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采用化学衍生和溶剂结晶法,建立起一条从植物甾醇混合组分分离豆甾醇的技术途径。通过对植物甾醇的乙酰化,溴化-脱溴和皂化反应,并结合相应试样的重结晶操作以分离豆甾醇。利用此方法从植物甾醇混合组分分离豆甾醇,其产率为6.9%,回收率45.7%,具有生物工业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2.
我国海岸带污染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3.
道路生态学中的景观生态问题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汪自书  曾辉  魏建兵 《生态学杂志》2007,26(10):1665-1670
道路具有重要的景观生态影响,是道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综述了道路生态学的研究历程和概况,从基础理论研究、道路对生物和理化环境的影响、道路与景观格局以及道路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4个方面论述了目前道路生态学中景观生态问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并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概括了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法,即生物调查、道路缓冲区/影响区分析、叠图分析和综合分析。提出中国道路生态学中景观生态问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热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4.
景观空间动态模型研究现状和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2  
分析了景观空间动态模型研究的现状及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论文重点介绍了随机景观模型、邻域规则模型和景观过程模型(包括渗透模型、个体行为模型和空间生态系统模型)3类景观空间模型的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对这些模型途径进行完善的有关工作,并从确证性分析、有效性分析与敏感性分析等3个方面阐述了模型检验技术的发展现状。最后,总结了未来景观空间动态模型发展中应重点解决的主要问题,即模型算法的优化、尺度转换、模型的复杂化与简化、模型检验与评价,通用模型的建立以及传统模型与社会经济因素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65.
Artemia is not only valuable for aquaculture but also exhibits unique biological characters. In this study, based on the silkworm Bmdsx gene, a pair of primers was designed. After amplification with these primers, a DNA fragment Apdsx900 from parthenogenesis Artemia genomic DNA was obtained. The following Southern blotting and FISH analysis also proved the fragment was specific for Gahai parthenogenesis Artemia genome. To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parthenogenesis genome specific DNA fragments. Apdsxg00 shares little similarity with the silkworm Bmdsx gene. [Acta Zoologica Sinica 50 (3): 470-474, 2004].  相似文献   
66.
卧龙自然保护区人为活动对景观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曾辉  孔宁宁  李书娟 《生态学报》2001,21(12):1994-2001
利用遥感景观制图,在确定不同人为影响发生源的显著影响范围后,分析了卧龙自然保护区人为活动对景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电站、居民点和道路三种人为影响发生源中,水电站的修建对周围景观结构的一次性改造效果最显著,居民点属中等强度的持续性影响类型,道路的影响程度最小。人为活动使人为影响景观典型地段(200m缓冲区)的林地覆盖率减小15%-40%,灌丛和裸地面积比重增加15%-50%。在居民点点和水电站周围,景观结构变化证明人为影响作用呈明显的梯度衰减,600m半径缓冲区范围内为典型人为影响区域,600-1200m区间为人为影响景观与自然景观的过渡区域,其余地区属自然因素控制的自然景观。与水电站和居民点相比,道路两侧景观结构的梯度变化特征不甚明显,显示出其对景观结构的影响程度小于居民点和水电站。  相似文献   
67.
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变化分级的深圳市植被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深圳市1988和2003年的TM遥感数据及2004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资料,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变化分级方法对深圳市植被覆盖变化及与其相关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子之间的响应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88—2003年间,快速城市化过程对深圳地区地表植被没有产生整体性影响,但平原台地地区的植被退化较明显;深圳市局部地区生态退化的主要原因是建设用地侵占林地和园地、海拔100 m以上区域林地向园地的转移、以及部分建设用地绿化率过低.今后深圳市植被保护和建设工作的重点主要包括:强化植被保护和恢复工作;尽可能避免建设用地侵占林地和园地等植被覆盖较好的区域;尽快纠正海拔100 m以上不合理的园地建设行为;强化城市内部的绿地建设.NDVI指数变化分级方法是揭示大尺度区域植被宏观变化趋势的有效方法,可有效避免数据噪声对NDVI指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68.
利用多时段景观遥感制图信息和景观格局研究方法,对深圳市龙华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镇建成区和新开发区两种建设用地类型的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类型研究期间斑块数量、平均面积大幅度增加,碎裂化程度不断降低;建成区增长主要有大型居民点持续扩张和独立小斑块不断产生两种模式,开发区建设的高峰时期是1990~1994年;受地形和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建成区一直表现出显著宏观异质性分布特征,但孔隙度水平不断降低,中小尺度的分布差异仍然比较明显;新开发区受与建成区相同的约束条件限制,同样表现为宏观异质性特征,空间不均匀分布的表现尺度大于建成区.工作区内因城建用地快速膨胀引起的各种生态问题急需通过土利用政策的调整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69.
利用多时段景观遥感制图信息和景观格局研究方法,对深圳市龙华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镇建成区和新开发区两种建设用地类型的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类型研究期间斑块数量、平均面积大幅度增加,碎裂化程度不断降低;建成区增长主要有大型居民点持续扩张和独立小斑块不断产生两种模式。开发区建设的高峰时期是1990-1994年;受地形和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建成区一直表现出显著宏观异质性分布特征,但孔  相似文献   
70.
秦佩恒  武剑峰  刘雅琴  曾辉 《生态学报》2006,26(11):3796-3803
以深圳市宝安区为工作区,利用基于1988,2003年期间的3景TM卫星影像数据得到的景观分类制图和DEM、道路等GIS数据,通过构建一个涵盖高程、道路和建设用地密度影响的综合可达性评估指数,研究了工作区内景观可达性动态特征及其对林地植被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内工作区景观整体可达性程度显著提高,低水平可达性区域面积比重显著下降,中、高水平可达性区域面积比重普遍提高;(2)全区林地面积比重下降了10%以上,低水平可达性区域内林地比重受建设用地扩张影响持续下降,中、高水平可达性区间的林地面积比重则因城市生态建设工作逐步受到重视而呈先降后升的变化格局,表明快速城市化地区林地动态变化不仅受道路、高程及建设用地扩展影响,政府政策性调控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