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55篇
  56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71.
思密达与制霉菌素治疗婴幼儿鹅口疮的疗效比较浙江省绍兴市第五医院儿科312000吴琴琴消化道粘膜保护剂一思密达(smecta)在减轻炎症促进溃疡愈合方面有独特之处。〔1〕对霉菌具有极强的吸附固定抑制作用,使霉菌失去致病力而排出体外。〔2〕应用它治疗婴幼...  相似文献   
472.
采用植物解剖学和组织化学定位方法研究多穗金粟兰(Chloranthus multistachysPei)营养器官的显微结构及萜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在营养器官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多穗金粟兰的根皮层细胞排列不整齐,液泡化明显,细胞间隙较大,有散在石细胞分布;茎皮层细胞排列不整齐,在韧皮部外方包围有少数几层束状纤维束;叶为异面叶,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明显,叶片上、下表皮均无毛被,气孔器多为不规则型。组织化学定位结果显示萜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分布在根的皮层、茎的皮层及韧皮部细胞中。  相似文献   
473.
从甘肃省定西县豌豆田土壤中分离到的丝葚霉属一新种——甘肃丝葚霉Papulaspora gansuensis S.Q.He et D Z Tang,其形态特征有拉丁文和汉文描述。主模式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标本室,等模式保存在甘肃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相似文献   
474.
真菌是巢穴微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鸟类的生存、繁殖和环境适应息息相关。本研究通过悬挂人工巢箱招引绿背山雀(Parus monticolus)入住,基于内转录间隔区(ITS)测序技术,对绿背山雀繁殖成功巢箱与筑巢未产卵巢箱真菌群落的组成差异进行探究。结果显示,在门水平上,子囊菌门(Ascomycota,98.81%)是繁殖成功巢箱内微生物的主要菌门;子囊菌门(85.59%)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8.33%)是筑巢未产卵巢箱内微生物的主要菌门。在属水平上,繁殖成功巢箱的优势属为拟单宽皿菌属(Phialemoniopsis,83.04%)、曲霉属(Aspergillus,4.75%)、子囊菌属(Arthroderma,4.29%)和柄帚霉属(Scopulariopsis,1.78%);筑巢未产卵巢箱的优势属为拟单宽皿菌属(36.06%)、曲霉属(14.53%)、青霉属(Penicilliu,6.22%)、单端孢霉属(Trichothecium,5.80%)、德巴利酵母菌属(Debaryomyces,1.67%)和蝶孔耳属(Papiliotrema,1.09%)。Alpha多样性分析表明,筑巢未产卵巢箱中真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均显著高于繁殖成功巢箱(P < 0.05);Beta多样性分析表明,繁殖成功巢和筑巢未产卵巢箱之间的真菌群落存在显著差异;LEfSe分析共检测到19个具有统计学差异的生物标记物,繁殖成功巢箱和筑巢未产卵巢箱的显著生物标志物分布在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中,两种巢箱的标记物种存在显著差异。整体来说,与繁殖成功巢相比,筑巢未产卵巢内分布有更多的潜在病原菌。  相似文献   
475.
马毛色遗传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毛色是人类正向选择产生的表型之一,在遗传与进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马的毛色丰富多变,单从表型无法准确判别其属于哪种毛色,造成马品种登记时毛色性状记录不准确,因此研究马毛色形成机理在育种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基因组学及测序技术的日益成熟,马毛色形成遗传机理的研究不断深入,并发现不同毛色性状与特定疾病之间的相关性。本文从遗传学的角度对马的毛色进行归类,对与其形成的相关基因、作用机理及应用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马毛色形成机理的系统性研究和马匹选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76.
为了研究马铃薯萜类代谢物的生物合成机制,从马铃薯基因组数据中筛选到一个萜类合酶基因。通过RT-PCR方法,从致病疫霉侵染后的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中成功克隆到该基因,命名为StHcS,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生化功能鉴定及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1)序列分析显示StHcS编码区序列长1 497 bp,编码498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74.78 kD。(2)StHcS基因编码的蛋白序列含有DDXXD催化功能域,与短柱茶(Camellia maliflora)中的四甲基环癸二烯甲醇合酶相似度最高。(3)蛋白体外催化实验和大肠杆菌代谢工程分析表明,StHcS可以催化生成倍半萜化合物四甲基环癸二烯甲醇(hedycaryol)。(4)基因表达分析显示,StHcS可以被致病疫霉侵染诱导表达反式法尼烯焦磷酸(FPP),且在侵染后72 h表达最高;GC-MS分析显示,在受侵染的马铃薯块茎中检测到四甲基环癸二烯甲醇。StHcS生化功能的鉴定为倍半萜合酶的研究提供了多样性,也是首次在马铃薯中发现的四甲基环癸二烯甲醇合酶,为马铃薯萜类代谢途径解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77.
近年来随着地下生态学的发展,生态学家们逐渐重视生物入侵导致的地下生物多样性及其相关生态系统功能的改变.为探究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入侵对土壤线虫的影响,我们在杭州湾地区选取镇海、平湖、慈溪、奉贤、海盐和杭州6个研究地点,比较外来种加拿大一枝黄花群落与土著种芦苇(Phragmites a...  相似文献   
478.
红柄白鹃梅营养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红柄白鹃梅嫩茎、幼叶和花蕾等器官不同部位的粗脂肪、可溶性蛋白、粗纤维、可溶性糖、维生素C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红柄白鹃梅粗纤维含量丰富,达4.45g.100g-1,可溶性糖的含量较低为2.16g.100-g1,粗脂肪和维生素C的含量适中,分别为0.69g.100g-1和32mg.100-g1,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较低,为0.317g.100g-1.红柄白鹃梅富含营养成分,是一种极具开发利用价值的木本野生蔬菜.  相似文献   
479.
不同品种油茶细根时空分布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赣无1、赣永5、长林4、长林40和赣447 等5个品种的油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根管技术对0~40 cm土壤剖面的油茶细根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观测,并分析了总根尖数(TRT)、平均根长密度(ARLD)、平均直径(ARD)的时空分布动态规律.结果表明: 2016年下半年,各品种的TRT和ARLD变化相对稳定,2017年上半年,各品种的TRT和ARLD变化幅度较大,尤其体现在赣无1与长林40中.赣无1的TRT和ARLD在2017年5月出现峰值,长林4的ARD在2017年3月出现峰值.赣无1的TRT和ARLD 以及长林4的ARD在整个观测期都显著大于其他品种.不同品种油茶细根在土层中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动态变化存在明显差异,赣无1和赣447的细根主要分布在0~20 cm土层中,长林4和长林40的细根以20~40 cm土层居多,空间分布动态变化较其他3个品种稳定;赣永5的空间分布动态变化幅度较大,根量分布各土层无显著差异;长林4的ARD表现为20~40 cm土层>0~20 cm土层,其他品种的ARD在不同土层中无显著差异.赣无1的细根生物量最多,主要分布在上层;长林4的细根直径最粗,主要分布在下层.  相似文献   
480.
污灌对小麦幼苗生长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8,自引:6,他引:38  
通过水培的方式研究了污水灌溉对小麦幼苗生长及活性氧代谢系统的影响 .结果表明 ,经污水浇灌的小麦幼苗与对照组相比 ,植株矮小 ,根短 ,根数目少 ,茎、叶、根的干重、鲜重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明显减少 ,并出现叶尖枯黄 ,叶片色素含量下降 ,叶绿素a/b与电导率明显上升现象 ,几种色素对污灌的敏感性为叶绿素b >叶绿素a >类葫萝卜素 .同时MDA水平上升 ,而SOD、POD和CAT活性显著下降 .其中SOD对环境胁迫最敏感 .三者活性分别下降 19.1%~ 33.1%、37.8%~ 4 7.8%和 30 .2 %~ 35 .9%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