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12篇 |
免费 | 59篇 |
国内免费 | 341篇 |
专业分类
11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39篇 |
2022年 | 40篇 |
2021年 | 53篇 |
2020年 | 30篇 |
2019年 | 31篇 |
2018年 | 56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30篇 |
2015年 | 32篇 |
2014年 | 49篇 |
2013年 | 37篇 |
2012年 | 43篇 |
2011年 | 46篇 |
2010年 | 34篇 |
2009年 | 49篇 |
2008年 | 55篇 |
2007年 | 36篇 |
2006年 | 34篇 |
2005年 | 49篇 |
2004年 | 52篇 |
2003年 | 37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24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20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4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4篇 |
1976年 | 1篇 |
1975年 | 3篇 |
1963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6年 | 2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42.
昆虫病原线虫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昆虫病原线虫是农林害虫生物防治中重要的生防因子之一。它对非生物胁迫的耐受能力决定着线虫在田间的个体生存及控制害虫效果。线虫对环境胁迫的响应是一个整体性的复杂过程, 体现在群体遗传、发育阶段、生理生化和抗逆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等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上。本文综述了昆虫病原线虫抗逆相关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 重点介绍线虫响应非生物胁迫的生理生化机制和相关抗性基因的分离鉴定, 并对该研究领域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期望为我国研究线虫抗逆机理提供一些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43.
在温室条件下研究了水分亏缺对银合欢根瘤的水分关系、固氮酶活性(乙炔还原活性)、呼吸活性以及蔗糖代谢有关酶活性的影响。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根瘤水势也相继下降。土壤干旱不但显著地抑制了根瘤乙炔还原的活性,而且对根瘤的呼吸活性、ATP的产生以及催化蔗糖降解的碱性转化酶和蔗糖合成酶的活性也具强烈的抑制作用。然而,根瘤可溶性总糖含量则不受土壤干旱的影响。用呼吸抑制剂DNP处理根瘤后,其固氮酶活性、呼吸活性及ATPI含量都受到极显著的抑制。这都表明,水分胁迫对根瘤呼吸活性及ATP产生的抑制可解释干旱条件下固氮酶活性的下降。 相似文献
44.
45.
螺旋藻对于环境的变化有很强的适应性.以钝顶螺旋藻为实验材料,测定螺旋藻在受到较强光照胁迫时藻体的电导率以及脯氨酸、丙二醛和过氧化氢酶系的含量.在3000 lx光照下,螺旋藻6个藻株的电导率以及脯氨酸、丙二醛和过氧化氢酶系的含量比在1000 lx光照下明显升高,螺旋藻的电导率最高上升了2~6倍;细胞内的脯氨酸含量最多增加5倍,最少增加13%;丙二醛的含量增加40%~100%;过氧化氢酶的含量上升范围在19%~80%,过氧化物酶的含量上升范围在20%~100%.说明螺旋藻在受到光胁迫时自身会启动相关保护机制,产生一定的抗逆性,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46.
超高分辨率毛细管等电聚焦—电喷雾质谱联用方法观察蛋白质亚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线的毛细管等电聚焦 电喷雾质谱联用 ,作为一种二维的分离系统 ,对毛细管等电聚焦过程中形成的蛋白质亚型进行了分析。这种分析系统通过使用中性的涂层毛细管 (80cm长 )、动态的毛细管位置调整方法和鞘流液接口得以建立。蛋白质首先在毛细管等电聚焦过程中根据它们等电点的差异得到分离 ,然后被电喷雾质谱鉴定。已聚焦好的蛋白质区带通过结合阴极移动和重力移动的方法从毛细管中流出而进入质谱仪。由于在此特定情况下这种方法具有极高的分辨率 ,有三种血红蛋白A和镰刀型血红蛋白的亚型 (具有几乎相同的电荷分布和分子质量 ,但它们的等电点差异在 0 .0 4到 0 .0 8之间 )和两种乳球蛋白A的亚型 (等电点差异为 0 .6 )被检测到。这些蛋白质亚型的等电点、相对含量和分子质量都通过毛细管等电聚焦 电喷雾质谱联用方法同时得到了确定。 相似文献
47.
一氧化氮 (NO)的广泛生物效应和线粒体 (Mt)作为调控细胞代谢与产能中心 ,使人们联想两者的关系。米兰大学Nisoli等采用小鼠仅表达内皮NO合酶 (eNOS)的褐脂细胞 (其所含的Mt数量多、体积大 )和白脂的 3T3 LI细胞 ,不表达任何同工型NOS的人单核细胞株U937,能稳定转染eNOS的Hela细胞 ,研究内源性NO与Mt生物形成的关系。结果观察到由eNOS产生的NO通过cGMP能提高核内具转录活性的过氧化体增殖子———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 1α(peroxisomeproliferator activatedreceptorγcoactivator 1α ,PGC 1α)活性 ,PGC 1α能促使核呼吸… 相似文献
48.
核内非组蛋白蛋白质(简称NHP)是一类极不均一的蛋白质,代谢上不稳定,转换率较快。有人认为 NHP 与基因表达的调控有关,而癌变过程可能是基因表达的调控失常所致,因此当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时,NHP会发生改变。据文献报道,某些分化旺盛的组织,其NHP亦会发生变化,那么,癌变过程中NHP的变化是否与组织增殖者相同。换言之,癌细胞中NHP的变化是特异的,还是非特异的,似有研究的必要。本文以小鼠 Hca 腹水型肝癌为模型,小鼠正常肝为本底,小鼠再生肝为对照,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电聚焦双向电泳为手段,观察比较了三组 NHP 的异同。同时还作了三组 相似文献
49.
通过缬氨酸和精氨酸的交替连接形成β-发卡结构的两条侧链,D-脯氨酸和甘氨酸形成β-转角单元以及侧链末端的两个半胱氨酸连接形成一个二硫键,来设计得到全新的由16残基构成的β-发卡抗菌肽VR。对设计得到的抗菌肽VR的生物学活性进行了检测,主要测定了新型β-发卡抗菌肽VR的最小杀菌浓度、对红细胞的溶血活性、杀菌动力学和盐敏感性。结果发现,VR和蜂毒素具有相似的杀菌活性,而溶血活性远低于蜂毒素,这表明VR比蜂毒素具有更高的细胞选择性。在NaCl的浓度低于100 mmol/L时,VR的杀菌活性没有受到影响;在NaCl的浓度为100 mmol/L时,VR具有50%的杀菌活性。综上可见,VR具有较优异的生物学活性,拥有成为抗生素替代物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