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侯楠  朱力 《生物磁学》2011,(2):381-383
去细胞基质在组织工程及再生医学的大量应用为解决组织器官的修复和重建等难题带来了希望。去细胞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化学处理法、物理处理法及酶学处理法,且已经应用于组织工程及再生医学的各个方面。本文总结并分类目前常用的去细胞方法及其在组织工程各方面的应用,对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去细胞方法及其在组织工程及再生医学中的应用进行回顾总结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利用微生物体内合成肺炎克雷伯氏菌 (Klebsiella pneumoniae,Kp) 多糖结合疫苗并研究其保护效果。通过敲除Kp O抗原连接酶基因waaL阻断其LPS合成,再向缺失株中导入糖基工程载体,使细菌能够在体内合成糖蛋白,并将该糖蛋白免疫小鼠后评价其保护效果。结果表明,在构建的 Kp waaL缺失株中导入糖基工程载体后,底物蛋白重组霍乱毒素B亚单位rCTB (Recombinant cholera toxin B subunit) 能够被O糖化,从而得到糖蛋白;动物实验结果显示该疫苗能刺激小鼠产生较高的抗体效价,试验组小鼠攻毒后一周存活率可达75%。这种生物合成方法制备的多糖结合疫苗有望成为针对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新型候选疫苗。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空肠弯曲杆菌NCTC11168菌株中筛选糖蛋白.[方法]本实验基于凝集素-糖蛋白特异结合的特性,先用免疫印迹的方法确定空肠弯曲杆菌内糖蛋白能与凝集素SBA特异结合,再用包被有凝集素SBA的磁珠捕获样品中的潜在糖蛋白,通过N-乙酰半乳糖胺竞争性洗脱及双向电泳分离,最后利用串联质谱鉴定捕获的糖蛋白.[结果]质谱分析共鉴定到22种空肠弯曲杆菌蛋白,其中至少5种为已报道糖蛋白,包括Cj0633在内的17种为迄今为止未知的潜在糖蛋白.[结论]这种糖蛋白筛选策略可用于细菌糖蛋白的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14.
病原细菌多糖疫苗和多糖结合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许多病原细菌中,荚膜多糖和O抗原多糖能够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因此利用病原细菌的多糖制成的疫苗能有效预防传染病,同时避免了病原细菌耐药性的出现。此类疫苗包括多糖疫苗和多糖结合疫苗。细菌体内糖基化的发现,使得利用生物法生产多糖结合疫苗成了多糖结合疫苗生产的热门方向。我们简要综述了多糖疫苗和多糖结合疫苗在研究和应用方面的主要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志贺菌毒力大质粒大片段缺失突变体库。方法:首先利用λ-Red重组系统构建弗氏2a志贺菌301株毒力大质粒特定位点缺失株,再在距离此位点20 kb处缺失另一突变位点,最后根据重组酶识别远端FRT位点的特性,将两个远端FRT位点之间的DNA序列全部缺失。结果:敲除了毒力大质粒24 kb的DNA序列。结论:利用λ-Red重组系统及FLP-FRT位点特异性识别重组系统可以对志贺菌毒力大质粒逐步进行大片段的敲除,构建大质粒大片段缺失突变体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炭疽芽胞杆菌假想S-层蛋白SLP缺失突变体,以进行后续SLP的功能研究,为炭疽芽孢杆菌重要基因功能的研究建立技术平台。方法:利用PCR技术,分别扩增得到目的基因的上游同源臂(slp-F)和下游同源臂(slp-R),将抗性基因(S)和上、下游同源臂先后连入穿梭质粒pKSV7,构建打靶载体pKSV7-FSR,经去甲基化后,电转化入炭疽芽胞杆菌A16R,通过同源重组敲除slp基因,并通过DNA测序和Western blot实验验证;对野生株和突变株37℃时的生长曲线及生化反应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分别从D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证实slp基因被成功敲除;突变株对数期生长较快,衰退较慢,与野生株的生化反应差异不明显。结论:获得了炭疽芽胞杆菌假想S-层蛋白SLP缺失突变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鉴定与福氏2a志贺氏菌2457T株ArgT相互作用的蛋白,以进一步研究ArgT在福氏2a志贺氏菌致病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将ArgT与GST融合表达,通过体外GST沉降实验和MALDI-TOF MS技术,筛选并鉴定与福氏2a志贺氏菌2457T株ArgT相互作用的蛋白。结果:筛选并鉴定到与福氏2a志贺氏菌2457TArgT相互作用的蛋白OmpR。结论:OmpR与ArgT存在体外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肺癌患者与肺部良性结节病人血浆外泌体中蛋白质组的差异。方法:收集肺癌与肺部良性结节病人的术前血浆,随机选取肺腺癌病人血浆15例、肺鳞癌病人血浆10例作为实验组,肺部良性结节病人血浆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超速离心法分离得到外泌体,定量质谱鉴定分析肺癌病人与肺部良性结节病人血浆外泌体蛋白质表达的差异性,SDS-PAGE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验提取到的蛋白质。结果:共检测到血浆外泌体蛋白质253个,并初步确定其中18个在肺癌病人血浆外泌体中表达上调,8个在肺癌病人血浆外泌体中表达下调,免疫印迹法验证了上调蛋白质中的补体蛋白C4a。结论:鉴定出26个外泌体差异表达蛋白质,为肺癌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候选分子。  相似文献   
19.
蛋白质组学在细菌应激反应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外部生存环境发生变化时,细菌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应激反应。利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结合生物质谱鉴定的方法对细菌蛋白表达谱变化进行研究,是细菌转录谱变化研究的深入和扩展,是细菌应激反应研究中的新热点。综述了蛋白质组学在细菌应激反应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20.
肉毒毒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肉毒毒素是肉毒梭菌产生的一种神经毒素,能够通过抑制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释放而引起肌肉麻痹.肉毒毒素在培养液中以复合物形式存在,其中的毒性组分由3个非同源性结构域组成,是一种新型的金属蛋白酶.不同血清型的肉毒毒素能够特异性地作用于不同底物,这些底物在神经细胞的胞外分泌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肉毒毒素在胞吞胞吐机制的研究以及临床医学应用方面具有宝贵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