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1.
枯草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制备及在仿刺参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海藻酸钠为壁材,4%氯化钙作为固定化剂,将发酵后收集的枯草芽孢杆菌菌体制备成微生态制剂。将该枯草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添加到仿刺参基础饲料中,对仿刺参进行喂养,观察其对仿刺参消化酶活性以及生长和仿刺参养殖水质的影响。试验组在基础饲料上添加5 mL的枯草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其投喂量为仿刺参体重的5%,并且换水周期为3 d。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的试验组水质中亚硝酸盐、氨氮、化学需氧量均低于对照组。通过2个生长阶段的比较,试验组内仿刺参肠道内淀粉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尤其淀粉酶活力提高明显。通过对试验组和对照组中仿刺参的质量增加率和质量日增重量进行比较,在生长第1个阶段里两组数值差距不明显,但在生长第2个阶段里,两组数值差距逐渐增大,这说明微生态制荆对仿刺参生长的影响,随着时间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2.
通过盆栽和大田试验研究扫帚菜Kochia scoparia对土壤中镉(Cd)的富集效率,并利用盆栽试验将其与4个白菜品种进行轮作试验,验证扫帚菜对土壤Cd污染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扫帚菜各部位富集能力表现为叶>根>茎,富集系数分别为15.07、5.44和2.96;种植扫帚菜后土壤总Cd降低6.02%-13.60%;土壤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也有所提高。盆栽轮作结果表明,扫帚菜-白菜轮作系统中白菜地上部Cd含量与未轮作的对照组相比平均降低17.21%,生物量有略微增加,地上部对Cd的转运系数无明显变化。结果显示,通过扫帚菜与白菜轮作不仅可以增加白菜产量,而且可以有效降低白菜可食部Cd含量,实现边生产边治理的绿色农业理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及常规疗法在老年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12月我院老年T2DM患者118例,依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胰岛功能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 β)、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PINS)]、微炎症状态指标[白介素 1β(IL 1β)、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高敏C 反应蛋白(hs CRP)]、肠道菌群(肠杆菌、酵母菌、乳杆菌、拟杆菌、双歧杆菌)、丙二醛(MDA)、8 异前列腺素F2α(8 iso PGF2α)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FPG、2h PG、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HOMA β、FINS、PINS水平高于对照组,HOMA I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L 1β、TNF α、hs 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拟杆菌、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高于对照组,酵母菌、肠杆菌数量低于对照组(P<0.05);MDA、8 iso PGF2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17%)与对照组(6.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辅助常规疗法治疗老年T2DM,可改善患者肠道菌群构成,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轻机体微炎症状态,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土霉素菌渣源酵母菌的筛选及其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随着制药行业的蓬勃发展,中国每年产生大量的抗生素菌渣,已造成了不可忽视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由于抗生素菌渣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等有机物质,利用其蛋白质等进行二次生产或将成为解决抗生素菌渣处理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目的】从土霉素菌渣中筛选出天然酵母菌菌株,并利用土霉素菌渣作为酵母菌生长的主要培养基成分,通过其培养条件的优化,实现土霉素菌渣的资源化利用。【方法】以土霉素菌渣为样品,运用稀释涂布法进行酵母菌的筛选,通过其形态学观察和18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等方法对菌株进行鉴定。通过单因素试验与Box-Behnken Design试验结合,对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确定筛选菌株在以土霉素菌渣为主要成分培养基中的最佳生长条件。【结果】筛选的土霉素菌渣源酵母菌为一株希腊接合囊酵母菌(Zygoascus hellenicus)Y1,其最佳培养条件为:土霉素菌渣添加量为5%,葡萄糖添加量为0.5%,接菌量为2%,在pH 5.0、32℃、160r/min条件下培养24h。【结论】筛选到一株希腊接合囊酵母菌Y1,该菌能够很好地利用土霉素菌渣进行生长,实现了土霉素菌渣的资源化利用,大大减少了菌渣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从显微结构上进一步探讨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 L.)的抗旱耐涝性及与利用的关系,于2011年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其根、茎叶3种营养器官进行解剖观察。结果表明,虉草根的结构自外而内依次为表皮、皮层、维管束鞘、初生韧皮部和初生木质部;茎由表皮、基本组织和维管束构成;叶片内部结构可分为表皮、叶肉和叶脉3部分。根皮层大的细胞间隙和气腔,初生木质部的后生大导管和茎基本组织解体形成的髓腔都是虉草良好的通气组织,是其耐水淹的主要显微特征。茎、叶片角质化的表皮和叶表皮所含的丰富泡状细胞组是虉草具有抗旱性的主要解剖结构特征。叶肉细胞排列紧密且只有少量气孔分布于叶片下表皮,这样的结构可减少蒸腾;叶肉细胞富含叶绿体,增强光合作用,获得更多的同化产物,确保了植株在干旱条件下也有足够的光合产物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茎、叶维管束部分大量的木纤维起到支撑作用。虉草根的皮层和维管柱部分、茎的基本组织和维管束部分、叶的叶脉部分都含有大面积的厚壁细胞,厚壁细胞中含有丰富的粗纤维和木质素。丰富的粗纤维、木质素等成分则是虉草能成为新能源燃料植物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6.
玉米与番茄间作对土壤镉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间作对作物吸收重金属镉(Cadmium,Cd)的影响,以Cd相对高积累番茄(中蔬4号)和相对低积累玉米(金珠蜜甜玉米)为试验材料,在Cd 3.70 mg/kg的污染水平下以单作、限制性间作、间作3种种植方式进行了盆栽试验,研究间作后作物各部位Cd积累差异及其形成原因。结果表明,番茄和玉米间作和限制性间作所产番茄根、茎、叶中Cd含量均有所提高(叶中Cd含量从13.52mg/kg分别升高至24.94mg/kg和27.30mg/kg);与未种植作物的对照组相比,非单作条件下番茄根围土壤的pH有所下降,酸性磷酸酶活性上升,而脲酶活性下降,且间作组变化幅度较大;间作还能改变作物根围微生物种群结构,提高对重金属吸收有促进作用的微生物种群的丰度,最终实现Cd高积累番茄对Cd的吸收能力提高。研究结果可为利用间作模式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和保障食品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同组正常人35例同时用脉冲波式和连续波式多普勒测定4个瓣口10组血流速度20个峰值的结果。男18例、女17例,年龄19~50岁。主动脉瓣、肺动脉瓣、二尖瓣及三尖瓣口连续波式多普勒最大血流峰值分别为:105.22±18.05cm/s、79.91±11.95cm/s、85.17±11.45cm/s和66.76±8.93cm/s。脉冲波式多普勒的实测值虽略低于连续波式,但经t检验统计学分析,10组测值中有9组未达到显著意义(P>0.05)。女性组的瓣口流速均较男性组高,但除二尖瓣外,也均无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与华法林对高龄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血浆D-二聚体(D-D)、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46例高龄NVAF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华法林组予以华法林抗栓治疗,利伐沙班组采取利伐沙班抗栓治疗。记录比较两组治疗期间栓塞、出血情况及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D-D)、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栓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伐沙班组出血发生率(4.1%)低于华法林组(1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血浆D-D和NT-pro BNP水平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血浆D-D和NT-pro 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华法林相比,高龄非瓣膜性房颤应用利伐沙班抗栓治疗在患者耐受性与预防血栓栓塞方面优势相当,但利伐沙班更能有效降低患者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可供利用的番茄污染安全品种(Pollution-safe cultivar,PSC),减少镉(Cd)污染地区食品安全隐患,通过土培及水培试验研究了南方地区常见不同番茄(Solanumlycopersicum)品种对Cd的积累差异.首先利用土培试验在2.94 mg/kg Cd胁迫下从25个番茄品种中筛选出高低积累...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高碘酸钠氧化法以麦芽糖修饰胰蛋白酶,检验此方法是否能够改善胰蛋白酶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高碘酸钠改性麦芽糖,使其中具有能够与酶分子中氨基结合的醛基,从而在一定条件下化学修饰胰蛋白酶.结果:改性麦芽糖的最佳条件为,高碘酸钠浓度0.05g/mL,高碘酸钠与麦芽糖质量比1.1∶1,初始pH 1.0,反应时间3h,反应温度30℃;修饰胰蛋白酶的最佳条件为,pH6.0,改性麦芽糖与胰蛋白酶质量比1∶1,修饰温度4℃,修饰时间24h;在最佳条件下修饰酶后,pH在8.9~10.0时,原酶活力与修饰酶活力分别下降了其最高活力的15.8%和9.8%;将酶置于50℃ 2h后,原酶与修饰酶分别保留了其置于4℃ 2h后活力的88.7%和94.7%.结论:该方法能够提高胰蛋白酶的耐碱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