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余梅  蔡伟强  金建平  张庆德  曹建华  李奎 《遗传学报》2003,30(12):1097-1100
以艾维茵鸡和湖北省地方鸡种洪山鸡为实验材料 ,借助特异性识别Tx残基肽的单克隆抗体 6B8,采用Western杂交方法 ,检测Tx TnT异构体在洪山鸡和艾维茵鸡 7个发育时期 (孵化第 14d、初生 1日龄、7、14、2 1、2 8和35日龄 )的胸肌和腿肌中的表达差异 ,并与胸肌重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Tx TnT在腿肌和孵化第 14d的胸肌中均不表达 ,在初生 1日龄后胸肌中的表达随发育逐步增长 ,统计分析发现 ,Tx TnT在艾维茵鸡和洪山鸡胸肌中的表达量具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与胸肌重具有显著相关 (P <0 0 5 )。  相似文献   
22.
细胞信号转导网络的组织和调控是十分复杂的。目前,结合试验数据,借助计算机建模的方法,进行信号转导网络的研究颤受关注。介绍了信号通路数学建模的步骤、方法,描述了当前信号转导网络建模的不同类型的模型及各自的优缺点。此外,还以G蛋白偶联受体模型为例,详细阐述了模型的层次问题,探讨了信号转导建模所面临的挑战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3.
真核生物的基因转录受多种元件共同调控,其中增强子是重要的顺式作用元件,能够极大促进基因的转录。增强子的功能与细胞、组织、个体的特异性功能或表型密切相关,其异常功能往往导致性状改变和疾病发生。因此,研究增强子的功能对于揭示表型背后的分子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对于农业动物科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增强子的特性、鉴定方法、活性检测以及在农业动物研究中的进展进行综述,以期能够对增强子的相关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4.
湿润亚热带峰丛洼地岩溶土壤系统中碳分布及其转移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以桂林丫吉村岩溶试验场为例,研究了湿润亚热带峰丛洼地表层岩溶带生物量碳库、凋落物碳库、土壤有机碳库(SOM)及其活泼性、有机碳分解速率、土壤中CO2浓度和土壤呼吸CO2排放,表明岩溶系统中丰富的碳库提供了系统中CO2的来源,并用δ^13C证实春夏岩溶活跃季节中岩溶输出C约60%来自土壤CO2。由此认为,驱动岩溶作用的CO2并非直接来自大气CO2,而是大气-植物-土壤-水碳素转移的结果,因而揭示了土  相似文献   
25.
橡胶人工林养分循环通量及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不同树龄的PR107无性系橡胶人工林N、P、K 3种元素的养分循环通量及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橡胶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通量中养分总吸收量为315.28~949.13 kg/hm2,总存留量为282.78~714.51 kg/hm2,总归还量为32.50~205.74 kg/hm2,胶乳总损失量为10.18~37.73 kg/hm2,土壤中养分总输入量为111.73~652.79 kg/hm2,总输出量为315.28~949.13 kg/hm2,平均亏损量为-249.94 kg/hm2,各循环通量都随着树龄的增加而增大,其中3种养分元素的大小顺序均为N>K>P;(2)胶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特征参数中吸收系数随林分生长呈凸抛物线变化(先增大后减小),归还系数逐渐上升,存留系数不断下降,周转时间加快,而6a后,胶林的枯落物养分平衡指数与土壤养分平衡指数开始下降,胶园土壤养分收支失衡,另外,产胶对养分的利用效率在14a前后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3)不同元素循环特征参数有差异.吸收系数、归还系数中的大小顺序为N>P>K,存留系数为K>P>N,枯落物养分平衡指数为K>N>P,土壤养分平衡指数为P>N>K,养分利用率为P>K>N,表明N的流动性大,故循环速率最快,循环水平最高,其次是K,而P的循环速率最慢,水平最低.  相似文献   
26.
岩溶洞穴叠层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岩溶洞穴叠层石系藻类等生物在洞穴弱光带富含钙质的岩溶水中,通过粘结捕获或同化作用沉淀碳酸盐面形成。油穴叠层石均显示双层叠置构造,即背光浅色层和向光深色层,并由细密纹层组成,。向光深色层疏松多孔,表面粗糙可见生物体;背光浅色层致密,表面光滑。因生长微环境的变化,其形态可分为3类:倾斜型,直立型和坝型。  相似文献   
27.
摘要 目的:探究miR-96-5p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qRT-PCR检测36例确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IS患者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的血清miR-96-5p水平。将PC12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NC-ag组、miR-96-5p-ag组、NC-an组、miR-96-5p-an组。采用Lipofectamine 2000对PC12细胞进行转染,通过qRT-PCR验证转染效率。将PC12细胞分为6组:对照组、氧糖剥夺/复氧复糖(OGD/R)组、OGD/R+NC-ag组、OGD/R+miR-ag组、OGD/R+NC-an组、OGD/R+miR-an组。根据分组对PC12细胞进行OGD/R处理和转染。通过MTT法检测PC12细胞活力,TUNEL法检测PC12细胞凋亡。采用改良Longa法建立大鼠CIRI模型,然后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CIRI组、CIRI+NC-an组和CIRI+miR-an组。假手术组和CIRI组大鼠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CIRI+NC-an组和CIRI+miR-an组大鼠分别尾静脉注射NC-antagomir和miR-96-5p-antagomir。然后检测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和脑组织细胞凋亡情况。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测定PC12细胞和大鼠脑组织中MDA、SOD和GSH-Px的含量。通过qRT-PCR检测PC12细胞和大鼠脑组织miR-96-5p和Forkhead box O1(FOXO1) mRNA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检测FOXO1、Ac-FOXO1、Bax和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Health组比较,IS组患者的血清miR-96-5p水平显著升高(P<0.001)。与对照组和NC-ag组比较,miR-96-5p-ag组的miR-96-5p水平升高,FOXO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FOXO1的乙酰化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和NC-an组比较,miR-96-5p-an组的miR-96-5p水平降低,FOXO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FOXO1的乙酰化水平降低(P<0.05)。与OGD/R组和OGD/R+NC-an组比较,OGD/R+miR-an组的相对细胞活力升高,TUNEL阳性率降低,Bax的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Bcl-2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MDA水平降低,SOD和GSH-Px水平升高,miR-96-5p水平降低,FOXO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FOXO1的乙酰化水平降低(P<0.05)。与CIRI组和CIRI+NC-an组比较,CIRI+miR-an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和脑梗死体积降低,TUNEL阳性率降低,Bax的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Bcl-2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MDA水平降低,SOD和GSH-Px水平升高,miR-96-5p水平降低,FOXO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FOXO1的乙酰化水平降低(P<0.05)。结论:miR-96-5p在CIRI发生过程中表达上调,而下调miR-96-5p表达可能通过负调控FOXO1以减轻CIRI程度。  相似文献   
28.
植被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在同样气候条件下又是最重要的因素 ,植被的演替改变了土壤的理化性质 ,促进了成土作用。植被的正向演替可改善土壤 A层的理化性状 ,降低容重 ,增加孔隙度、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 ;而 B层理化性状在演替初期得到改善 ,后期 (乔林期 )却明显下降 ,容重增加 ,孔隙度、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大大降低。土壤 p H值随演替进展逐渐降低。Mg含量随正向演替而降低 ;Ca因植物的作用而呈现复杂性。土壤 CO2 的变化也很复杂 ,表层 CO2 随正向演替明显增加 ,但当(青冈林土 )孔隙度很大时有利于 CO2 的逸出而大大降低 ;深层 CO2 与土壤孔隙度、含水量一致 ,初期随正向演替增加 ,到乔林期又降低。地表溶蚀率随植被正向演替 ,先降低后增加 ;土壤中岩石的溶蚀率随演替而增加 ,与 Ca、Mg含量 ,p H值成反比 ,与土壤有机碳、CO2 浓度成正比 ;植被进展演替有促进潜蚀的作用 ,演替初期表层溶蚀率较深层高 ,到乔林阶段后深层较高。岩石的溶蚀率还受土壤含水量、孔隙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