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5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5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91.
692.
研究了某焦化废水处理厂接触氧化池中降酚菌群的苯酚羟化酶大亚基基因(the largest subunit of the multi-component phenol hydroxylase,LmPH)的多样性。通过温度梯度凝胶电泳(temperature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TGGE)对比分析了氧化池4个区段(O1-O4)中降酚菌群LmPH的组成。它们的TGGE图谱完全一样、相似性为100%,表明该处理池中不同区段的降酚菌群的功能基因组成是高度相似的。以O4段的菌群为代表建立LmPH基因克隆文库,从中挑选了49个克隆测序。依据LmPH基因的DNA序列所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的归为一类的原则,49个克隆被分为16种类型,其中优势LmPH基因主要有5种类型(多于4个克隆),而另外11种类型都只有1个克隆。与已知基因同源性超过90%的有7种类型,低于80%的有2种类型。基于氨基酸序列的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LmPH文库中绝大部分的类型都属于低亲和常数(low-Ks)的LmPH,占所有克隆的92%。只有一个类型属于高亲和常数(high-Ks)的。因此,处理焦化废水的工业装置中不仅具有丰富多样的苯酚羟化酶基因类型,而且以编码低亲和常数的占优势地位,而过去报道的通过富集培养分离得到的降酚菌则多带有高亲和常数的酶。这提示我们传统的富集培养方法并不能筛选到生态环境中的真正优势功能菌。  相似文献   
693.
海南捕鸟蛛毒素_IV(HNTX-IV)是从我国海南捕鸟蛛粗毒中分离出的一种TTX-敏感型的钠离子通道阻断剂 ,由 3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含 3对二硫键。为了研究HNTX-IV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用芴甲氧羰基 (Fomc)固相多肽合成方法合成了用丙氨酸 (Ala)替代HNTX-IV第 12位丝氨酸 (Ser12 )的突变体S12A_HNTX_IV和替代第 29位精氨酸 (Arg29)的突变体R29A-HNTX-IV。合成的突变体经谷胱甘肽法氧化复性和纯化后 ,分别用MALDI-TOF质谱进行分子量鉴定 ,用一维核磁共振波谱法分析空间结构的变化 ,膜片钳电生理方法分析生物学活性。结果表明 ,Ser12和Arg29被Ala突变后没有明显影响分子的空间结构 ,S12A-HNTX-IV的生物学活性与天然HNTX-IV的相近 ,提示Ser12与HNTX-IV的生物学活性无关或关系不大 ;而R29A-HNTX-IV的生物学活性下降了155倍 ,说明Arg29是与HNTX-IV生物学活性相关的关键残基之一。推测R29A-HNTX-IV活性的降低是由于Ala替代Arg后改变了HNTX-IV与受体作用的位点,而不是由于毒素分子整体空间结构变化所致。  相似文献   
694.
中国天山花楸适生区预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对物种分布的影响是生物地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以我国新疆民族药用植物天山花楸为研究对象, 基于69条分布记录和筛选后的7个环境变量, 利用Maxent模型对该物种当前和未来的适生分布区进行预测, 综合应用气候变量的贡献率及置换重要值比较、刀切法(Jackknife)评估制约天山花楸现代分布的主要因子, 并探讨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该物种分布格局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 现代适宜分布区主要集中在新疆西北部、青海东部、甘肃中部及宁夏、陕西、山西的部分区域; 影响天山花楸地理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为降水和气温, 且降水因子更重要; 未来气候变暖趋势下天山花楸适生区向高纬度地区移动。到21世纪50年代, 天山花楸适生区面积在RCP 2.6、RCP 4.5和RCP 8.5的情景下均有所增加, 到70年代时增幅有所降低, 在中、高浓度情景下减幅更大。上述研究结果对于在适生区开展天山花楸资源保护和引种栽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95.
李平川  张晓光  周玲  曾毅 《病毒学报》2004,20(3):266-269
人乳头瘤病毒6型(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6,HPV6)是尖锐湿疣的主要病因,该病的发病率近年来持续上升,是仅次于淋病的第二位性病,并且其病情顽固,易复发,治疗困难.而尖锐湿疣与HPV6感染之间是单一的因果关系,这为用疫苗预防提供了可能.实际上HPV(如16、18、6、11等型别)L1的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疫苗正在进行Ⅱ期临床试验,前景看好[1].但是现在普遍采用昆虫细胞培养系统,价格昂贵.为降低成本,同时尝试了真核表达系统甲醇营养型酵母(Pichiapastoris)和原核表达系统大肠杆菌(E.coli)两种表达系统.按照Pichia酵母的密码偏爱性重新合成HPV6-L1基因,结果在该系统仅有少量表达[2].但是发现该合成基因在E.coli中能够高效表达,而目前文献报道的HPV L1蛋白多以融合方式(与GST)在E.coli中少量表达[3].现将工作结果报道如下,并对影响蛋白表达的可能因素作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696.
蛇伤外敷散治疗蝮蛇伤患肢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熊淑英 《蛇志》2004,16(4):30-31
2002年5月~2003年9月我科对120例蝮蛇咬伤患肢肿胀应用蛇伤外敷散外敷与常规应用季德胜蛇药片研末外敷对比观察,现将结果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97.
外源核酸促核辐射鼠肠腺细胞修复的基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初步探讨外源核酸促电离辐射损伤的小鼠肠腺细胞修复的分子机理.建立BALB/c小鼠电离辐射后给予外源RNA与生理盐水治疗的6 h、12 h、24 h、4 d和8 d的模型,采集空肠组织标本后采用消减杂交基础上的LD-PCR技术,获取与受照小鼠肠腺损伤修复相关的基因克隆,对其进行全自动序列分析与GenBank检索.6 h治疗组同源性较高的序列主要为:热休克蛋白mRNA、Nmi mRNA、Dutt1蛋白mRNA、Na,K-ATPase γ亚单位mRNA等;12 h治疗组同源性较高的序列为:碱性磷酸酶mRNA、碱性磷酸酶2、glkA基因、单链复制着丝粒基因等;24 h治疗组同源性较高的序列为:抗CEA单链抗体重链可变区基因、抗DNA重链可变区基因、Ig kappa链mRNA等;4 d治疗组同源性较高的序列为:双特异性磷酸酶、端粒酶相关蛋白家族mRNA、β-GABA转运基因、紧张激活蛋白mRNA、FK506结合蛋白、Ca2+/Ca2+调蛋白依赖性基因等;8 d治疗组同源性较高的序列为:免疫球蛋白可变区基因、鼠免疫球蛋白DNA、易弯曲肽DNA、tsr glkA基因、修复蛋白A等.新发现的18个基因片段递交给GeneBank,接受号为AF240164-AF240181.结果表明:外源核酸促电离辐射损伤的小鼠肠腺修复的机理可能与一些基因、蛋白质的异常表达有关,与免疫系统的作用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698.
用30个经过筛选的随机引物对3组泥鳅雄核发育单倍体、2组大鳞副尼鳅雄核发育单倍体及其相应亲本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表明,雄核发育倍体子代与其父本的RAPD谱带相似率为97.0%-97.8%,与母本相似率为30.3%-59.5%,子代中的非亲本谱眩为0-0.029,极少母本特异谱带。这一结果说明雄性发育鱼类单倍体的遗传信息主要来自父本,且存在着个体差异,雄核发育子代存在DNA变异和母本DNA非特异带,但并非其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99.
为探讨菊茎叶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from stems and leaves of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TFCSL)抗氧化应激的活性成分,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采用HPLC建立不同批次TFCSL指纹图谱;以高浓度葡萄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建立氧化损伤模型,将丙二醛含量、乳酸脱氢酶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作为药效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度和偏最小二乘法分析其谱-效关系确定抗氧化药效物质基础;基于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探究核心靶点及作用通路。从12批次TFCSL指纹图谱中确定12个共有峰,指认其中9个化学成分;各批次总黄酮样品均可减少细胞凋亡、降低丙二醛及乳酸脱氢酶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综合2种数学模型确定峰5(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峰6(异绿原酸C)、峰7(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为抗氧化物质基础;筛选出的3个活性成分作用于抗氧化应激的33个靶点;关键靶点为TNF、CASP3、EDNRA、XDH、PTGS2、MMP2,主要涉及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AGE-RAGE信...  相似文献   
700.
将猴免疫缺陷病毒(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SIVmm239)中gag基因的衣壳蛋白部分置换成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1,HIV-1 HXBc2)的相应部分,构建出替换了衣壳蛋白基因的人/猿嵌合免疫缺陷病毒(SHIV)原病毒DNA.用此SHIV原病毒DNA转染293T细胞,细胞中能够检测到嵌合病毒基因的转录与翻译;在细胞培养液上清中亦可检测到装配出的病毒颗粒.病毒颗粒形态正常,含有基因组RNA,具有反转录酶活性,嵌合的外源衣壳蛋白能够正确剪切,形成棒状的核心.将此嵌合SHIV病毒感染MT4细胞,病毒能够吸附并进入细胞,能完成反转录过程,但不能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