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3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张涛  陈磊  张怡靓  李楚彦  陈仁义 《生物磁学》2011,(24):4831-4833
目的:研究脊髓中IL-6在大鼠脊神经结扎(spinal nerve ligation,SNL)所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SNL模型,以ELISA法检测脊髓IL-6含量。鞘内分别给予外源性IL-6,以及IL-6的中和抗体以拮抗内源性的IL-6,观察大鼠对热刺激的缩足反应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ies,PWL)。结果:①SNL手术后3天和7天,脊髓IL-6水平明显上调(P〈0.05)。②手术7天后给予外源性IL-6不能明显引起假手术组的PWL变化,但是与给予生理盐水的假手术组和SNL组相比,给予IL-6的SNL组PWL明显下降(P〈0.05)。③手术7天后给予IL-6的中和抗体不能引起假手术组的PWL改变,但是与给予生理盐水的SNL组相比,给予中和抗体的SNL组PWL明显上升(P〈0.05)。结论:IL-6在脊神经结扎模型所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痛中发挥促伤害性作用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鞘内联合给予米诺环素和IL-6的中和抗体在大鼠脊神经结扎(spinal nerve ligation,SNL)模型所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痛中的镇痛作用。方法:建立大鼠SNL模型,分别在手术前和手术后鞘内给予米诺环素100μg、在手术后鞘内给予IL-6的中和抗体0.03μg、手术后鞘内联合给予两种药物,观察给药3天各组大鼠热刺激的缩足反应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ies,PWL)。结果:①SNL手术前后给予米诺环素都可以提高大鼠的PWL(P<0.05),但SNL手术前给药对大鼠PWL的提升明显高于手术后给药(P<0.05)。②手术后给予IL-6的中和抗体可以有效提升SNL组的PWL(P<0.05),但是还是比给予生理盐水的假手术组大鼠的PWL明显减少(P<0.05)。③手术后联合给予两种药物可以明显逆转SNL组的PWL(P<0.05)。④联合给药对大鼠PWL的提高明显高于SNL手术后给予米诺环素组和给予IL-6的中和抗体组(P<0.05),但与手术前给予米诺环素组的PWL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鞘内联合给予米诺环素和IL-6的中和抗体对SNL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43.
Curcin2是麻疯树幼苗在真菌侵染、干旱及高低温胁迫下诱导产生的一种核糖体失活蛋白.采用分子克隆的方法,从麻疯树基因组中扩增到Curcin2成熟肽编码基因,分别连接到质粒载体pGEX-6p-1、pMAL-c5E上,转化大肠杆菌最终获得重组菌PGC(pGEX-6p-1-curcin2)和PMC(pMAL-c5E-curcin2).在不同温度、IPTG浓度、时间诱导下,Curcin2在重组菌PGC中均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在重组菌PMC中主要以可溶性融合蛋白形式表达,且蛋白质的表达量与诱导条件相关.重组菌PMC表达可溶性curcin2的优化条件为:温度28℃,IPTG 0.3mmol/L,时间8h,此条件下目的蛋白占总蛋白表达量的30.6%,1L培养物中可获得19.74mg电泳纯的重组蛋白.重组蛋白可被MBP TrapTM HP柱亲和纯化并与curcin抗体发生抗原抗体反应.体外抗真菌活性实验表明,纯化后的curcin2融合蛋白有抑制真菌生长作用,且对小麦赤霉、油菜菌核的抑制作用强于curcin.此蛋白的获得为其相关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在糖尿病大鼠脊髓内的表达变化,探索其参与糖尿病性机械性痛觉过敏的具体机制,进一步阐明糖尿病性痛的机制,为糖尿病疼痛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36只SD大鼠随机分成6组(n=6),分别为正常大鼠组、糖尿病大鼠对照组、糖尿病7 d组、14 d、21 d和28 d组。通过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内HMGB1 m RNA的表达情况。(2)24只SD大鼠分成4组(n=6)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在造模后第28 d鞘内给予生理盐水、HMGB1的中和抗体10、30和100μg,检测糖尿病大鼠模型在各时间点的机械性缩足阈值。(3)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n=6),其中4组给予链尿佐菌素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模型制作28 d后鞘内给予生理盐水、HMGB1的中和抗体10、30和100μg。另一组大鼠腹腔给予生理盐水,作为糖尿病大鼠的对照组。检测各组大鼠脊髓的TNF-α、IL-1β和IL-6 m RNA的表达。结果:(1)糖尿病大鼠模型制作21 d和28 d,脊髓内HMGB1 m RNA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2)糖尿病大鼠鞘内给予HMGB1中和抗体30和100μg后,可以在长达24 h的时间内扭转模型大鼠的机械性痛敏(P0.05)。(3)糖尿病大鼠造模28 d后,鞘内给予HMGB1的中和抗体30和100μg可以明显逆转糖尿病大鼠脊髓内的TNF-α、IL-1β和IL-6 m RNA的表达(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脊髓内HMGB1显著上调,鞘内给予HMGB1的中和抗体可以通过抑制脊髓内TNF-α等细胞因子的表达而扭转糖尿病大鼠的机械性痛敏。以上结果提示,脊髓HMGB1可能参与了糖尿病机械性痛敏状态的维持过程。我们的研究对脊髓HMGB1参与糖尿病大鼠的疼痛的机制进行初步的探讨,为糖尿病性痛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5.
为了改进长期以来细胞瓶以牛皮纸加无纺布包装后进行灭菌的方式,实验中依据国内外的有关资料和现行GMP的要求,结合生产的实际情况,以15L细胞瓶为对象,用不同材料(牛皮纸加无纺布、铝箔纸、两层无纺布、带砂芯的硅胶塞)包装后进行灭菌效果的比较试验及残留蒸汽冷凝水测量试验,结果显示用带砂芯的硅胶塞包装的细胞瓶在灭菌过程中瓶内实际温度均能达到设定要求,热穿透及微生物标的验证试验也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三部)2005年版的标准要求,残留蒸汽冷凝水明显少于其它包装方式,有最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6.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氮镉交互作用对苋菜(Amaranthus mangostanus L)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氮镉交互作用有促进土壤蔗糖酶活性、脲酶活性的趋势和抑制蛋白酶活性、酸性磷酸酶活性的趋势。  相似文献   
47.
云南野生红景天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1植物名称云南红景天(Rhodiola yunnanensis)、大花红景天(Rhodiola crenulata)、粗糙红景天(Rhodiola scabrida)、长鞭红景天(Rhodiolafastigiata). 2材料类别野外采集4个种,取其叶片、幼茎、茎尖与花芽等. 3培养条件基本培养基为MS,蔗糖浓度为3%,pH 5.8.分化丛生芽培养基的附加成分为:(1)6-BA 2 mg·L-1(单位下同) IAA 0.2,(2)KT 2,(3)6-BA 2 IAA 1,(4)KT 2 IAA 2;生根培养基为:(5)IAA 0.5,(6)NAA 0.2.变温(11~22℃)培养,光照时间12 h·d-1,培养期间光照度1 500lx.炼苗光照度为4000 lx.  相似文献   
48.
成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抗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明胶凝集试验,对10,013份血清标本进行了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1)抗体的检测,发现8例阳性。其中3例为日本人,2例是中国台湾人,2例分别是上述日本人和台湾人的妻子,均为中国人,从未离开过大陆;另一例是成人T细胞白血病病人,原为浙江渔民,后当海员,常在日本港口居住。700例各类白血病病人和10例疑似成人T细胞白血病病人的血清,HTLV-1抗体均为阴性。此结果证实,中国大陆正常成年人HTLV-1抗体阴性。少数阳性者均与密切接触日本人有关。HTLV-1病毒是由日本人传入的。  相似文献   
49.
为全面了解江苏宝华山区药用维管植物资源现状,依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项目的要求,采用线路调查和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区域药用维管植物的种类组成、科属构成、生活型、濒危现状和中药学特征以及重点药用维管植物的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宝华山区共有药用维管植物164科620属1089种(含种下等级),分别占江苏省药用维管植物科、属、种数的88.2%、87.3%、81.0%,其中,蕨类植物25科33属50种、裸子植物7科13属16种、被子植物132科574属1023种;在科属构成上均以包含单种和寡种的小科、小属为主。从该区域药用维管植物的生活型看,以草本最为丰富,有734种;乔木和灌木(含木质藤本)较少,分别有125和230种。从所在的植被类型看,阔叶林数量最多,其后依次为针阔混交林、灌草丛、人工植被,针叶林数量最少。从地理分布看,与同区域种子植物的地理分布特征基本吻合,具有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点。从珍稀濒危状况看,该区域现存中国特有属14属、国家级珍稀濒危药用维管植物18种、江苏省省级保护药用维管植物32种。从中药材上看,有道地药材17种和重点药用维管植物130种,但各种类的数量总体上较少。从该区域药用维管植物的中药学特征看,在药用部位上以全草(株)类、根和根茎类较多,分别占总种数的44.2%和24.0%;在药性上以平性最多,占30.9%;在药味上以苦味最多,占40.0%;有毒的药用植物占12.9%,其中小毒种类最多。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宝华山区药用维管植物种类丰富,其中,道地药材占有一定比例,但重点药用维管植物数量有限且分布频度总体较低。根据上述调查结果,对宝华山区药用维管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0.
电损毁海马对大白鼠学习和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损毁双侧海马后,大白鼠迷宫分辨学习的保存和防御条件反应均遭到严重的破坏。大区域损毁海马,不仅影响动物原先学会的反应,而且影响重新学习的能力。同等量皮层损毁对记忆功能没有影响。海马背部与腹部在学习记忆中的作用是不同的,海马腹部在迷宫分辨学习的记忆中起主要作用,而背部对这种分辨记忆不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