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71篇 |
免费 | 135篇 |
国内免费 | 570篇 |
专业分类
187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31篇 |
2022年 | 61篇 |
2021年 | 64篇 |
2020年 | 49篇 |
2019年 | 65篇 |
2018年 | 62篇 |
2017年 | 40篇 |
2016年 | 41篇 |
2015年 | 66篇 |
2014年 | 61篇 |
2013年 | 65篇 |
2012年 | 70篇 |
2011年 | 89篇 |
2010年 | 75篇 |
2009年 | 69篇 |
2008年 | 66篇 |
2007年 | 73篇 |
2006年 | 67篇 |
2005年 | 71篇 |
2004年 | 67篇 |
2003年 | 55篇 |
2002年 | 43篇 |
2001年 | 48篇 |
2000年 | 38篇 |
1999年 | 45篇 |
1998年 | 27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30篇 |
1992年 | 17篇 |
1991年 | 28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15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13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8篇 |
1979年 | 7篇 |
1978年 | 4篇 |
1962年 | 3篇 |
1959年 | 4篇 |
1957年 | 5篇 |
1953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确认茜素络合物对鲫(Carassius auratus)耳石进行有效标记的可行性,以便为鲫甚至其他鲤科鱼类标志放流技术的开发及效果评估提供一定的借鉴,本研究以孵出后90 d的鲫幼鱼为研究对象,设置单一浓度(100 mg/L)的茜素络合物浸泡标记5 d,分析茜素络合物在耳石上的沉积情况以及不同耳石在不同后续饲养天数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矢耳石、微耳石和星耳石上在可见光、绿色和蓝色激发光下都检测到了良好的茜素络合物标记环,标记率和存活率均为100%。但不同耳石的茜素络合物标记效果不同,荧光下,星耳石的标记效果最显著,微耳石次之;可见光下,微耳石的标记效果最好,星耳石次之。随着后续饲养天数的延长,可见光下标记逐渐减弱,至20 d时基本消失,而在绿色和蓝色激光下标记环荧光强度无减弱迹象,能长久保持,且在蓝色激发光下标记环更易被观测到。上述结果结合鲫生长、存活和行为正常等情况综合显示,在100 mg/L茜素络合物溶液中浸泡标记鲫幼鱼5 d,其耳石可以获得满意的标记效果。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慢性睡眠障碍对大鼠颞下颌关节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多平台法(MMPM)建立睡眠剥夺模型,将9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n=30),分别为小平台组、网格组和对照组。小平台组和网格组大鼠接受每天18 h的睡眠剥夺和6 h间歇期(10:00—16:00),间歇期大鼠正常笼养。实验第7、14和21天时分别行动物行为学观察、旷场试验和动物血浆检测,并通过HE染色和扫描电镜观察颞下颌关节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和网格组相比,小平台组大鼠血清促肾上腺激素(ACTH)和皮质醇(CORT)水平均增高(P<0.05),髁突软骨HE染色显示软骨细胞层次及厚度改变;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关节盘表面纤维排列松散。结论:慢性睡眠障碍可能导致颞下颌关节微结构发生病理性改变。 相似文献
63.
1.通过小孢子有丝分裂而形成的生殖细胞,在发育过程中有一系列的包括位移和变形的变化。最后生殖细胞变为纺锤体,准备另一次有丝分裂。在此时期,生殖细胞是裸露的,它只有自己的质膜和被营养细胞的质膜包围。生殖细胞的大部分为明显的椭圆形的核所占据,具高度凝集的染色质。在生殖细胞薄层的细胞质中,除核糖体外,所有的细胞器比营养细胞质中的明显的少,而且小。微管也能在纺锤形的生殖细胞的细胞质中看到,它们的排列方向是和细胞的长轴平行的。在生殖细胞中没有造粉质体。2.当生殖细胞已移位并和营养细胞再次紧密靠近后,它开始分裂。由生殖细胞分裂所形成的精细胞及其发育包括下列主要的变化:精细胞的形状由圆球形变为椭圆形,最后变为具尾延长的细胞。与此同时,细胞质的分布逐渐集中到精细胞的一端,形成细胞质的延伸,构成所谓的精细胞的尾部。有更多的细胞器,特别是线粒体集中在尾部。从生殖细胞分裂刚形成的精细胞是裸露的,所包围的质膜是不连续的。除精细胞的质膜之外,为营养细胞的质膜所包围,在后来的发育时期此双质膜变为连续的,并在一个极短的时期有壁物质——胼胝质沉积在质膜之间的空间。但在此时期之后细胞壁变为不连续的,壁物质明显降低。对生殖细胞分裂前的位置及精细胞发育中形态变化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4.
65.
小孢子分裂的末期产生的成膜体,经离心的扩展后形成一个与内壁连结的细胞板,而后形成分隔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的壁。由于胞质分裂高度的不均等性,形成大小悬殊的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在初期的生殖细胞和营养细胞的细胞质中,细胞器是没有差异的,包括线粒体、质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核糖体。只有在胞质分裂初期看到微管。生殖细胞形成后,进一步的发育是逐渐脱离花粉粒的壁而成为游离的细胞,浸没在营养细胞的细胞质中。与此同时壁物质消失,变为一个被二层质膜所包围的裸细胞。当生殖细胞发育至游离的裸细胞时期,与营养细胞比较,显示明显的异质性,表现为生殖细胞中的质体不发育或退化,其它细胞器没有什么变化。相反,营养细胞中的质体和线粒体在数量上和大小上显著增长,在质体中迅速积累淀粉。对小麦生殖细胞暂时出现细胞壁的意义以及和营养细胞的异质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6.
为了分析甘南牦牛(Bos grunniens)肌肉萎缩盒蛋白32(F-box protein 32,FBXO32)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位点,以及基因型与胴体和肉质性状间的相关性,本研究以593头甘南牦牛为研究对象,采用混池测序和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c PCR, KASP)技术,检测了甘南牦牛FBXO32基因突变位点及基因型,分析了基因型与甘南牦牛胴体及肉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从甘南牦牛FBXO32基因检测到7个SNP位点,分别是位于5′UTR区的SNP1(g.267A>C)、外显子1区的SNP2(g.326G>T)、外显子8区的SNP3(g.31231G>C),以及3′UTR区的SNP4(g.31352G>A)、 SNP5(g.31424C>T)、 SNP6(g.31503A>C)和SNP7(g.31504A>G)。其中,SNP1、 SNP4、 SNP5、 SNP6与肌肉嫩度显著相关(P<0.05), ... 相似文献
67.
猪胸腺激素对淋巴细胞DNA复制和转录的刺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腺激素可促进T细胞成熟分化,调节免疫细胞功能,因而在免疫中起重要作用。T细胞在成熟过程中,将出现Lyt 1,2,3及绵羊红血球受体等表面标志和TDT。本研究以~3H-TdR和~3H-Leu掺入试验观察猪胸腺激素PTH和DNA复制及蛋白质合成的关系,以玫瑰花结及TDT为标志研究PTH在T细胞成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8.
为了研究饥饿处理对鳙鱼肌肉品质的影响,在水温(21.5±1)℃条件下研究了循环水养殖系统中饥饿0 (S0)、5 d (S5)、10 d (S10)、15 d (S15)、20 d (S20)和25 d (S25)对商品规格鳙鱼(平均体质量(1 396.61±87.55) g)形态学、肌肉生化组成、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随饥饿时间延长,肥满度、脏体比和肝体比呈逐渐降低趋势,肌肉组织中水分和灰分则呈现逐渐升高趋势,粗蛋白和粗脂肪百分含量随饥饿时间延续而降低;S25组组氨酸含量与S0组相比降低17.73%,S25组脯氨酸含量比S0组升高53.81%,组间差异显著;饥饿造成脂肪酸含量降低,与S0组相比S25组SFA降幅58.16%,MUFA降幅79.29%,PUFA降幅28.93%。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饥饿处理程序可以有效提升鳙鱼肌肉品质。 相似文献
69.
70.
以切花菊品种‘神马’(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cv.‘Jingba’)为试材,设计红光(R:660±10 nm)与远红光(FR:730±10 nm)比值(R/FR)为0.5、2.5、4.5、6.5的LED照光处理,研究不同R/FR处理对菊花花芽分化进程、相对发育速率及花径的影响.结果表明:R/FR=6.5处理的菊花完成花芽分化进程所需时间最短,比R/FR=0.5处理下的菊花缩短了34 d.R/FR越大,菊花花芽分化的相对发育速率越大,完成花芽分化时,R/FR=6.5相对发育速率为R/FR=0.5的2倍.与花芽分化趋势一致,不同光质处理下的花径由大到小的R/FR顺序为:6.5>4.5>2.5>0.5.本研究表明,R/FR=6.5能够显著促进菊花花芽分化进程和花径的生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