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2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34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5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氮素水平对小麦幼苗叶绿体色素蛋白复合体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对小麦幼苗叶绿体色素、色素蛋白复合体含量及其光谱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1)氮素水平较低时PSⅡ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LHCⅡ在24~30 kD范围内的蛋白含量降低,不供氮时,色素蛋白复合体含量最低,而高分子量区域的蛋白组分相对较为稳定,说明氮素水平影响PSⅡ的多肽组分,而对PSⅠ多肽组分的影响相对较小。(2)室温吸收光谱分析表明,氮素水平较低时结合态色素的含量及比例发生改变,影响植物对光的吸收能力;荧光激发及发射光谱的峰值均随氮素浓度的升高而升高,说明增加施氮量时,叶绿体类囊体中受激发的色素分子数目增加,荧光强度也随之增大;叶绿体蛋白含量在16.86 mg.L-1氮素浓度时最大。  相似文献   
92.
衫木叶片蛋白质组的双向电泳技术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建立适用于杉木(Cunninghaimia lanceolata)叶片蛋白质组研究的双向电泳技术,对杉木叶片蛋白质的溶解方法、上样量、IEF及SDS-PAGE电泳等关键步骤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杉木叶片蛋白质主要分布在pH4-7范围;裂解液中含有硫脲(2mmol/L)才能较充分地溶解蛋白,DTT浓度为60mmol/L、上样量1.5mg时得到的图谱分辨率较好且蛋白斑点分布均匀、清晰,拖尾现象明显减少,平衡液Ⅱ中碘代乙酰胺浓度为450mg(15ml)-1时能提高图谱分辨率;采用与质谱兼容的考马斯亮兰进行染色,得到近700个蛋白点。  相似文献   
93.
日前,在湖北省宜昌市顺利召开了全国第三次临床医学工程专家库专家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150多位专家库人员。  相似文献   
94.
杜荻  吕永龙  陈春赐  曹天正 《生态学报》2022,42(12):4719-4728
海岸带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食物、水等丰富的物质以及文化、休闲等生态系统服务。但由于全氟化合物等污染物的排放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海岸带地区环境日益恶化、资源枯竭、极端气候灾害加剧。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海岸带水质下降、近海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群落结构变化,海岸带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全氟化合物在自然环境中难以降解,会沿食物链在生物体内累积和放大进而对人类健康造成风险。随着氟化工产业在我国的快速发展、新型全氟化合物的不断更替以及气候变化的加剧,全氟化合物对海岸带生态的影响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为了更好地服务海岸带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仍需要加快完善立法保障,在全国范围内对全氟化合物进行监测;将海洋与陆地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陆地影响和海岸带管控,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相似文献   
95.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PPP办医模式在我国已得到初步应用。通过探讨政府、公立医院与社会资本在举办医疗机构过程中不同的合作模式,总结PPP办医模式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效益和存在的风险,提出了坚持政府主导,明确政府职能定位;合理规范合作方的权利与义务,实现多方共赢的建议。  相似文献   
96.
基于Argo数据的热带大西洋大眼金枪鱼时空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热带大西洋延绳钓大眼金枪鱼适宜渔获水温的等温线时空分布,分析大眼金枪鱼适宜的垂直和水平空间分布范围,采用Argo浮标剖面温度数据,运用Kriging方法重构热带大西洋9、12、13和15℃月平均等温线场,网格化计算了12、13℃等温线深度值和温跃层下界深度差,并结合大西洋金枪鱼国际养护委员会(ICCAT)大眼金枪鱼延绳钓渔业数据,绘制了12、13℃等温线深度与月平均单位捕捞努力渔获量(CPUE)的空间叠加图,用于分析大眼金枪鱼中心渔场CPUE时空分布和高渔获率的水温等值线时空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热带大西洋大眼金枪鱼中心渔场延绳钓高渔获率的水层垂直分布在温跃层下界以下区域,在表层以下150~450 m深度.在水平空间上,12℃等温线高值CPUE出现的深度值大多小于300m,集中分布在190~260 m,深度值超过400 m几乎没有CPUE值.大眼金枪鱼水平空间分布受12℃等温线影响.13℃等温线高值CPUE出现的深度值大多小于250 m,集中分布在150~230 m,深度值超过300 m几乎没有渔获.采用频次分析和经验累积分布函数计算其适宜次表层环境因子分布:12℃等温线190~260 m;13℃等温线160~240 m;12℃深度差-10~100m;13℃深度差-40~60 m.文章初步得出热带大西洋大眼金枪鱼中心渔场适宜的水平、垂直深度值分布区间,结果可以辅助寻找中心渔场位置,同时指导投钩深度,为大西洋大眼金枪鱼实际生产作业和资源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7.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 AMSCs)具有自我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有望为干细胞移植性治疗提供新来源,是病变组织器官损伤修复的理想种子细胞.但目前关于h AMSCs对肝损伤的修复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本研究采用胰蛋白酶-胶原酶消化法从羊膜组织中分离、纯化了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荧光检测表面标记波形丝蛋白(vimentin)和阶段特异表达抗原4(SSEA-4)均呈阳性.h AMSCs表达CD29、CD49d、CD73表面抗原,但不表达骨髓间充质表面抗原CD34、CD45和人类白细胞抗原DR位点(HLA-DR).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揭示,h AMSCs移植后可提高受损肝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的表达,抑制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周期性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P27kip1)的表达.因为上述蛋白质分子涉及肝细胞增殖、再生、凋亡调节,抑或肝纤维化过程,因此h AMSCs移植后所引起的上述分子表达变化可改善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肝损伤,抑制肝细胞凋亡,促进肝细胞有丝分裂,对肝损伤有一定的修复作用.该研究为进一步探索调控肝再生、损伤修复信号通路(机制)及预防肝纤维化提供了新启示.  相似文献   
98.
为探讨自然条件下母体密度应激对根田鼠F1代性器官指数的影响,通过在围栏内建立不同密度的母体种群获得相应的F1代个体,以此建立了不同密度的子代种群,并测定了母体种群建群者的血浆皮质酮含量,将建立子代种群后剩余的F1代个体带回实验室饲养.实验结束后,测定了全部F1代个体的性器官指数及皮质酮含量.结果表明,高密度母体种群建群者的皮质酮含量显著高于低密度母体种群建群者;出生于高密度母体种群的F1代个体处于高密度子代种群,其性器官指数显著低于出生于低密度母体种群且处于低密度子代种群的F1代个体,而皮质酮含量显著高于后者;出生于高密度母体种群的F1代个体处于低密度子代种群,其性器官指数及皮质酮含量与出生于低密度母体种群且处于低密度子代种群的F1代个体间无显著差异.此外,实验室饲养条件下,出生于高密度和低密度母体种群的F1代个体间的睾丸指数无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说明,在根田鼠种群中,单一的母体密度应激对子代的性器官指数无影响,但生前应激子代在性成熟后,当再次遭遇密度应激时,其性器官指数显著降低,母体密度应激和当前环境对种群的未来繁殖能力具有耦合效应.  相似文献   
99.
在对四川省第一高峰贡嘎山的野外调查和1 000余份采集标本鉴定的基础上,现已知贡嘎山有藓类植物40科,133属,321种.其中,隶属于10科,12属的12种为四川省苔藓植物新记录种.该文就新记录种进行详细报道,为中国和四川省的苔藓植物区系研究提供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0.
研究了华根霉TCCC 41014产纤溶酶液态发酵的工艺条件,采用单因素实验对液态发酵培养基的碳源、氮源、初始pH值、温度和装液量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实验范围内华根霉TCCC41014液态发酵产纤溶酶的适宜培养基组成(g桙L):糊精80,蛋白胨60,豆粕60,初始pH为4.5.适宜培养条件:培养温度为29℃,装液量为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