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7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26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稻鸭、稻鱼共作生态系统土壤可溶性有机N的动态和损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稻鸭、稻鱼共作生态系统土壤可溶性有机N(SON)的动态和损失,及其与土壤微生物量N和水稻吸N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土壤SON是稻田土壤主要的可溶性N,其中处理CK,RD和RF土壤SON库分别为121.16, 109 30 和113.71 kg/hm2,高于土壤无机N库.(2)土壤SON与土壤可溶性无机N显著正相关(p<0.01);在水稻生育期间,土壤SON含量随水稻的生长而逐渐降低;同时由于鸭和鱼的存在,处理RD和RF土壤SON含量显著低于处理CK;土壤SON与水稻累积吸N量呈显著负相关(p<0.01),表明水稻生长强烈影响着土壤SON.(3)在水稻生长前期,渗漏水各形态N含量最大;溶解性有机N(DON)是稻田渗漏水N素的主要形态;同时,统计分析显示,相对于处理CK,RF土壤SON的下渗淋失量显著降低,RD土壤SON的下渗淋失量则略为降低.(4)水稻生育期间,土壤微生物量N不断地变化着,此外,由于鸭和鱼的存在,相对与处理CK,处理RD和RF土壤显著的提高了土壤MBN.同时,由于水稻吸收和N的淋失,土壤微生物量N与土壤SON不相关.总之,在水稻生长期间,土壤可溶性有机N受水稻吸N、微生物吸N与分解和N淋失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222.
本研究旨在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人源性天然抗体库,以可溶性Aβ1-42寡聚体对抗体库进行筛选获得针对低分子量Aβ1-42寡聚体的特异性单链抗体.利用RT-PCR法从10个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得到全套人抗体VH和VL基因,经过重叠延伸PCR将VH和VL连接得到scFv片段,将scFv片段酶切后克隆至pCANTAB5E噬菌体载体,电转化TG1感受态菌,获得库容为2.5×109单链抗体库.经辅助噬菌体M13K07拯救,以可溶性Aβ1-42寡聚体为抗原,对抗体库进行4轮筛选,ELISA法筛选特异性识别Aβ1-42寡聚体的阳性克隆,将筛选到的阳性克隆B19转化至E coliHB2151菌,诱导表达可溶性scFv抗体.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可溶性scFv抗体获得了正确表达,且能够与Aβ1-42三聚体及纤维特异性结合,亲和力(Kd)为9×10-6 mol/L.Aβ1-42寡聚体特异性单链抗体的获得为老年性痴呆(AD)的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23.
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广泛存在U-Box基因,其编码蛋白大部分是泛素系统中决定底物特异性识别的E3蛋白,其构象与RING-finger极其相似.U-Box蛋白质能促进底物蛋白泛素化降解,对细胞内异常蛋白的降解及质量控制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水稻基因组中有77个U-Box蛋白质,系统了解它们的表达可为功能研究提供数据.制备针对水稻U-Box蛋白质的抗体,了解水稻中U-Box蛋白质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信息,为功能研究积累数据.选取了4个水稻U-Box蛋白质,其共同结构特点为U-Box结构在N端,C端有ARM结构.用计算机软件预测抗原决定簇,细菌体系体外表达、纯化U-Box蛋白质的片段,免疫动物制备多克隆抗体,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U-Box蛋白质在水稻品种93-11苗期地上部和地下部、分蘖期根和茎、孕穗期剑叶和幼穗、开花期剑叶和穗子、成熟期剑叶和种子中的表达,并与EST数据库中公布的U-Box蛋白质EST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体外克隆表达后,获得了纯化的蛋白质,制备的抗体特异性强,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可见一条明显的主带,其中Os06g01304和Os12g38210两个蛋白质的表观分子质量与预测分子质量相符,Os01g66130和Os08g01900两个蛋白质的表观分子质量低于预测分子质量.4个U-Box蛋白质在水稻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或部位基本上是组成型表达,且表达量接近.对NCBI上公布的来自274个文库100万条以上的EST进行分析,可以看出4个U-Box蛋白质EST的数量分布大致均匀,与Western blotting结果揭示的组成型表达平行,与ATPase、HSP81-3、EGF-1 alpha和RuBisCo等对照基因相比,U-Box基因的EST数目相对很少,说明它们属于低丰度转录的基因.选取了4个水稻U-Box蛋白质,通过抗原决定簇预测,表达片段蛋白,制备了特异性抗体,证明了这一技术路线的可行性.利用抗体对水稻不同发育时期材料进行蛋白质表达谱研究,发现这些U-Box蛋白质呈组成型表达,与EST数据揭示的结果具有平行性.所制备的抗体也为相关功能研究,如免疫共沉淀、ChIP-on-chip、Pull-down以及在抗病、抗逆反应中U-Box蛋白质的表达等,积累了 资源.  相似文献   
224.
蚕丝经腐化处理可达到脱胶除油的效果,该文着重对蚕丝腐化液中的脱胶微生物进行研究.实验以酪蛋白为分离培养基碳源,采用平板透明圈法从两种腐化液中初筛出9种脱胶细菌,再经发酵脱胶复筛出脱胶效果最好的菌株D7,该菌处理后蚕丝的残胶率为5.12%.D7菌体呈杆状,长3μm~4μm,宽0.9μm~1.1μm,有芽孢,在平板上菌落直径1mm,透明圈直径5mm,结合其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属腊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为建立蚕丝的纯种微生物发酵脱胶工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25.
用合适的限制性内切酶消化载体p215t,胶回收获得含有gfp基因及amp基因大片段.设计引物,采用PCR扩增无菌钝顶螺旋藻A9藻株的强启动子片段;在T4连接酶的作用下进行体外连接重组,构建了带有螺旋藻启动子和gfp报告基因的新型表达载体p215t-spp.将该载体转入钝顶螺旋藻,利用报告基因的表达,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转化藻细胞,p215t-spp质粒显著提高转化率.研究了不同PEG浓度、转化时间及冰浴处理对转化率的影响.采用1%PEG能有效促进细胞吸收DNA,获得10.5‰的转化率.实验初步证明,带有螺旋藻启动子的报告基因gfp能够在钝顶螺旋藻中顺利表达.  相似文献   
226.
目的:利用纳米金颗粒提高复杂体系基因组低拷贝基因PCR扩增的反应特异性。方法:首先,模拟复杂基因组扩增模式体系,以接近单拷贝的λDNA为模板,在PCR过程中加入纳米金颗粒,设计优化实验,以便模拟建立复杂基因组低拷贝目的基因PCR扩增的模式体系。随后,扩增人类基因组的疾病相关的低拷贝基因模板(如人基因组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外显子1的380bp),以检验纳米金优化增强PCR反应特异性的实际效果。结果:在复杂体系基因组的低拷贝基因PCR扩增中,纳米金颗粒能够较好地增强其PCR反应的特异性。结论:初步表明基于纳米金的纳米粒子PCR方法可以对复杂的实际基因组体系低拷贝基因的PCR扩增起到优化作用,这对于PCR反应优化方法的改进、推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27.
甜菜黑色焦枯病毒外壳蛋白与病毒致病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T-PCR方法,构建获得了由T7RNA聚合酶启动子驱动的甜菜黑色焦枯病毒(BBSV)全长cDNA克隆pUBF52.摩擦接种苋色藜(Chenopodiumamaranticolor)后,体外转录产物可导致与野生病毒相同的枯斑症状,蛋白质印迹和RNA印迹检测也都证明了转录产物的侵染活性.构建了BBSVp24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CP1,转化大肠杆菌BL21后的诱导表达产物能够与BBSV的抗血清呈现特异性反应,表明该基因编码产生BBSV的外壳蛋白(CP).以pUBF52为模板,分别构建了BBSVCP基因的移码突变体和不同程度的缺失突变体.侵染性检测表明,CP基因的移码突变对BBSV在苋色藜上所导致的枯斑症状及病毒RNA在寄主体内的积累基本没有影响,但CP基因的大部或完全缺失会使体内病毒RNA的积累水平大大降低,其中CP基因完全缺失的突变体转录物接种苋色藜后仅能够产生很轻的枯斑症状.将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和葡糖苷酸酶(GUS)基因分别与BBSVCP基因的5′端融合,构建了表达载体pBGFP和pBGUS.摩擦接种苋色藜叶片后可观察到GFP或GUS基因的表达,为探索利用BBSV作为外源蛋白的表达载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28.
稻鱼共作生态系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稻鱼共作技术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通过对稻鱼共作系统水体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及多样性进行分析,明确该系统中浮游植物数量变化特性,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这一经典农艺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结果表明,稻田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群落包含蓝藻门、甲藻门、隐藻门、裸藻门、绿藻门和硅藻门等6门,共38属93种。稻鱼共作显著增加稻田水体浮游植物的密度和生物量,降低硅藻和蓝藻的优势度,增加绿藻和裸藻的优势度,提高了稻田水体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  相似文献   
229.
依据16个形态性状,对山东省主栽的20个木瓜 (Chaenomeles spp. )品种进行了UPGMA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并对16个形态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检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欧氏距离1.058处可将20个品种分为皱皮木瓜[C. speciosa (Sweet) Nakai]和木瓜[C. sinensis (Thouin) Koehne]2组;在欧氏距离0.743处,皱皮木瓜组可进一步分为浓香型(包括'一品香'和'金香')和淡香型(包括'罗扶'、'长俊'、'红霞'、'玉佛'和'奥星')2个品种群;木瓜组可进一步分为大果型(包括'玉兰'和'豆青')和中小果型(包括'细皮'、'剩花'、'手瓜'、'佛手'、'金苹果'、'大金苹果'、'大狮子头'、'小狮子头'、'陈香'、'红云'和'可食')2个品种群.果实贮藏后果皮是否变皱、果实表面有无棱沟、嫩叶颜色、结果枝是否带刺、托叶形状等性状之间的相关性极显著, 相关系数均达到 1.000 0.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89.66%,根据前4个主成分中各性状的绝对权重值,筛选出对木瓜品种分类影响较大的12个性状,其中果实贮藏后果皮是否变皱、果实表面有无棱沟、嫩叶颜色、结果枝是否带刺和托叶形状5个性状可作为区分山东省20个木瓜主栽品种的主要形态性状依据.  相似文献   
230.
棉花根际固氮菌、解磷菌及解钾菌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棉花根际促生细菌N2126、P1108和K2116菌株单独接种和混合接种,根据这些菌株的固氮、解磷、解钾能力和细胞数量的变化,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将这3株菌株设置4个不同的组合:N2126+P1108、P1108+K2116、N2126+K2116及N2126+P1108+K2116,分别测定培养液中全氮含量,水溶性磷、钾含量和细胞数量。结果P1108对N2126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但抑制K2116的生长,N2126和K2116之间存在拮抗作用。N2126、P1108和K2116混合培养后,三者细胞数量分别占培养液中细胞总数的6.4%、89.2%和4.4%;培养液中的全氮含量比不接种时下降了0.7%;水溶性磷、钾含量比不接种时分别增加了19.0%和12.2%。结论P1108为3株菌株混合培养时的优势菌株,3株菌株混合培养有助于磷、钾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