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本文统计了我院1992年1月~1996年12月的肝硬化病人伴发的顽固性腹膜炎69例。引起腹膜炎的原因除自发性外另有16例系肝外因素引起,现分析如下:1资料1116例肝硬化伴顽固性腹膜炎均系住院患者,除12例首次住院外,还有4例因病情不好转而第二、三...  相似文献   
52.
53.
为研究不同农林废弃物混合基质对崖柏扦插育苗的影响,筛选可替代草炭、成本低廉的环保型育苗基质,配制草炭+蛭石+珍珠岩(T1)、食用菌菌渣+蛭石+珍珠岩(T2)、炭化稻壳+蛭石+珍珠岩(T3)、食用菌菌渣+炉渣+锯末(T4)和炭化稻壳+食用菌菌渣+炉渣(T5)5种混合基质,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综合评价不同混合基质的优劣。结果表明:T3容重最低,其次是T2,二者与其他混合基质差异显著;T2的非毛管孔隙度显著大于T1,毛管孔隙度低于T1,总孔隙度低于T3;T2的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基质含水量和pH最高,且与其他混合基质的大多数化学指标差异显著。不同混合基质的插穗生根率和生长发育指标的隶属函数值表现为T2>T3>T1>T5  相似文献   
54.
两种中国特有松属植物核型的研究兼论松属的系统位置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相似文献   
55.
56.
20 0 2年 8月 4日在哥伦比亚大学亚利桑那生物圈 2号 (BioSphere_2 )会议室 ,部分参加美国生态学会年会ESA0 2 (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桑市 )的中华海外生态学者 ,对中国北部的沙尘暴 (Duststorm)问题展开了研讨。会议由中华海外生态学者协会SinoEco主  相似文献   
57.
58.
‘火州黑玉’葡萄杂交后代果实性状遗传倾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火州黑玉’葡萄果实性状遗传规律,2013~2014年,对‘火州黑玉’为母本的3个组合198个杂交后代的果实性状(包括核性、果色、香味、质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粒重和果粒形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后代中胚败育型株系占77.3%,有香味株系仅1个;杂交后代的果色、质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粒重、果形指数呈现数量遗传性状且连续广泛分离;果粒表现无核、深果色、脆肉、小粒、圆形等性状具有遗传倾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遗传较复杂。研究认为,‘火州黑玉’葡萄能将无核、深果色、脆质地、圆果形等性状以很强优势传递给F1代,但很难出现有香味株系;果粒呈变小趋势,但存在有选择大果型株系的潜力。  相似文献   
59.
子宫内膜癌是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蛋白质的乙酰化修饰与肿瘤和代谢疾病的发生均有密切联系。乙酰转移酶和去乙酰化酶共同维持乙酰化水平的平衡状态,一旦平衡因细胞内外环境刺激而打破,直接导致癌症(如子宫内膜癌)发生。缺乏孕激素抵抗的过量雌激素和以胰岛素抵抗为核心的代谢综合征是子宫内膜癌的两大易感因素,乙酰化修饰对二者的影响,间接引起子宫内膜癌发生。  相似文献   
60.
低龄婴幼儿龋(Earlychildhoodcaries,ECC)发生、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多种微生物共同参与的复杂过程。因此、了解儿童口腔内致龋微生物的种类及其与龋病的相关关系,对预防和治疗儿童龋病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就ECC相关致龋菌及菌斑生物膜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