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2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59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8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5篇
  1965年   4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5篇
  195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中国菊科植物外来种概述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全面整理了中国菊科植物外来种,确认迄今为止共计有74属 148 种(含亚种),并根据外来种的类型和用途进行了归类,分析了菊科外来入侵种的生物学特性,中国菊科外来种引种原因和途径及对我国生态系统的影响,为全面研究我国外来种、消除外来入侵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4个二价金属氯化盐对玉米幼苗生理指标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比较研究了4个二价金属的氯化盐(CaCl2、MgCl2、CdCl2和CuCl2)对玉米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用10 μmol·L-1 CdCl2和CuCl2处理10 d明显减少玉米幼苗根系和地上部干物重,抑制根系伸长生长.同时,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比值、Fv/Fm、F0、Fm、qP、qN和Yield(实际量子产额)都呈明显下降;而抗氧化系统酶(SOD、CAT、POD、GR和APX)活性明显上升.10 μmol·L-1 CdCl2处理下叶绿素含量、Fv/Fm、qP、Yield、还原型GSH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均高于10 μmol·L-1 CuCl2处理.10 μmol·L-1 CdCl2处理还明显降低叶片水势和蒸腾速率,增加叶片气孔阻力,表现出水分胁迫;而10 μmol·L-1 CuCl2处理对叶片水势和蒸腾速率没有显著影响.10 μmol·L-1 CaCl2处理显著增加叶绿素含量和根系净伸长,10 μmol·L-1 MgCl2也增加根系净伸长,但10 μmol·L-1 CaCl2和MgCl2处理对叶绿素荧光参数、水分和抗氧化系统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93.
卧龙自然保护区三江珙桐群落种间关系的数量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应用2×2列联表的Fisher精确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研究了卧龙自然保护区三江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群落种间关系。测定了83种植物,共3 403个种对的种间关联(或相关)。结果表明,2×2列联表的Fisher精确检验共186个种对为正关联,100个种对为负关联(P<0.05或P<0.01);Pearson相关系数有295个种对为正关联,129个种对为负关联;Spearman秩相关系数有448个种对为正关联,244个种对为负关联。用2×2列联表的Fisher精确检验不能反映两个种对的数量关系,应用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刻化种对间的数量变化关系;与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相比,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种对的正关联和正相关,主要是由于它们具有相近的生物学特性,对生境具有相似的生态适应性和相互分离的生态位所致;而种对间的负关联和负相关,则主要是由于它们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对生境具有不同的生态适应性和相互重叠的生态位所致。  相似文献   
994.
桶形芋螺和菖蒲芋螺的性畸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 0 0 1年 9月和 2 0 0 3年 8月在广东湛江的硇洲岛和 2 0 0 3年 6月在广东阳江的闸坡渔港采集桶形芋螺 (Conus betulinus)和菖蒲芋螺 (Conus vexillum) ,发现两个海区的芋螺雌性个体均发生性畸变 ,性畸变率均为 10 0 % ,但雌 /雄性比仍大于 1.0。两种芋螺的畸变阶段和类型多 ,桶形芋螺有 S3b、S3c、 S4 、S*4 、S5b、S5c,而菖蒲芋螺有 S1 c、S3b、S4 、S*4 、S6 b。 2 0 0 3年 6月在阳江采集的桶形芋螺畸变程度最高 ,种群 RPSI为 5 3.8% ,VDSI高达 4 .9,雌性不育率达 4 4 .0 %。 2 0 0 1年 9月在硇洲岛外海深水区采集的菖蒲芋螺的种群 RPSI虽然只有 14 .7% ,但性畸率为 10 0 % ,VDSI也达 4 .1%。由此可见 ,两种芋螺对有机锡污染均比较敏感 ,而且有个体大、易采集、性畸变率高、畸变阶段跨度大、畸变类型多、畸变特征易于鉴别等特点 ,是中国东南沿海低潮线和潮下带有机锡污染生物监测的理想指示种。如与潮间带有机锡污染指示种疣荔枝螺 (Thaisclavigera)结合起来 ,便可相互补充 ,能更加全面和准确地反映近岸海域有机锡污染的现状  相似文献   
995.
盾叶薯蓣组织培养技术的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盾叶薯蓣的根状茎、茎段、叶柄、幼叶为材料,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再生植株形成的研究。结果表明:盾叶薯蓣不同外植体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其中茎段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对愈伤组织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以LS为基本培养基,2,4-D浓度为4.0mg/L、6-BA浓度为1.0mg/L的激素配比诱导率最高,达62.5%;以改良MS为基本培养基,2,4-D浓度为2.0mg/L、6-BA浓度为0.5mg/L的激素配比诱导率最高,达71.4%。筛选到优化的分化培养基为改良MS附加2.0mg/L的6-BA和0.5mg/L的Vc,且能直接诱导出根,并形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996.
河西走廊不同生态型芦苇对干旱和盐渍胁迫的响应调节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长期稳定的自然变异植物种是研究植物适应逆境机制的理想实验体系。就河西走廊芦苇不同生态型的划分、4种生态型的光合响应调节、抗氧化保护机制、膜流动性修饰机制和渗透调节机制中的响应特征、胁迫诱导的特异表达成分等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997.
磷蛋白组的研究技术及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真核细胞中蛋白质磷酸化是一个重要事件。真核细胞利用可逆的蛋白磷酸化来控制许多细胞过程包括信号转换、基因表达、细胞周期等。磷蛋白组的研究涉及磷蛋白的分离和鉴定 ,磷酸化残基定位和定量分析。由于蛋白质磷酸化是一个动态过程 ,在细胞中磷蛋白含量低 ,磷酸化位点可变 ,且磷酸肽的质谱信号常常会受到抑制 ,所以磷蛋白的分析存在更多的困难。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在磷酸蛋白的分离鉴定及定量分析方面的研究技术以及进展情况。目前 ,质谱仍然是核心的鉴定技术 ,寻找更好富集方法是最大的挑战。定量蛋白组学是对蛋白质的差异表达进行精确的定量分析。目前还不存在一种独立的方法可以完成磷蛋白的分离、鉴定 ,以及磷酸位点的定位和定量分析。随着样品分离技术和相关仪器的发展 ,磷酸蛋白快速、准确、全面分析鉴定将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998.
植物响应水分胁迫的主要功能蛋白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植物对水分胁迫的响应蛋白根据其在抗逆机制中的作用不同分为调节蛋白和功能蛋白,本文就植物抵抗和适应水分胁迫的活性氧清除机制、渗透调节机制及膜修饰机制相关的主要功能蛋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9.
PCR扩增人骨形成蛋白-3成熟肽(hBMP-3m)cDNA,纯化后连接人pUC19质粒,构建克隆载体pUC19B3m;用EcoR Ⅰ和HindⅢ酶解pUC19B3m和pJIT163,将目的片段插入pJIT163,构建中间载体pJIT163-B3m;再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0-B3m。利用冻融法将质粒pCAMBIA-hBMP3m转入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LBA4404。以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无菌苗叶盘为外植体,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进行遗传转化,获得了在含25mg/L潮霉素(Hygromycin,Hyg)的筛选培养基上再生的抗性植株,经PCR证实其中部分植株已将人骨形成蛋白-3成熟肽基因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中,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已有微量BMP表达。关键词:人骨形成蛋白-3成熟肽(hBMP-3m);烟草;根癌农杆菌介导法。  相似文献   
1000.
建立并评估分别检测戊型肝炎(戊肝)病毒IgM与IgG抗体的捕获法及间接法ELISA。以原核表达的多聚化重组HEV蛋白为抗原,建立戊肝捕获法IgM ELISA(E2-IgM)和间接法IgG ELISA(E2-IgG).利用29只实验感染猴系列血清及多份临床急性肝炎血清、正常人血清以及单克隆抗体评估所建立的方法的敏感法与特异性,并与商品化试剂(Genelabs公司抗-HEV IgG和IgM试剂,GL-IgM/GL-IgM)进行比较。29只恒河猴E2-IgM和E2-IgG的阳转率均为100%,其中75%在感染后4周内阳转,均早于ALT异常时间。E2-IgM持续2-14周,平均6周;E2-IgG在70周时仍无一阴转。GL-IgG阳转率为79.3%(23/29),多数晚于ALT异常时间,平均持续约18周,但最长为1只在感染后70周时仍为阳性。用E2-IgM试剂盒检测928份正常人血清,仅2份OD值略高于0.2。检测510份临床急性肝炎血清,可明显将其区分为2个部分,一个部分OD值小于0.2,其OD值分布与正常人相似;另一个部分OD值大于0.4,共131份,其中109份大于1.0。可能分别对应于急性肝炎中的非戊肝患者和戊肝患者。119份非甲-丙急性肝炎中,E2-IgM阳性57份,GL-IgM阳性29份(E2-IgM均阳性)。5060份普通人群血清的E2-IgG OD值在0.2以下,形成一个近似对数正态峰,均值为0.022,在OD值0.4以上则分布均匀。用E2-IgG试剂检测200份临床急性肝炎血清,结果OD值0.2以下也形成一个与普通人群类似的近似对数正态峰,但OD值在大于1.0-4.0间形成另一个尖峰(峰值在OD2.5处),其中多数E2-IgM阳性。抗-HEV单抗可明显阻断E2-IgM及E2-IgG,单抗Fab段的阻断效果与完整抗体类似,提示这种阻断是表位特异的。建立的戊肝IgM试剂和IgG试剂具有良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IgM试剂适用于临床戊肝诊断,IgG试剂适用于既往戊肝感染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