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2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34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5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To investigate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antitumor activitites of GM-CSF gene-transfected dendritic cells, the splenic dendritic cells were infected with GM-CSF recombinant replication-deficient adenoviruses in vitro . Their enhanced expression of B7 was demonstrated by FACS analysis, and more potent stimulatory activity was confirmed by allogeneic MLR. Immunization of dendritic cells pulsed with irradiated B16 melanoma cells induced sig-nificant CTL and enabled host to resist the challenge of wild-type B16 cells. When they were transfected with GM-CSF gene subsequently, the induced CTL activity was higher, and the produced protection against B16 cell challenge and therapeutic effect on the mice with preestablished pulmonary melastases more effective.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the dendritic cells pulsed with tumor antigen then transfected with GM-CSF gene can be used as an effective vaccine in tumor immunotherapy.  相似文献   
22.
抗杀螟硫磷二化螟的抗性遗传力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韩启发  庄佩君 《昆虫学报》1995,38(4):402-406
应用数量遗传学的方法分析了水稻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对杀螟硫磷抗药性的遗传力,并就遗传力和杀虫剂的杀死率对抗性发展速率的影响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二化螟对杀螟硫磷抗性的遗传力较低(h2=0.277),产生高抗性的潜力不大。即使在室内选择的条件下,要获得10倍的抗性约需要6-12代;在野外条件下则需要更长的时间(15-32代)。因此,结合抗性变化动态的监测结果,我们认为在野外条件下二化螟是不致于产生高抗性,杀螟硫磷仍不失为二化螟抗性治理系统中有效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23.
核内非组蛋白蛋白质(简称NHP)是一类极不均一的蛋白质,代谢上不稳定,转换率较快。有人认为 NHP 与基因表达的调控有关,而癌变过程可能是基因表达的调控失常所致,因此当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时,NHP会发生改变。据文献报道,某些分化旺盛的组织,其NHP亦会发生变化,那么,癌变过程中NHP的变化是否与组织增殖者相同。换言之,癌细胞中NHP的变化是特异的,还是非特异的,似有研究的必要。本文以小鼠 Hca 腹水型肝癌为模型,小鼠正常肝为本底,小鼠再生肝为对照,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电聚焦双向电泳为手段,观察比较了三组 NHP 的异同。同时还作了三组  相似文献   
24.
β-淀粉酶水解淀粉是从淀粉分子的非还原性末端开始,水解相隔的α-1,4-葡萄糖苷键,产生麦芽糖。β-淀粉酶最初发现在高等植物中,特别是大麦、小麦等谷物中。甘薯和大豆中也含有β-淀粉酶。该酶主要用于酿酒和生产饴糖。近几年来,国外有一些关于由微生物产  相似文献   
25.
由我会召集的“胃肠缩影 X 线机”设计方案论证会议于8月12日在本市科学会堂召开。会议由陈明进秘书长主持,出席会议的50余名代表,来自科研、生产及临床单位各主管部门。首先,由胃肠缩影 X 线机的生产厂——上海医用核子仪器厂技术科副科长张学尧工程师介绍本机的设计方案和国外同类产品的  相似文献   
26.
目的:旨在探索Ⅰ型日本乙型脑炎病毒传代致弱后基因组突变NS2A-C60A对乙脑病毒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首先通过对传代致弱及原始乙脑毒株基因组序列进行测序比对、结构预测分析并利用Western blotting(WB)确定了目标研究位点NS2A-C60A;然后使用反向遗传定点突变技术构建拯救了包含NS2A-C60A单点突变的病毒株;最后利用噬斑形态观察、生长曲线、双萤光素酶分析,WB以及炎性因子检测和动物实验研究了该单点突变对于乙脑病毒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首次研究发现Ⅰ型乙脑病毒传代致弱会导致NS1'蛋白表达的显著下降以及可能的相关位点NS2A-C60A,并成功拯救获得了NS2A-C60A单点突变毒株rJEV-C60A,研究发现NS2A-C60A突变对乙脑病毒的生长特性及噬斑形成没有显著影响,但是能够显著降低乙脑病毒NS1'蛋白的表达,并且该位点突变能够轻微阻碍乙脑病毒对细胞炎性因子表达的抑制,动物实验结果显示NS2A-C60A点突变病毒与原毒株具有相似的神经毒力,说明该位点突变不是影响乙脑病毒毒力致弱的关键位点。结论:新发现的NS2A-C60A位点突变能够显著减少乙脑病毒NS1'蛋白的表达,但是对其增殖、诱导炎症及神经毒力等生物学特性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7.
一个自配型梨形四膜虫的接合及其细胞学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从Elliott和Nanney(1952)描述了四膜虫(Tetrahymena sp.)的接合过程以后,国外对于四膜虫的接合型(mating types)特性以及接合的细胞学过程做了很多研究。Nanney(1953),Elliott和Hayes(1953)分别研究了自配型(selfers)和接合型梨形四膜虫(T.pyriformis)的接合过程。Elliott和Nanney都曾指出,自配型四膜虫的两接合体(Conjuga-nts)在完成核交换后不能分开,即使人力强使分开,二接合体也将解体而不能存活。Elliott(1973)认为,自配型四膜虫接合产生的后代不能存活这一特性,是四膜虫种群排除不稳定的自配型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28.
塔里木沙拐枣(Calligonum roborowskii A.Los.)是仅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荒漠环境的特有种,其果实为不开裂而周围有椭圆形刺毛的瘦果,以果实为单元进行扩散和萌发。本文采用野外观察与室内控制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塔里木沙拐枣刺毛在果实扩散、吸水、脱水及萌发中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不同贮藏时间的果实颜色、大小、重量及刺毛长度存在显著差异。完整果实在水面漂浮时间及水媒扩散能力比去除刺毛的果实更强。完整果实在1 m/s和4 m/s风速下的扩散距离比无刺毛果实的扩散距离长。10 mmol/L赤霉素(AG3)及不同干藏时间处理的完整果实与无刺毛果实在20℃/30℃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萌发率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无刺毛果实的萌发率要高于完整果实的萌发率。室外盆栽实验显示,无刺毛果实的萌发率比完整果实高,说明果实刺毛对果实萌发有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果实刺毛对塔里木沙拐枣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荒漠环境中的扩散、萌发及种群更新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29.
本文探索了用小分子化合物对胰岛素进行化学修饰,以增加口服降血糖的可能性.制备了乙酰胰岛素、琥珀酰胰岛素和半乳糖酰胰岛素.这些胰岛素不仅较好地保持了天然胰岛素的活性,而且其口服降血糖作用也较天然胰岛素明显增加,其中琥珀酰胰岛素是天然胰岛素的口服降血糖作用的二倍以上.这为口服或肛门给药的胰岛素新剂型的研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0.
梁实  黄玉君 《生物技术》1992,2(4):41-42,40
传统的平菇栽培中,栽培种的培养料都用熟料接种.而整个的接种和灭菌过程中需要一些大型的设备和繁杂的技术,从而限制了平菇的发展和普及.自八八年以来我们根据平菇菌的长势快、抗杂菌能力强的特点,试图对平菇生料栽培种的制做和使用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试验,现将结果简述如下:材料与方法(一)菌株:采用我校从佛罗里达平菇中选育的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