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4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91.
从胜利油田被污染土壤中筛选出一株能够以萘为唯一碳源的菌株W1,经形态和生理生化以及16S rD-NA测序分析,初步鉴定为沙雷氏菌属。其最适生长条件为35℃,pH 7.5。该菌对盐及萘有较好的耐受性。当培养基盐质量浓度为30 g/L,底物萘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培养3 d后,其萘降解率仍可达到80.9%。当萘浓度为800 mg/L时,仍具有一定的降解作用,降解率为15.8%。通过对菌株降解原油前后组分的GC-MS分析,以及检测其降解多种底物后的吸光度,得出该菌能利用苯酚、甲苯、苯甲酸、1-萘酚、丙酮、辛烷生长,对原油中组分C20~C23、C33~C36的直链烃有较好的降解效果。经UV-Vis扫描其降解中间产物,初步判断其萘降解生物途径为邻苯二酚途径,萘首先被其降解生成水杨酸,而后转化为邻苯二酚,开环并生成一系列小分子物质,最后进入三羧酸循环。  相似文献   
592.
槲皮苷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学鑫  蒋福升  丁志山 《蛇志》2012,24(1):47-50
黄酮类物质广泛分布于中草药、蔬菜、水果、茶叶、葡萄酒等中,在人类健康、疾病的预防治疗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在人类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发现,人们日常饮食中黄酮类物质的摄入量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存在一定的负相关[1],黄酮类物质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大量的体外实验表明,黄酮类物质通过直接清除各种活性氧自由基、螯合金属离子、抑制LDL及DNA氧化损伤等途径,发挥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2],且某些黄酮抗氧化能力甚至强于典型的还原剂维生素C和维生素E。  相似文献   
593.
黄玉玲  隆小华  刘兆普  王琳  王博 《生态学杂志》2012,31(12):3187-3192
为获得菌株发酵菊芋生产燃料乙醇的最佳方案,首先选取实验室保存的重组菌株R32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优化,其最高产菊粉酶活性为298.8 U· mL-1,此时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YPG培养基为酵母粉1% (w/v),蛋白胨2% (w/v),甘油0.5% (v/v);YPM培养基为酵母粉1% (w/v),蛋白胨2% (w/v),甲醇1%(v/v);培养基pH为自然初始pH.然后选取酿酒酵母S.c和克鲁维酵母Klu,比较是否在添加重组菌株R32粗酶液条件下,两株酵母菌分别进行单独发酵和混合发酵时的产乙醇能力,以获得最佳的发酵组合.结果表明,酿酒酵母S.c和克鲁维酵母Klu在未添加重组菌株R32粗酶液时,混合一步发酵获得的乙醇含量较高,发酵84 h时乙醇含量为11.37%.添加重组菌株R32粗酶液进行两步发酵时,2株酵母菌混合发酵72 h时,乙醇含量为11.43%.2种发酵组合的最高乙醇含量以及各个发酵参数基本相同,虽然一步法发酵时间延长,但节省成本,操作简单,更适宜工业生产应用.最后对其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培养条件为菊粉浓度225 g· L-1,脲素浓度40 g·L-1,接种量15%,pH为5时,酿酒酵母菌S.c和克鲁维酵母Klu混合一步发酵法的最高乙醇体积比达11.82%.  相似文献   
594.
小黑杨是人们以小叶杨和欧洲黑杨为亲本培育出的杂交种,兼具双亲生长速度快、抗性强的优点。本研究通过二代测序技术,对小黑杨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初步组装出小黑杨基因组,并以此为基础,识别分析其SSR序列,为小黑杨品种划分、表型性状关联等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共组装得到了366 876条总计368.96 Mbp的contig序列;对其中不小于2 000 bp的21 788条的非冗余contig进行SSR分析,共识别出18 111条SSR序列,其中一、二、三核苷酸重复基序较多。对得到的SSR序列设计引物,共得到12 838对引物,供今后实验使用。  相似文献   
595.
为了评价解酒护肝饮解酒效果及其对急、慢性酒精性肝损伤保护作用机制,本研究通过建立醉酒模型,确定致醉剂量;通过醉酒睡眠实验比较解酒护肝饮解酒特性;通过测定醉酒小鼠血乙醇含量的变化,研究解酒护肝饮对乙醇代谢的影响;通过建立急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测定AST、ALT、SOD活性,GSH、MDA水平,HE染色切片观察肝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研究发现小鼠最佳致醉剂量为11 m L/kg;与模型组比较,解酒护肝饮高(HD)、中剂量组(MD)均可延长醉酒时间、缩短醒酒时间(p<0.05),高、中剂量组可降低酒精灌胃后2 h、3 h时间点血乙醇含量(p<0.05);与模型组比较,急慢性酒精肝损伤模型各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血清AST、ALT活性(p<0.05),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中,各剂量组肝组织SOD、GSH水平上升(p<0.05),MDA水平下降(p<0.05),而在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肝组织中,低剂量组(LD)的SOD、GSH及MDA水平没有统计学差异;病理切片观察可见,急慢性酒精肝损伤模型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显著改善肝组织因乙醇而导致的肝损伤,并且高、中剂量组效果较好。本研究表明解酒护肝饮可显著延长醉酒时间,缩短醒酒时间,降低血乙醇的含量,对酒精诱导的肝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96.
基于核基因ITS序列研究中国4种野生扁桃: 新疆野扁桃(Amygdalus ledebouriana)、蒙古扁桃(A. mongolica)、长柄扁桃(A. pedunculata)和西康扁桃(A. tangutica)的系统发育关系和物种分化, 为4种植物的遗传与演化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利用单倍型网络和主坐标分析揭示单倍型的聚类关系; 利用最大似然树和贝叶斯系统树分析单倍型的系统发育关系; 利用R语言“ecospat”包分析4种扁桃的生态位分化及其环境驱动因子。4种扁桃ITS1-ITS4片段总长为634 bp, 鉴别出27个核苷酸变异位点, 共定义了28个单倍型。4种扁桃种间最小遗传距离均大于种内最大遗传距离, 种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4种扁桃的单倍型聚为两支: 新疆野扁桃、蒙古扁桃和西康扁桃聚为一支, 长柄扁桃为另一支; 单倍型网络和主坐标分析揭示的单倍型聚类关系与系统树一致。西康扁桃与蒙古扁桃、与长柄扁桃之间均表现出了显著的生态位分化, 最暖月最高气温、年平均气温、最冷月最低气温和最暖季降水量是驱动物种生态位分化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597.
目的:观察电休克对大鼠空间记忆和海马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活性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电休克组和伪电休克组,每组12只。电休克组每天给予电痉挛刺激,伪电休克组每天给予假电痉挛刺激,共10天;第11天用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然后每组大鼠再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只。一组于学习后1小时处死取海马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ERK活性,另一组于48小时后行水迷宫空间位置探寻实验检测大鼠的存储记忆。结果:电休克组的潜伏期显著长于伪电休克组(P0.01)。电休克组在隐匿平台周围区域/相反区域的搜寻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伪电休克组在隐匿平台周围区域/相反区域的搜寻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电休克组海马p-ERK活性较伪电休克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电休克可导致大鼠显著空间记忆障碍,海马p-ERK活性的降低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98.
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诊断早期胃癌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应用SELDI蛋白质芯片检测胃癌患者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筛选候选肿瘤标志物以建立诊断模型。方法:表面加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及其配套蛋白质芯片检测34例胃癌患者(Ⅰ/Ⅱ期12例与Ⅲ/Ⅳ期22例)和30例健康人的血清蛋白质组图谱,运用判别分析处理数据筛选标志物并建立诊断模型。结果:2046m/z、1179m/z、1817m/z、1752m/z和1588m/z等5个蛋白质峰组合所构建的诊断模型能达到鉴别胃癌患者和健康人的最佳诊断效果,特异度94.1%(32/34),灵敏度93.3%(28/30)。单个4665m/z蛋白质峰诊断模型可达到鉴别Ⅰ/Ⅱ期与Ⅲ/Ⅳ期胃癌效果,其特异度91.6%(11/12),灵敏度95.4%(21/22)。结论:该方法在胃癌的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方面具有一定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99.
离子交换法分离D-天冬氨酸和L-丙氨酸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离子交换法分离D-天冬氨酸和L-丙氨酸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综合考虑树脂对D-天冬氨酸和L-丙氨酸的吸附容量及相对选择系数,选择了一种适合该体系分离的树脂—XH-1,并对吸附条件及洗脱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今后工业应用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00.
遮荫对紫叶李幼苗叶片色素含量及光合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露地栽培的1年生紫叶李和绿叶李为试材,研究了全光照(CK)、中度遮荫(透光率为43%)、重度遮荫(透光率为27%)处理下叶片色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夏季,各处理紫叶李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随遮荫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花色素苷含量、花色素苷含量/叶绿素含量比值降低;在秋季,各处理紫叶李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而花色素苷含量、花色素苷含量/叶绿素含量比值则先降低后升高.在夏秋两季,紫叶李3种色素含量均高于绿叶李,全光照下的紫叶李叶片花色素苷含量、花色素苷含量/叶绿素含量比值及净光合速率日积分值均高于遮荫处理.紫叶李具备一定的喜光性,全光照环境有利于其彩色的呈现和光合性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