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8篇
  2024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对黑石顶森林次生演替过程中优势种群的重要值与环境因子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先锋种马尾松、杉木和荷术与环境因子的关联度受群落透光度的影响最大,阳生性种鸭脚木、泡花树、罗浮柿和腺叶山矾与各环境因子的关联度差别不大,中生性种小叶胭脂、硬叶稠、短花序桶、陈氏钓樟和黄果厚壳桂与环境因子的关联度受物种丰富度和群落密度的影响最大,而中生性种粘木和阿丁枫与群落透光度的关联度最大。环境因子对演替各阶段优势种群的影响由强到弱的顺序为群落透光度>物种丰富度、群落密度>土壤条件,在各优势种群受环境因子的综合影响中,中生性种受影响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72.
利用TM数据提取粤西地区的森林生物量   总被引:47,自引:2,他引:47  
郭志华  彭少麟  王伯荪 《生态学报》2002,22(11):1832-1839
通过样方调查获取森林材积 ,借助于 GPS技术为调查样方准确定位。通过研究针叶林和阔叶林材积与 Landsat TM数据各波段及 NDVI和 RVI等指数的相关性 ,筛选出估算针叶林和阔叶林材积的光谱因子。根据 TM数据 7个波段信息及其线形与非线形组合 ,应用逐步回归技术分别建立估算针叶林和阔叶林材积的最优光谱模型。进而研究了粤西及附近地区的森林生物量和森林覆盖。结果表明 :若不计少量云层及地形影响 ,粤西及附近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约为 47.8%。西江干流以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明显高于西江以南 ,阔叶林主要分布在西江以北 ,西江以南主要为针叶林。粤西及附近地区的森林生物量多介于 2 3~ 45 1 t· hm- 2之间 ;在约 1 90 5 0 km2范围内 ,森林生物量共计 9.2 2× 1 0 7t左右。西江以北地区的森林生物量较高 ,西江以南的森林生物量较低。生物量 >40 0 t· hm- 2的森林主要分布在黑石顶自然保护区及附近、鼎湖山及附近、德庆东北部和广宁东部。  相似文献   
73.
本文基于2×2联列表,应用联结系数、共同出现百分率、点相关系数以及x~2统计量度量等常用公式,测定了鼎湖山厚壳桂(Cryptocarya chinensis)群落的15个主要种群的种间联结性。并以半矩阵、全矩阵阳星座图等图形表达测定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上述技术均适用于南亚热带常淋阔叶林的种间联结测定。但在一个群落内的种间联结测定是以联结系数和x~2统计量较佳,在多个群落间的种间联结测定,共同出现百分率的效果亦较理想。本文较完整地推导了x~2统计量度量公式。同时指出当某个种出现频率为100%时,应用某些测式如将b、d值加权为1,效果则更佳。  相似文献   
74.
薇甘菊对香港郊野公园植物群落危害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对不同类型群落的危害,群落中各植物种类受薇甘菊危害的程度,以及薇甘菊与群落中主要乔木和灌木的种间联结性等方面,对香港郊野公园植物群落受薇甘菊危害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样地所在的植被受薇甘菊的危害严重,草灌丛中薇甘菊的平均覆盖率高达80%,灌木群落中薇甘菊的平均覆盖率为60%左右,常绿阔叶林中的薇甘菊覆盖率平均约为30%。对香港郊野公园受薇甘菊危害的植物种类分析表明:受薇甘菊危害最大的主要是乔木和灌木,草本和藤本的受害比例和受害程度相对较小。受薇甘菊危害的乔木有30种,占群落中乔木的62.50%;受薇甘菊危害的灌木有29种,占群落中灌木的70.73%;受薇甘菊危害的草本植物有10种,占群落中草本植物的33.33%。通过无样方法采用2×2列联表的χ2检验对薇甘菊与群落中主要乔木和灌木的种间联结性分析表明:与薇甘菊呈正联结的乔木有12种,占主要乔木(28种)的42.86%,这些种大多是阳生性乔木;与薇甘菊呈负联结的乔木有16种,占主要乔木的57.16%。与薇甘菊呈正联结的灌木有11种,占主要灌木(19种)的57.89%,多是阳生性灌木;与薇甘菊呈负联结的灌木有8种,占主要灌木的42.11%,这些种大多数也是阳生性灌木,仅九节是耐阴性灌木。  相似文献   
75.
深圳湾红树林引种海桑、无瓣海桑的生态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深圳湾红树林引种的外来种海桑(Sonneratia caseolaris (L.) Engl.)和无瓣海桑(S.apetala B.Ham.)的生态适应性、扩散现状及生态入侵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桑和无瓣海桑对深圳湾的气温、盐度、潮滩与土壤等基本适应,虽然极端低温是其生长定居的限制因子,但其子代的抗寒性逐渐增强,在局部区域有一定的繁殖力和扩散力,生态效益明显。从种群生物生态学特性、生态位理论、群落更新理论等方面分析认为,海桑和无瓣海桑在深圳湾造成生态入侵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76.
海南岛热带山地雨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海南岛四大林区的热带山地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分析表明,(1)林区间的乔木层和草木层物种多样性在从东到西(即吊罗山-五指山-坝王岭-尖峰岭)的群落中依次减少,灌木层和层间植物则增加,层间植物和乔木层在物种多样性的空间波动比灌木层和草本层有较高的稳定性;(2)林区内群落乔,灌、草及层间植物各层的物种多样性在海拔梯度上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3)林区内群落各层的物种多样性在不同坡向上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77.
森草净杀灭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及其安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深圳市内伶仃岛薇甘菊危害的不同群落生境中,设立9块样地81个小样方,用森草净(即70%嘧碘降水溶性粉剂)杀灭样地中的薇甘菊施量为0.0001~0.02g.m-2,结果表明:各浓度的森草净杀灭效果均较好,杀灭率随着用药量的增加而提高;在坡地和溪谷生境中,森草净用药量分别为0.05~0.1g.m-2、>0.2g.m-2能较彻底地杀灭薇甘菊。应用HPLC法检测样地土壤中嘧磺隆残留量,溪谷土壤中嘧磺隆半衰期C=C0.e-0.083T,T1/2=8.4,施药后37d消解95.9%,坡地高浓度级半衰期C=C0.e-0.046T,T1/2=15.1d,施药后37d消解85.0%,坡地低浓度级半衰期C=C0.e-0.090T,T1/2=7.7d,施药后15d消解74.2%。不同浓度森草净处理样地,施药后7、15、37d均可检测到嘧磺隆,并且含量越来越小,但施药后68d的土样,均未检测到嘧磺隆的存在。  相似文献   
78.
鼎湖山森林群落演替之研究(英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鼎湖山森林群落在自然状态下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向更优化的气候顶极群落演变。本文分析其1955年至1989年(35年)来的演替结果,总结出鼎湖山森林群落演替的进程和模式,进一步应用植物群落演替系统的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对演替进程进行定量研究,并做出相应的演替进程的数量预测。  相似文献   
79.
广东黑石顶森林群落黄果厚壳桂幼苗出生和死亡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黑石顶森林群落中黄果厚壳桂种群幼苗的出生和死亡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黄果厚壳桂幼苗具有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特点,一年中以幼苗旺盛生长的季节死亡率最高,且死亡者主要是1年生和2年生的幼苗,3年以上幼苗很少死亡。幼苗出生和死亡与种群密度、林内光照及土壤水分的相关性因幼苗生长的群落环境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80.
在黑石顶自然保护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设置了1700米~2固定样地。本文分析了样地群落的种类组成、垂直结构及年龄结构,不同立木个体及优势种群格局,对林内光斑格局也作了初步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