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8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重组质粒pET-E转化宿主菌BL21,经1.0mmol/LIPTG诱导,外源基因以包含体的形式获得高效表达。通过Westernblotting检测证明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抗原性。以纯化后表达产物作为诊断抗原包被酶标板建立了检测JE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结果表明,抗原的最佳稀释度为1:2000,血清的最佳稀释度为1:200,待检血清阳性标准初步定为:OD490nm>1.2,且待检血清与阴性血清的OD490nm比值大于2。  相似文献   
32.
本研究通过PCR技术克隆了猪β干扰素全基因,设计引物亚克隆猪β干扰素成熟蛋白编码基因并对,5'端1个稀有密码子进行了大肠杆菌偏嗜性改造.构建了猪IFN-β原核单纯表达载体pRLC-poIFNβ,实现了poIFN-β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表达产物约占菌体总蛋白的17.3%.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用含6mol/L盐酸胍的变性液溶解及含GSH-GSSG复性液复性处理,复性后的表达产物经凝胶层析纯化后,MDBK细胞-VSV病变抑制法测定结果表明,重组猪β干扰素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活性,约为5.6x105U/mg.用重组猪β干扰素处理猪肾传代细胞PK-15后,细胞病变抑制法(CPE50)测定结果表明重组猪β干扰素可显著抑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感染.  相似文献   
33.
犬α干扰素基因的高效表达及其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伴刀豆球蛋白A(ConA)诱导的犬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提取的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的方法克隆扩增出犬α干扰素基因,将所扩增基因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BV220并进行测序,结果显示该基因与GenBank上所公布的犬α干扰素基因同源性为100%.将重组表达载体转入宿主菌进行温敏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分析,证明目的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大小约为19kDa.将表达产物变性、复性、透析、纯化处理后加入犬肾细胞上,用水泡性口炎病毒攻毒,测出重组的CaIFN-α具有较高的抗病毒作用,生物活性达到5.11×10 6∪/㎎,重组蛋白质的含量约为13㎎/L.  相似文献   
34.
在分析马动脉炎病毒GL蛋白抗原性的基础上,设计一对引物克隆GL蛋白一段抗原性较好的抗原域编码基因。将克隆的基因插入pET-32a的BamHⅠ和XhoⅠ之间构建了GL蛋白主要抗原域原核表达载体pET-GL1。将pET-GL1质粒转化BL(21)宿主菌后,对培养和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实现了EAV GL蛋白主要抗原域的高效表达。免疫印迹试验表明获得的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应用His.Bind亲和层析柱纯化重组EAV-GL1蛋白,以纯化的重组GL1蛋白作为检测抗原,初步建立了检测马动脉炎病毒抗体的iGL1-ELISA。结果表明,抗原的最佳包被浓度为9.65μg/mL,血清的最佳稀释度为1∶80,阳性标准初步定为:待检血清OD490>0.4,且待检血清OD490/阴性血清OD490>2。应用iGL1-ELISA对马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iGL1-ELISA与病毒中和试验的符合率达到94.1%,与国外同类试剂盒的符合率达到95.6%。  相似文献   
35.
本研究构建了编码ILTV主要抗原gB基因的重组DNA疫苗pcDNA-gB,质粒转染293-T细胞的间接免疫表明其表达的蛋白具有免疫反应性。为测定该DNA疫苗的免疫效果,将其与本室保存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gB-gD-IgY分别以单独和混合的方式给4周龄非免疫鸡进行免疫,然后测定ILTV特异性抗体和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表明这2种基因工程疫苗均能诱导鸡产生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应答。其中以pcDNA-gB/rFPV-gB-gD-IgY联合免疫组的效果最好,其诱导的抗体水平已接近于常规弱毒疫苗,而细胞免疫水平则比后者高得多。上述研究结果为ILTV新型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6.
猪瘟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传染病,该病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其流行性广,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危害极大,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A类传染病之一。本病的主要临床特征是高热、实质器官出血、淋巴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而怀孕母猪多发生繁殖防碍。每年,猪瘟的发生都为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猪瘟的病原是猪瘟病毒,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成员,是单股正链RNA病毒[1]。囊膜糖蛋白E2是猪瘟病毒的主要保护性抗原[2,3]。E2蛋白可诱导机体产生坚强的中和性免疫保护,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4~6] ,这为本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  相似文献   
37.
本研究通过PCR技术克隆了猪β干扰素全基因,设计引物亚克隆猪β干扰素成熟蛋白编码基因并对,5’端1个稀有密码子进行了大肠杆菌偏嗜性改造。构建了猪IFN-β原核单纯表达载体pRLC-poIFNβ,实现了poIFN-β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表达产物约占菌体总蛋白的17.3%。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用含6mol/L盐酸胍的变性液溶解及含GSH-GSSG复性液复性处理,复性后的表达产物经凝胶层析纯化后,MDBK细胞-VSV病变抑制法测定结果表明,重组猪β干扰素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活性,约为5.6x105U/mg。用重组猪β干扰素处理猪肾传代细胞PK-15后,细胞病变抑制法(CPE50)测定结果表明:重组猪β干扰素可显著抑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感染。  相似文献   
38.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国内分离毒株的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选择9个来自我国不同地区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地方毒株,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扩增出它们的完整S1基因,再将各扩增产物与T载体连接转化,筛选出相应毒株的阳性克隆,采用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定基因序列。将这些国内分离毒株、我国常用疫苗毒株和国际上其他血清型的代表参考毒株一起,用DNAstar软件分别进行基因与氨基酸系统发生进化关系分析,结果将这些毒株分成3群:Ⅰ群内的毒株与疫苗毒株H120和M41的同源性很高,Ⅱ群内的毒株与其他毒株的同源性较低,Ⅲ群内的毒株与疫苗毒株有一定的同源性。3个群的毒株以疫苗毒株H120为核心,形成进化距离的梯度,提示弱毒疫苗的使用可能是我国IBV流行毒株的主要来源之一。分析结果还显示,我国IBV的分离毒株没有明显的时间和地理分布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39.
在电镜下观察鸭病毒性肝炎病毒鸡胚尿囊液种毒时,另看到一大小为70—80nm,无囊膜,20面体对称的病毒颗粒。为了解该污染病毒,作者挑选了4条随机引物对此未知病毒分别进行反转录PCR和直接PCR扩增,结果共扩增出3条基因片段,经测序(一个反应)后分析与禽腺病毒1型——鸡胚致死孤儿病毒基因组部分序列同源性分别高达99.5%、99.6%和99.5%。从而得知鸭病毒性肝炎病毒鸡胚尿囊液种毒受到了鸡胚致死孤儿病毒的严重污染。  相似文献   
40.
参照毕赤氏巴斯德酵母(Pichia pastoris)偏好密码子,改造并化学合成杂合抗菌肽CecA_mil基因,改造后的CecA_mil基因克隆到pPICZα_A载体中,构建分泌型重组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_A_CM,转化Pichia pastoris受体菌X_33。在醇氧化酶(AOX)启动子调控下,分子量约1.9 kD的CecA_mil杂合抗菌肽获得表达,经表达条件优化,重组酵母菌的摇瓶发酵产率可达到245μg/mL。抗菌特性研究表明,该表达产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多数G-菌及G+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活性,特别是对氨苄青霉素抗性菌和卡那霉素抗性菌抑杀效果更好;具有热稳定性和酸稳定性。这些特点使得重组抗菌肽CecA_mil在食品防腐、疾病防治和动物饲料添加剂等方面显露出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