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6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在毕赤酵母中表达新疆家蚕抗菌肽基因(Cecropin-XJ)并检测其活性.方法:根据作者实验室已克隆获得的新疆家蚕抗菌肽(Cecropin-XJ)基因设计引物,通过PCR方法扩增Cecropin-XJ,将PCR产物和表达载体pPIC9K用EcoR Ⅰ及Not Ⅰ双酶切,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PIC9K-(Cecropin-XJ),酶切及测序正确后,电转化到毕赤酵母GS115,对分泌表达的重组蛋白进行活性检测.结果:PCR扩增获得192 bp Cecropin-XJ,成功构建pPIC9K-Cecropin-XJ,优化诱导条件证明在pH 6的BMMY培养液中,0.5%甲醇诱导约48h后,获得的表达产物活性较强,对多种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具有抗菌活性,在100℃条件下,其活性可维持100min以上.结论:新疆家蚕抗菌肽在毕赤酵母中分泌表达,为大规模发酵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及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在兔颈总动脉内膜损伤后对血管壁变化及外周血中CD34+细胞含量的影响。方法:雄性新西兰大白兔48只,随机均分为:单纯损伤组,辛伐他汀组,rhG—CSF组及辛伐他汀和rhG—CSF联合组(简称联合组),建立兔左颈总动脉内膜球囊导管损伤模型,术后给予辛伐他汀(10mg/kg/d经胃灌入)及rhG.CSF(100μg/a皮下注射)干预治疗,每组分别于术前1d、术后7d、14d、21d、28d抽取静脉血2ml,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CD34+细胞含量;4周后处死所有动物取损伤段血管,弹力纤维染色,计算内膜厚度、中膜厚度、管腔面积(S)、内膜面积(si)、中膜面积(Sm)TLSi/Sm比值评价血管再狭窄程度。结果:①术前4组之间相比外周血CD34+细胞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7d时各组外周血CD34+细胞含量最高,后逐渐下降,28d较低,但仍高于术前含量;rhG—CSF组及联合组与对照组相比外周血CD34+细胞明显增多(P〈O.01,P〈0.01);术后7d、14天时辛伐他汀组与单纯损伤组相比外周血cD34+细胞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21d、28天时辛伐他汀组与单纯损伤组相比外周血CD34+细胞有显著差异(P〈0.05)。②与单纯损伤组相比辛伐他汀组、rhG—CSF组及联合组Si/Sm比值明显减小(P〈0.05);辛伐他汀组和rhG—CSF组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联合组分别与辛伐他汀组、rhG-CSF组比较血管内膜增生更少,具有显著性(P〈0.01,P〈0.01),结论:本实验研究发现辛伐他汀可促进损伤内膜修复及预防血管再狭窄,长期服用可以增加外周血CD34+细胞;rhG—CSF可明显增加外周血CD34+细胞及预防血管在狭窄;辛伐他汀与rhG—CSF联合用药可明显增加外周血CD34+细胞、加速内皮修复与预防再狭窄,较单一用药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8例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并与120例西医治疗的患者进行疗效对照。结果:中西医结合组与对照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1.3%和22.5%、97.8%和71.7%,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都没有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4.
运用树木年轮气候学方法,研究近40年河北坝上地区健康和衰退小叶杨人工林径向生长对气候响应敏感性差异,揭示健康和衰退杨树生长与气候关系的时间变异规律。结果表明:(1)衰退杨树径向生长对温度、降水等气候因素响应较健康杨树敏感。衰退杨树年表中的气候信号较强,与当年生长季(4、8-10月)的气温因素呈显著负相关,与上一年休眠期(9月-当年1月)和当年生长季(7月)的降水和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健康杨树年表中气候信号较弱,主要与上一年冬季(12月)和当年生长季(4月)的气温因素呈显著负相关,与上一年生长末期(8-11月)降水和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2)从各年表与帕默尔干旱指数(PDSI)的响应强度来看,衰退杨树生长更易受夏季干旱胁迫影响。衰退杨树年表与上一年9月-当年3月、6-10月的PDSI呈显著正相关,而健康杨树径向生长与PDSI呈弱的正相关。(3)1975-2017年间,随气温升高,健康和衰退杨树生长对温度的敏感性下降;健康杨树生长对降水和PDSI的敏感性较为稳定,适应能力强,而衰退杨树生长对降水和PDSI的敏感性增强,适应能力变弱。综上所述,干旱胁迫是限制衰退杨树生长的主要因素,而健康杨树生长受气候影响较弱,能适应当地气候条件。衰退杨树对气候变化响应较健康杨树明显,在气候变暖背景下,衰退杨树生长的气候限制因子由温度转变为水分,导致河北坝上地区遭受干旱灾害时发生退化的趋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85.
86.
昆虫抗菌肽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克隆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抗菌肽基因,进行原核表达和活性检测,为昆虫抗菌肽推广应用奠定一定基础.根据GenBank公布的黄粉虫抗菌肽序列设计特异引物,以RT-PCR法从黄粉虫体内克隆了抗菌肽基因TmAMP3,将其亚克隆至pET-30a表达载体中,转化到大肠杆菌Escheric...  相似文献   
87.
88.
目的研究维吾尔族及汉族乳腺癌患者BRCA1基因突变及P53蛋白的表达。方法选取70例维吾尔族和40例汉族乳腺癌根治标本,对照组为32例维汉族乳腺良性病变(纤维腺病及纤维腺瘤)及乳腺癌旁非癌组织;运用PCR-SSCP和DNA序列测定的方法检测BRCA1基因突变及Evision二步法检测P53蛋白的表达。结果(1)110例维吾尔族及汉族乳腺癌中发现BRCA1突变的14个新位点。(2)110例维吾尔族及汉族乳腺癌BRCA1的突变率为10%,其中22例维吾尔族早发性乳腺癌(≤35岁)BRCA1突变率为31.82%,高于维吾尔族晚发性乳腺癌(P<0.01)。(3)110例维吾尔族及汉族乳腺癌中发现11例BRCA1基因核苷酸多态性位点。(4)BRCA1基因突变相关性乳腺癌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其淋巴结转移率高于对照组,其发病年龄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BRCA1基因突变与新疆维吾尔族早发性乳腺癌密切相关,且BRCA1突变相关性乳腺癌具有P53阳性率高、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淋巴结转移率高的趋势,这些特点有可能为基因检测前的筛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9.
目的:对天山瓦韦总黄酮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方法:以芦丁为标样,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溶剂和不同时间条件下的总黄酮含量。结果:天山瓦韦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最佳条件为:75%的乙醇,抽提3.5h,总黄酮含量为3.20%。  相似文献   
90.
伊犁河流域红果小檗资源分布与形态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红果小檗(Berberis nummularia Bge.)系小檗科(Berberidaceae)小檗属(Berberis L.)植物,是新疆及中亚地区特有的植物物种之一.对伊犁河流域的药食兼用植物红果小檗(Berberis nummularia Bge.)的资源分布、形态特征、生态条件、繁殖特征及人工栽培等进行了综合调查、对植物各部位标本采集及采样分析研究,并对其药用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观赏价值、资源开发及保护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地探讨,为民族药的发掘和整理、丰富中华民族中药宝库以及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可持续性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