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9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作为激活物诱导异位软骨修复并重建兔气管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取24只新西兰大白兔,制备气管前壁软骨1/3缺损模型。随机分为A、B组,每组12只,A组为实验组,在气管缺损处前壁颈前肌肉修补,多点注射rhBMP-2;B组于气管软骨缺损部位直接颈前肌群修补。术后观察动物一般情况,于4、8、12周取材进行大体观察、HE染色观察重建区域情况。结果:术后A组动物均存活至实验完成,B组因气道感染及气道分泌物堵管潴留致使实验兔死亡,其余动物出现皮下气肿,呼吸不畅等情况。组织学观察A组有明显的新生软骨细胞及少量软骨样组织,可见结缔组织包绕,周围肌肉组织完整,排列整齐,未见明显坏死组织,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B组未见软骨组织生成,可见大量肉芽组织增生,结缔组织排列紊乱,伴少量坏死组织,大量淋巴浸润。结论:rhBMP-2可通过注射到颈前肌肉修补肌群中诱导软骨细胞和软骨样组织生成,减轻炎症反应,联合颈前肌瓣修复重建气管缺损能充分维持修复重建后的气道形态,具有减少术后皮下气肿、气管狭窄的作用,有望用于临床修复重建气管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32.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是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的成员之一,它同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BLyS过度表达会促使B淋巴细胞增殖并分泌自身抗体。BLyS也是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重要靶点。关于BLyS的调控涉及了许多蛋白。本文主要就G-CSF、TGF-β1、IFN-γ、IL-10和Poly(I:C)等对BLyS的调控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3.
转基因红花中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1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构建重组表达质粒载体p139035S-KGF1和根癌农杆菌介导在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中表达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1)。从侵染到诱导生根共需要14周, 转化率达0.1%。红花子叶在潮霉素筛选培养基上培养4–5周后便可获得丛生芽, 再生芽移入含潮霉素的伸长生根培养基, 培养4–8周可诱导生根。通过PCR、Southern blot、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证明目的基因KGF-1已经整合到红花细胞的染色体中, 实现了KGF-1外源蛋白在红花中的成功表达, 为开发KGF-1蛋白新的生产途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4.
血管的生成与肿瘤密切相关,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可以调节肿瘤的生长。体内存在着内源性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和抑制因子的平衡,当促血管形成因子增强就会产生新生血管供肿瘤生长,而当抑制因子增强则会抑制肿瘤的生长。本文即对细胞外基质衍生的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因子TSP、内皮他丁、Arresten;Canstatin、Endorepellin、Fibulin、Tumstatin等的特性、应用和作用机制等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35.
36.
2008-2009年,应用FACE研究平台,采用烟农19、扬麦16、嘉兴002和扬辐麦2号4个小麦品种,以O3自然浓度为对照,研究了大气O3浓度增高50%对不同基因型小麦剑叶显微结构、叶绿素含量和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开花期,大气O3浓度增高对小麦产生轻微伤害,剑叶的叶肉细胞和叶绿体结构开始遭到破坏,基粒片层断裂并且开始松散;花后21 d,与对照的叶片微结构差异显著增大,剑叶内膜系统基本解体,叶绿体基本解散,基粒片层消失,加速了剑叶的衰老进程,剑叶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成熟期粒重均低于对照.小麦剑叶微结构和光合功能对大气O3浓度增高的响应存在明显的基因型差异,嘉兴002对O3胁迫的耐受性较好,而扬辐麦2号对O3胁迫的反应较敏感.  相似文献   
37.
研究了湘中丘陵区毛竹纯林、竹杉混交林土壤总有机碳及不同形式活性有机碳储量的垂直分布与季节动态.结果表明:竹杉混交林总有机碳及不同形式活性有机碳储量均高于毛竹纯林,SOC、MBC、HWC、WSOC和ROC平均储量分别是毛竹纯林的1.20、1.74、1.35、1.15和1.27倍,0~20 cm土层是土壤有机碳库的主要分布区;不同形式有机碳储量季节动态存在差异,表现为SOC以1月最高,10月最低,MBC 7月最高,1月份最低,ROC10月最高,4月最低,1月WSOC储量显著高于其他季节;竹杉混交林不同形式活性有机碳储量所占比例均高于毛竹纯林,土壤碳库稳定性较差,土壤ROC储量占总有机碳的比例最大,MBC次之,WSOC较低,HWC最低,分别为18.85% ~ 19.93%、0.34%~0.49%、0.24%~0.25%和0.19%~0.22%;SOC与不同形式活性有机碳均呈正相关,ROC与MBC、HWC,MBC与HWC,HWC与WSOC的正相关关系也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雷利度胺治疗难治复发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给予雷利度胺单药治疗,雷利度胺50mg/d,口服给药,连续给药21天,28天为一个疗程。结果:应用雷利度胺4(2~6)个疗程,5例有效,2例获得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例因疾病迅速进展死亡退出试验。不良反应主要为疲乏4例,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3例,中粒细胞减少4例,血小板减少1例,贫血1例。结论:应用雷利度胺治疗难治复发白血病有效,不良反应轻微且易于耐受。  相似文献   
39.
目的驯化能发酵黄芪的优良乳酸菌并研究其与黄芪的相互作用,为开发新型饲料添加剂做准备。方法选取能厌氧发酵黄芪药液的优良乳酸菌,通过在添加黄芪药液的发酵培养基中反复传代对其进行驯化,并用蒽酮-硫酸法测定发酵前后粗多糖的含量,用比浊法测定菌体浓度,并用单因素法研究了最佳黄芪添加量和最佳接种量,初步研究驯化菌株与黄芪药液的相互作用。结果经过6次传代驯化后,驯化菌株发酵黄芪药液后可使其粗多糖得率提高111.9%,而黄芪药液能促进驯化菌株的增殖,可使菌体浓度提高251%。结论驯化菌株与黄芪药液发生了良性的相互作用,有可能开发出新型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40.
发酵黄芪的乳酸菌的驯化及其与黄芪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驯化能发酵黄芪的优良乳酸菌并研究其与黄芪的相互作用,为开发新型饲料添加剂做准备。方法选取能厌氧发酵黄芪药液的优良乳酸菌,通过在添加黄芪药液的发酵培养基中反复传代对其进行驯化,并用蒽酮-硫酸法测定发酵前后粗多糖的含量,用比浊法测定菌体浓度,并用单因素法研究了最佳黄芪添加量和最佳接种量,初步研究驯化菌株与黄芪药液的相互作用。结果经过6次传代驯化后,驯化菌株发酵黄芪药液后可使其粗多糖得率提高111.9%,而黄芪药液能促进驯化菌株的增殖,可使菌体浓度提高251%。结论驯化菌株与黄芪药液发生了良性的相互作用,有可能开发出新型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