PEG处理并不产生类似的伤害。这表明渗透因素不是盐胁迫对光合作用造成伤害的主要原因。同时,KNO3处理对光合作用不产生伤害。由于NaCl和NaNO3处理均造成受体侧电子库变小,PSII活性和原初光能转化效率下降,并使QB-非还原性PSII反应中心增加,而等渗的PEG和KCl处理并不产生类似的伤害,这暗示Na+可能是盐胁迫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毒害离子。  相似文献   
76.
哲罗鱼消化系统器官发生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形态观察与连续组织切片技术,对哲罗鱼(Hucho taimen)胚胎期(水温7~8℃)和胚后期(水温3~14℃)消化系统的发生发育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哲罗鱼受精11d形成原始的消化管。受精18d肝原基出现,U型胃雏型形成。受精30d鱼体破膜,口能自由闭合。破膜8d后,齿形成,肛门与外界相通,消化道初步形成口咽腔、食道、U型胃、肠和肛门。破膜16d,胰及瓣囊出现,仔鱼消化系统初步具备了摄食和消化外源性食物的能力。破膜24d后,鱼体开始上浮,主动摄食,由内源性营养转向混合性营养。破膜30d后,卵黄囊完全被吸收,各消化器官功能和结构逐步发育完善,鱼体由混合性营养进入外源性营养阶段。此后随着鱼体的生长消化器官逐步发育成熟,舌齿和下颌齿分别为双排,胃腺发达,形成网状结构,幽门盲囊较多,肠为直行,肝和胰为相互分开的独立器官。  相似文献   
77.
于洋  王与胜 《蛇志》2002,14(4):43-43
1 临床资料  病例 1 :患者 ,女 ,2 6岁。肛周包块伴疼痛 4月余 ,有 1次顺产史 (两年前 )及 1次人工流产史 (6个月前 )。避孕环避孕。 4月前发现肛周包块 ,伴间断性疼痛 ,行走或排便时加重 ,与月经有明显关系。肛检 :肛缘平整 ,截石位 2点位肛缘处有 1个 2 cm× 2 cm包块 ,质硬 ,轻压痛 ,界清 ,活动可 ,未见明显条索状物及内、外口 ,直肠指诊无新生物。入院诊断 :肛周包块待查 :肛瘘。行肛周包块切除术。术中见肛周皮下有一约 2 cm× 2 cm硬结 ,中间有黑色血液样物 ,质硬 ,周围无管腔。切下包块病理诊断示 :子宫内膜异位症。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8.
温度对绥芬河滩头雅罗鱼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79.
将一种灵敏而简便的~(125)Ⅰ标记肽图分析方法用于估计近年来流行的5株甲1型和S株甲3型流感病毒血凝素(HA)的变异率。经计算这两种亚型病毒HA的年平均氨基酸变异率分别为0.47%和0.44%。但在1986年分离株与1985年分离株之间则有较大的变化,对HA的变异率与流行病学资料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0.
配制4种含有鱼油(FO)、菜籽油(CO)、棕榈油(PaO)和大豆油(SO)的饲料投喂初始体重为(22.19±1.10) g的细鳞鲑幼鱼52d, 探讨不同脂肪源对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幼鱼生长、脂质代谢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 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均以鱼油和大豆油组最高, 棕榈油组次之, 菜籽油组最低, 其中大豆油组与鱼油组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脂肪源对细鳞鲑幼鱼肌肉粗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摄食大豆油的细鳞鲑可以明显提升肌肉中的22:6n-3含量, 表明细鳞鲑具有将18:3n-3转化为22:6n-3的能力, n-3 系列脂肪酸是细鳞鲑起主要作用的必需脂肪酸。与鱼油相比, 植物油脂导致了细鳞鲑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的显著升高以及胆固醇含量的显著降低, 肝脏中ACC1和FAS的mRNA表达量明显下调, 以及Δ6 Fad的mRNA表达量的明显上调(P<0.05)。投喂不同脂肪源饲料的细鳞鲑肝脏ROS、MDA、GPx含量以及TBARS值发生明显变化(P<0.05)。研究结果表明鱼油和大豆油可作为细鳞鲑幼鱼饲料的脂肪源, 而棕榈油和菜籽油不适宜作为细鳞鲑幼鱼的单一脂肪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