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3篇 |
免费 | 21篇 |
国内免费 | 59篇 |
专业分类
22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16篇 |
2011年 | 17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8年 | 2篇 |
1963年 | 1篇 |
1958年 | 2篇 |
195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外来物种的归化和入侵对全球环境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已成为当今各国生物多样性管理和生态保护中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我国是遭受外来入侵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外来物种入侵的预警、管理和治理等方面形势严峻。该研究报道了中国西番莲科(Passifloraceae)西番莲属(Passiflora Linn.)一个新归化种,即桑叶西番莲(P.morifolia Mast.),并提供了形态描述和野外生态照片。桑叶西番莲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的热带地区,现发现新归化于我国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县的竜山龙血树省级自然保护区。桑叶西番莲的主要鉴别特征为叶片草质,掌状3浅裂,疏被短硬毛,托叶卵形,半抱茎,聚伞花序退化,苞片线状,具1~2花,花梗长3~6 cm,花瓣白色,副花冠基部紫色,浆果成熟时紫黑色,被短刺毛和白霜。国产种类中,桑叶西番莲与龙珠果(Passiflora foetida)最为近似,但后者全株被柔毛和腺毛,叶柄不具腺体,花序苞片一至三回羽状分裂,丝状的副花冠基部常粉红色。此外,还简要评估了桑叶西番莲的危害和入侵风险。 相似文献
112.
113.
为了解宁夏贺兰山岩羊的种群现状,2020-2021年的8月和12-1月,在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运用样线法对岩羊(Pseudois nayaur)进行种群数量调查,利用R 4.0.1中的Distance 1.0.2对样线观测数据进行分析,估测保护区内岩羊的种群数量及密度,分析其种群结构。结果显示,夏季岩羊种群数量为5176(2554-10490)只,种群密度为2.674(1.320-5.420)只/km2;冬季岩羊种群数量为15752(7294-34017)只,种群密度为8.139(3.769-17.58)只/km2;多数观测距离样线垂直距离在0-200 m之内。岩羊主要集群形式:夏季为雌幼群(52.17%);冬季为混合群(26.60%)。岩羊平均群大小:夏季为(6.261±8.023)只,冬季为(4.064±4.229)只,群大小在不同季节的差异显著(P=0.010),集群大小多集中于1-5只之间,最大为47只。夏季调查中,雄性个体占比11.27%,雌性个体占比56.74%,幼体/亚成体占比31.99%;冬季调查中,雄性个体占比29.61%,雌性个体占比50.15%,幼体/亚成体占比20.24%;夏季和冬季岩羊组成成分之间差异极显著(P<0.001)。 相似文献
114.
目的:研究生物活性玻璃(Bioactive Glass,BG)在骨质疏松绵羊体内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力学效果,并观察钉道界面及材料吸收等情况。方法:4只成年雌性小尾寒羊,采用去势联合激素注射方法建立骨质疏松绵羊模型。选择绵羊L2至L5双侧椎弓根,随机化选取一侧直接拧入椎弓根螺钉(空白组),对侧采用BG强化钉道后拧入椎弓根螺钉(实验组)。术后3月随机选取6个椎体(12枚椎弓根螺钉),对螺钉骨质界面行显微CT分析和组织学观察。对剩余10个椎体(20枚椎弓根螺钉)行轴向拔出实验,分析螺钉固定强度。结果:术前绵羊腰椎BMD为0.818±0.0310 g/cm2,建模完成后为1.000±0.0316 g/cm2,BMD平均值下降2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螺钉骨质界面的Tb.Th、Tb.N组较对照组分别增加143.60%和3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钉道周围材料绝大部分已经降解吸收,大量新生骨组织紧密包裹螺钉;对照组钉道周围骨量较少,钉骨结合不紧密,实验组螺钉骨质界面结合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最大轴向拔出力为1083.04±86.37N,空白组为871.76±79.03N,前者较后者提高2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活性玻璃能显著改善骨质疏松情况下螺钉骨质界面的骨微观结构,进而提高椎弓根螺钉的把持力。 相似文献
115.
文蛤人工育苗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蛤(Meretrix meretrix)(见题图)生活在潮间带泥沙滩,是我国、朝鲜、日本常见的经济贝类,广布于我国各海区,以辽宁营口和江苏北部沿海资源尤为丰富。为蛤类之上品,享有“天下第一鲜”的盛名。其壳在药典上称蛤壳,可作 相似文献
116.
为广西粘虫预测预报和科学使用化学农药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于2015年10月上旬田间采集回迁至广西的粘虫,带回室内观察其产卵能力,并采用浸叶法测定粘虫对11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回迁粘虫的平均蛹历期、产卵前期和产卵期分别为10.30 d、7.13 d和7.50 d,羽化率为52.15%,雌雄虫性比为1∶1.31,单雌平均产卵量为894.81粒,平均卵孵化率为91.49%,雌雄虫平均寿命分别为14.00 d和11.81 d。杀虫剂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茚虫威和阿维菌素对粘虫3龄幼虫LC_(50)值分别为0.24、1.16、3.88和5.67 mg/L,在11种杀虫剂中毒力较高。因此,建议在每年10月中下旬可诱捕粘虫成蛾,11月上旬诱卵;粘虫大爆发时可轮换使用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茚虫威和阿维菌素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17.
118.
为了了解某一特定蛋白的功能,通过识别与该蛋白相关的其它蛋白不失为一种有用的研究策略。研究两种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方法通常采用生化技术如偶联、免疫共沉淀等。1989年,Fields等首先创立了用遗传学方法研究蛋白之间相互作用。1991年,与Fields同实验室的Chien等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简化了该方法中的蛋白构建途径,并将这种方法称为双杂交系统(Two-hybrid system)。1993年,Gyuris等利用同样原理建立了研究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有效方法,将这种方法称为相互作用陷阱(Interaction trap)。随后研究者们纷纷采用这种方法去发现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相 相似文献
119.
树木空间格局及其形成过程是物种共存及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该文以海南岛两个1 hm 2的典型热带低地雨林老龄林森林动态样地为基础, 通过4个点格局模型(均质Poisson过程、异质Poisson过程、均质Thomas过程和异质Thomas过程)模拟扩散限制和生境异质性作用对树木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 并分析不同空间尺度下(< 2 m, 2-5 m, 5-10 m, 10-15 m, 15-20 m和20-25 m)不同作用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 热带低地雨林的所有树木总体上呈现聚集分布的空间格局, 随着尺度的增大, 聚集强度逐渐减小。树种在模拟空间分布格局最优模型中的比例由高到低分别是: 均质Thomas过程, 均质Poisson过程、异质Thomas过程和异质Poisson过程。扩散限制作用是形成热带低地雨林树木空间分布格局最重要的生态过程, 其次是完全随机作用以及生境异质性和扩散限制的联合作用, 而生境异质性的作用最小。不同空间尺度上模拟各树种空间分布格局的最优模型比例差异显著, 扩散限制作用能够在多数空间尺度上模拟多个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 其次为随机作用; 生境异质性和扩散限制的联合作用主要在小尺度(0-5 m)影响树种分布, 而生境异质性在较大尺度(15-25 m)上影响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