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8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4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马亚楠  王明钰  徐海 《微生物学报》2017,57(12):1761-1768
木质纤维素价格低廉,供应充足,且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把纤维素降解成葡萄糖,进而生产纤维素乙醇的技术已经进入商业应用阶段。提高纤维素酶的活性,有利于充分利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木质纤维素,开发生物质资源,以缓解能源危机。糖基化修饰对纤维素酶的活性、稳定性以及其他性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纤维素酶糖基化的了解,以及合理地改善糖基化修饰,可以极大地提高木质纤维素降解速率,有利于工业上液体燃料的生产。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与常规脑电图应用于病毒性脑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5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75例,常规脑电图(REEG)组采用常规脑电图检查,动态脑电图(AEEG)组采用动态脑电图检查;观察并记录脑电图异常率,不同程度病情脑电图异常率的例数,评价动态脑电图与常规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的检测灵敏度和准确度。结果:AEEG组检出的脑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REEG组(P0.05)。不同程度病情脑电图检出的患者比例,两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F=-0.085,P0.05)。REEG组中,轻度与中度病毒性脑炎检出率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与重度病毒性脑炎检出率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病毒性脑炎检出率明显高于轻度(P0.05)。AEEG组中,轻度与中度病毒性脑炎检出率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病毒性脑炎检出率明显高于中度和轻度(P0.05),AEEG组重度病毒性脑炎检出率明显高于REEG组(P0.05)。结论:动态脑电图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对于病毒性脑炎具有极好的检出率,灵敏度高,适用于病毒性脑膜炎的早期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究短时间内低声级强度低频的变压器噪声暴露对SD大鼠听力及应激状态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90只SPF级健康无听力障碍的(雌雄各半)SD大鼠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A、B组和对照C组,A、B组分别给予声级上限为65 dB SPL、60 dB SPL(频谱范围:100~800 Hz)的变压器噪声,噪声暴露时程为8周,每日噪声给予时间为22点至次日8点,C组在相同条件下饲养,不给予噪声暴露。噪声暴露结束后,通过DPOAE(畸变耳声发射)、ABR(听性脑干反应)检测、耳蜗铺片及毛细胞计数对SD大鼠听力学状况进行评估;通过血清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清皮质醇(CORT)对SD大鼠的应激状态进行评估。结果:在变压器噪声暴露的8周内,各组大鼠生长状况良好,体重均呈正常生理性增长,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在变压器噪声暴露8周后,对A、B、C三组大鼠的听力学指标进行两两比较,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对大鼠血清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清皮质醇(CORT)的含量进行三组间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暴露于声压级上限65/60 dB SPL,频谱范围为100~800 Hz的变压器噪声下8周(10小时/天)对SD大鼠听力未产生明显影响,未引发SD大鼠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104.
硫酯酶(thioesterase, TE)具有区域定向性(regiospecific)、化学定向性(chemospecific)及立体定向性(stereospecific)的特点。这些特性决定了TE作为生物催化剂(biocatalysis)在工业生产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McyC-TE (microcystin thioesterase, McyC TE)来自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NRPS/PKS生物合成基因簇。我们利用正交试验提高McyC TE表达量,得到稳定的诱导表达条件,并结合成熟的线性多肽化学合成法对其底物适用性做了进一步研究。得到的最佳诱导表达条件为:诱导时机2 h,诱导剂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β-D-thiogalactopyranoside, IPTG)浓度0.75 mmol/L,诱导时间6 h,诱导转速210 r/min,诱导温度20 ℃,使TE的表达量由8.75 mg/L提高至22.15 mg/L,时间缩短了6.5 h。TE表达量的大幅度提升和表达时间的缩短为将来酶的结构及催化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TE底物适用性研究结果发现:McyC TE并不遵循“4 n + 2原则”;底物中转角过多不仅不利于环肽的形成,更可能形成卷曲影响环化;无D型氨基酸亦可通过加入其它位阻较小较灵活的Gly或者自带天然转角Pro的可弱化肽链的刚性,促进催化反应;含苯环的Phe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环化;底物无肽链氨基酸数目奇偶性的选择;延长多肽链长度也可环化,McyC-TE的底物容忍度较大,使天然多肽药物筛选范围增大,也为增强天然多肽药物药效增加了改良方案,为进一步研究McyC TE的催化功能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5.
【目的】针对由Bt棉花和玉米构成的华北农田景观, 探讨不同寄主作物对棉铃虫 Helicoverpa armigera 越冬抗寒的影响。【方法】2013年在河北廊坊科研中试基地的作物田中将棉铃虫幼虫接到Bt棉和玉米上, 比较取食不同作物后棉铃虫的化蛹率、存活率和越冬蛹羽化率;在室内控制条件下分别用棉蕾和鲜玉米粒饲喂棉铃虫幼虫。 测定滞育蛹和非滞育蛹的鲜重、干重、以及脂肪、糖原和低分子物质含量等指标, 比较取食不同作物后棉铃虫的抗寒能力。【结果】取食玉米的棉铃虫滞育蛹干重(117.5 mg)、脂肪含量(457.2 μg/mg DW)以及海藻糖浓度(86.45 μg/g)均显著高于取食Bt棉的棉铃虫滞育蛹干重(56.6 mg)、脂肪含量(239.6 μg/mg DW)以及海藻糖浓度(13.87 μg/g);取食玉米的棉铃虫冰点(-10.2℃)显著低于取食Bt棉的棉铃虫冰点(-6.5℃)。【结论】结果表明取食玉米更加有利于棉铃虫越冬。 据历史数据, 近年来玉米种植面积不断增加, 这将提高棉铃虫成功越冬比率, 对棉铃虫种群扩张起到促进作用, 因此注重玉米上棉铃虫的防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6.
香菇C91-3菌是课题组经过多年筛选出的一株经生物发酵后,其发酵液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的真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发酵液与青霉素、链霉素对比试验证明,该菌发酵液具有明显的抑制革兰阴性菌的作用,对大肠埃希菌、伤寒沙门菌、痢疾志贺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7.
一种改进的快速有效的裸藻DNA抽提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多数裸藻为单细胞游动种类,无细胞壁,细胞质外层特化为表质,部分种类细胞具胶质的囊壳,表质、囊壳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使之具有柔韧的类牛皮糖的特性,给裸藻破细胞、DNA抽提及进行下一步工作造成一定的难度,本文在比较、改进的基础上,得到一种快速有效的裸藻DNA抽提方法。    相似文献   
108.
化脓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是一种引起人类多种疾病的革兰阳性病原菌,在宿主体内获取营养物质是其生存和繁殖进而损伤宿主的前提,其中碳水化合物是营养物质的主要成分.化脓性链球菌具有糖酵解、非完全糖酵解及磷酸烯醇丙酮酸依赖性磷酸转移酶系统(Phosphoenol pyruvate-depend...  相似文献   
109.
110.
基于1950s以来的长江中下游湖泊鱼类调查数据,分析通江湖泊与阻隔湖泊的鱼类分类多样性差异,以及通江和阻隔湖泊鱼类分类多样性的时间序列变化,探讨江湖阻隔对鱼类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阻隔湖泊鱼类物种数、平均分类差异指数(Δ+)和分类差异变异指数(Λ+)平均值分别为48.47±14.64、74.02±3.09和736.89±33.80;通江湖泊为76.22±14.40、78.31±0.98和697.31±25.53。阻隔湖泊物种数和Δ+值显著低于通江湖泊(P<0.001),而阻隔湖泊Λ+值显著高于通江湖泊(P=0.002),表明阻隔湖泊物种间亲缘关系更近,均匀度下降,即物种分类单元减少,且集中分布于某几个分类阶元,稳定性变差。典型通江与阻隔湖泊鱼类群落分类多样性的时间变化分析发现,两种类型湖泊的鱼类物种数和Δ+值均随时间推移整体呈现下降趋势,Λ+值整体呈现升高趋势;并且阻隔湖泊的Λ+值随阻隔时间增加而大幅上升,Δ+和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