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观察模拟失重对大鼠胸主动脉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3周尾部悬吊大鼠模型模拟失重状态,通过DHE荧光探针技术观察大鼠动脉血管超氧阴离子水平变化,通过比色法测定大鼠动脉血管丙二醛(MDA)含量,通过蛋白印记技术观察悬吊(SUS)大鼠和正常对照(CON)大鼠动脉血管NOX4、p22phox的表达变化。结果:尾部悬吊3周后,SUS组大鼠胸主动脉超氧阴离子水平较CON组明显增高,SUS组(0.849±0.023 nmol/mg protein)大鼠MDA含量较CON组(0.575±0.054nmol/mg protein)明显增加;SUS组大鼠胸主动脉的p22phox及NOX4蛋白表达均较CON组明显增强。结论:模拟失重3周可使大鼠胸主动脉氧化应激水平明显增高,p22phox及NOX4蛋白表达明显增多,结果提示,尾部悬吊模拟失重状态下氧化应激水平增高可能与NADPH氧化酶表达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92.
红曲色素发酵流加补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G-1红曲霉菌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红曲霉菌液态发酵延长代谢稳定期的措施.实验表明:在发酵稳定期以流速为1 g·L-1·h-1葡萄糖进行流加补料能够延长代谢稳定期,发酵水平可达321 u/mL.  相似文献   
93.
高通量的蛋白质互作数据与结构域互作数据的出现,使得在蛋白质组学领域内研究人类蛋白质结构互作网络,进一步揭示蛋白质结构与功能间的潜在关系成为可能.蛋白质上广泛分布的结构域被认为是蛋白质结构、功能以及进化的基本功能单元.然而,结合蛋白质的结构信息(例如蛋白质结构域数目、长度和覆盖率等)来研究这些表象后的内部机制仍然面临着挑战.将蛋白质分为单结构域蛋白质与多结构域蛋白质,并进一步结合蛋白质互作信息与结构域互作信息构建了人类蛋白质结构互作网络;通过与人类蛋白质互作网络进行比较,研究了人类蛋白质结构互作网络的特殊结构特征;对于单结构域蛋白质与多结构域蛋白质,分别进行了功能富集分析、功能离散度分析以及功能一致性分析等.结果发现,将结构域互作信息综合考虑进来后,人类蛋白质结构互作网络可以提供更多的单纯的蛋白质互作网络无法提供的细节信息,揭示蛋白质互作网络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94.
2007年6—9月,对三江平原地区6种不同土地利用生境下步甲群落结构进行调查,共采集步甲标本34种871号,其中淡足青步甲、暗青步甲和圆角梨须步甲分别占总数的19.4%、19.3%和13.2%,共同构成本研究区的优势类群。通过对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等多样性指标进行分析,丰富度在杨树林最高,白桦-蒙古栎林最低;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大豆田最高,杨树林最低。土地利用方式对步甲数量有显著影响(F=2.987,P<0.05),杨树林步甲数量最多,松树林最少;采样时间对步甲数量显著影响(F=8.172,P<0.05),9月步甲数量最多,7月最少。但土地利用方式和采样时间对步甲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5.
香灰菌菌丝体经磷酸缓冲液抽提、20%-70%饱和浓度的硫酸铵沉淀、DEAE-Cellulose和SephadexG-100柱层析纯化得到香灰菌凝集素(Hypoxylonsp.lectin,简称HSL)。HSL经PAGE检测为单一蛋白条带,SDS-PAGE测得其亚基分子量为15.9kD。过碘酸-Schiff染色法表明HSL为一种糖蛋白,糖基的含量为15.5%,β-消去反应测得其糖和蛋白质的连接键为O-型糖肽键。HSL能凝集多种动物红细胞和人的红细胞,在所测试的红细胞中,对兔红细胞的凝集作用最强。HSL对热较敏感,经50°C处理10min,其凝集活性明显降低,其在碱性环境中较稳定,而在酸性环境中较不稳定。HSL的凝集活性受Al3+、Fe3+、Ca2+和Zn2+等阳离子的影响。对鼠红细胞的凝集作用可被半乳糖和乳糖所抑制。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医院社会满意度测评体系,进行社会满意度调查,为医院提升社会满意度提出建议。方法:采用医院探索的社会满意度测评体系,进行医院社会满意度调查。结果:医院社会满意度测评体系包括定量测评和定性测评。调查结果显示门诊患者中对办卡、挂号、缴费服务的满意度(3.95)、住院患者住院费用知晓度(3.87)、患者医疗费用(4.27)的满意度较低。定性评价满意度较低的主要有医患沟通和医生服务态度。结论:医院社会满意度测评体系能够比较系统地反映医院存在的问题。医院的总体社会满意度处在较高的水平,但针对医患沟通、基本服务态度等问题需要引起医院管理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97.
目的:动态观察去卵巢大鼠腰椎骨微结构的变化。方法:将90只3月龄雌性SD大鼠按体重进行分层随机抽样分组,分为基础组(10只)、假手术组(40只)和去卵巢组(40只)。手术前(0周)处死基础组大鼠,手术后3、6、12、24周时,分批处死假手术和去卵巢组大鼠各8-10只。从每组随机取6只大鼠的第5腰椎行micro-CT扫描及三维结构重建,选取椎体1 mm处,2.0 mm×3.5mm,厚0.9 mm的骨组织为感兴趣区域(interesting area),进行骨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与同一时间点假手术组大鼠比较,去卵巢3周时,第5腰椎体积骨密度(v BMD)、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数目(Tb.N)、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间隙(Tb.Sp)和结构模型指数(SMI)均无显著变化;去卵巢6周时,Tb.Th显著下降(P0.05),而其他指标均无显著变化;从去卵巢12周到24周时,不仅Tb.Th显著下降(P0.05),而且v BMD、BV/TV和Tb.N也显著下降(P0.05),同时Tb.Sp和SMI显著增加(P0.05)。结论:3月龄大鼠在去卵巢后的6周时骨小梁厚度变薄,12周以后,体积骨密度和骨体积分数下降,骨小梁数目减少。  相似文献   
98.
不同盐分处理对狼尾草和大油芒发芽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盐渍化生境中r对策者发芽与幼苗期的盐分适应特征,本研究选用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和大油芒(Spodipogon sibiricus),按照NaCl∶Na2SO4∶NaHCO3为1∶1∶3(mol)配制复盐溶液,分6个处理(0、0.1%、0.2%、0.4%、0.8%和1.6%),分别进行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单因素实验,比较了两种植物的发芽能力、胚生长和幼苗生长状况以及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种子萌发阶段,随盐分浓度增大,狼尾草和大油芒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势等均显著下降,低浓度(≤0.4%)时狼尾草的发芽能力小于大油芒,高浓度(≥0.8%)时则相反;狼尾草和大油芒胚芽长、胚根长及胚鲜重均显著下降,但大油芒胚生长受抑制的程度高于狼尾草;幼苗阶段,盐分显著抑制狼尾草和大油芒的幼苗生长,但大油芒受抑制的程度低于狼尾草,且狼尾草体内生理活性钙和丙二醛含量高于大油芒;可见,两种植物的耐盐能力在种子萌发阶段狼尾草强于大油芒,而幼苗阶段狼尾草又弱于大油芒,这体现了r对策者风险分摊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
目的:建立稳定高表达雌激素受体β(ERβ)蛋白表达的乳腺癌ZR75-1细胞株,检测其对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MT)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将编码人ERβ的cDNA序列插入慢病毒表达载体pCDH-EF1-MCS-T2A-Puro,将其与慢病毒包装辅助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后收集病毒上清,感染乳腺癌ZR75-1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后获得稳定高表达含Myc标签的人ERβ的混合细胞集落,以及作为对照组整合有对照慢病毒载体pCDH-EF1-MCS-T2A-Puro的混合细胞集落,提取细胞蛋白,用Myc抗体检测Myc-ERβ融合蛋白的表达,同时检测EMT相关基因Snail、E-Cadherin、N-Cadherin的表达水平和GSK-3β的磷酸化水平。结果:建立了稳定高表达Myc-ERβ融合蛋白的乳腺癌细胞株,和对照组相比,Myc-ERβ高表达抑制EMT相关蛋白N-cadherin和Snail的表达,增强E-cadherin分子的表达,抑制GSK-3β磷酸化水平。结论:建立了Myc-ERβ高表达的乳腺癌细胞株,发现ERβ高表达抑制EMT相关分子的表达,为深入研究ERβ分子在乳腺癌中调控EMT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清肺化痰逐瘀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每组各12只。空白对照组大鼠每天以生理盐水灌胃,将其他四组大鼠建立COPD模型,模型建立后,模型对照组每天以生理盐水灌胃,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以2 m L/100 g·d、3 m L/100 g·d、4 m L/100 g·d的清肺化痰逐瘀汤灌胃,各组均持续14d。比较各组大鼠症状改善情况、动脉血中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以及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三烯B4(LTB4)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饮食、精神、毛发等状况均有所改善,且高剂量组大鼠症状缓解最为明显。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血清IL-1β、IL-8、TNF-α、LTB4及PCO2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血清SOD及PO2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且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血清IL-1β、IL-8、TNF-α、LTB4及PCO2水平逐渐降低,血清SOD及PO2水平逐渐升高(P<0.05)。结论:清肺化痰逐瘀汤能明显改善COPD大鼠症状和动脉血气,疗效确切,且高剂量清肺化痰逐瘀汤改善作用最明显,其可能机制是通过降低大鼠炎症因子及LTB4水平,提高SOD水平,从而抑制其机体炎症反应,增强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