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观察和描述了属模巨齿蛉(Acanthacorydalis asiatica)幼虫反吐液行为,并对其反吐液和肠内液进行了化学成分检测。研究表明,属模巨齿蛉幼虫遇到刺激会产生防御行为,分别是蜷缩、进攻和摆动,在危急时还会从口部吐出黄褐色的恶臭液体刺激敌方从而逃脱。通过一龄幼虫和末龄幼虫消化道观察和模拟肠道运动,发现属模巨齿蛉幼虫反吐液的过程如下,前胃舒张产生的压力,使得贲门瓣打开,将中肠的液体回流到前肠的食道和嗉囊,再通过前胃和食道的收缩将液体回流至咽部,咽背扩肌和两侧的肌肉控制咽部扩张,将肠内液体从口部吐出刺激敌方,最后快速倒退逃避。利用LC-MS法对属模巨齿蛉幼虫口部反吐液和前中肠液代谢产物进行化学成分检测和对比,根据两个样品的峰面积积分值比,筛选口部反吐液和肠道液差异较大的正负离子各前25位代谢物质,发现这些代谢物中有12种为刺激性物质,16种为毒性物质以及3种具有特殊味道的物质,这些物质可以有效地防御天敌。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为了解属模巨齿蛉成虫多个部位感器的超微结构及其对生命活动的影响,本文对属模巨齿蛉成虫的触角、大颚、翅缘和生殖器4个部位进行了电镜扫描。研究发现,触角有7种感器,分别是毛形感器Ⅰ型、Ⅱ型、Ⅲ型、Ⅳ型、腔锥感器、锥形感器、柱形感器;大颚有3种感器,分别是腔锥感器、锥形感器、刺形感器;翅缘有4种感器,分别是毛形感器Ⅱ型、Ⅲ型、Ⅳ型、腔锥感器;雌性成虫生殖器有7种感器,分别是毛形感器Ⅱ型、Ⅲ型、Ⅳ型、Ⅴ型、Ⅵ型、锥形感器、钟形感器。柱形感器是触角的特殊感器,钟形感器是雌性成虫生殖器的特殊感器。毛形感器是触角、翅缘和生殖器主要感器,而大颚上没有毛形感器。触角和生殖器上的感器类型最多,且分布最密集,这与触角和生殖器对成虫的交配、产卵行为具有重要作用相吻合。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照研究了3种环境和4种介质对三叶虫萤卵孵化的影响。环境设置包括模拟野外环境、常温黑暗及低温处理3种,室内恒温25℃条件下不同的介质分为灭菌土、苔藓和灭菌土、湿纱布和灭菌土、野外介质4种。研究发现,附着有厚实灭菌土的苔藓和有一定的遮蔽物是三叶虫萤卵孵化的有利环境因素,孵化率最高,达到100%;将卵置于15℃的低温环境中时,卵的孵化时间大约延迟一个月,但并不影响其孵化率;黑暗的环境对卵的孵化基本没影响。实验表明,厚实的土壤是虫卵抵抗外界不利天气的基础,对稳定虫卵也起着重要作用,同时遮蔽物环境避免了自然强光、恶劣天气、人为践踏、重物冲击等外界不利因素造成的卵孵化失败;光照对卵的孵化基本没影响,但低温会延缓卵的发育。 相似文献
17.
18.
记述佯鳄蚱属8种,其中包括2新种:峨眉佯鳄蚱Paragavialidium emeiensis sp.nov.及齿股佯鳄蚱Paragavialidium serrifemura sp.nov.。附有分种检索表、分布及文献引证。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9.
萤火虫是萤科和凹眼萤科昆虫的统称,既是科学研究的良好材料,也具有巨大的产业潜力。本文从分类学(包括分类现状和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生物学(包括生活史、分布、天敌、视蛋白、人工光照的影响、生物指示作用、体内共生菌等)、行为学(包括发光、求偶、交配、取食、防御、报警、拟态、叠背、成虫后多次蜕皮等)等方面全面梳理了国内外萤火虫基础研究的进展,分析了萤火虫的消亡原因(环境污染、旅游影响、科普欠缺、生物入侵及其它等)、保护情况并提出了保护萤火虫的若干措施建议,系统地阐述了当前国内外萤火虫开发利用的现状,最后从萤火虫的科学研究、资源保护、人工养殖、产业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推动萤火虫的研究和资源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三叶虫萤Emeia pseudosauteri在不同恒温设置和室内变温条件下卵孵化率和初孵幼虫存活率,并通过直接最优法和直线回归法计算出了三叶虫萤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12~30℃恒温条件下,卵的孵化率随着温度升高显著下降(P<0.05),且均低于室内变温条件(P<0.05)下的孵化率;初孵幼虫在恒温15℃下的存活率最高,为73.13%;低于12℃和高于30℃恒温中初孵幼虫均无法存活;在恒温条件12~30℃下,卵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其中恒温12℃下最长,发育历期为42.96 d(n=3),恒温30℃下最短,发育历期仅12.75 d(n=3)。通过直接最优法计算出三叶虫萤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3.52℃,有效积温分别为382.20 d·℃。上述结果为三叶虫萤的人工繁育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