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6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71.
薏苡45S和5S rDNA的染色体定位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荧光原位杂交的方法确定了45S和5S正NA序列在薏苡前中期染色体上的位置.尽管具有20条染色体的薏苡是四倍体植物,但它的基因组中只有一个45S和5S rDNA位点.根据薏苡前中期染色体的核型,确定45S rDNA序列位于薏苡第2号染色体短臂上的次级缢痕区和随体上,5S rDNA序列位于第7号染色体长臂靠近着丝粒处,5S rDNA位点到着丝粒的百分距离是29.13±1.76.  相似文献   
572.
某乙烯厂循环水一度出现大量性质不明的絮状污染物 ,严重影响了乙烯厂的正常生产。经鉴定 ,该污染物主要由芽孢杆菌 (Bacillussp .)和曲霉属 (Aspergillussp .)、毛霉属 (Mucorsp .)、青霉属 (Penicilliumsp .)、交链孢属(Alternariasp .)、鬼伞属 (Coprinussp .)的真菌菌丝体组成。在工厂循环水中发现有鬼伞属的真菌菌丝 ,这在其它文献中尚未见报道。针对这种絮状污染物的主要组成成分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研制了能有效防控这些微生物污染的杀菌剂。  相似文献   
573.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大鼠肝脏损伤的作用及其与TLR4/NF-κB炎症通路和氧化应激的关系。 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C组)、模型对照组(MC组)和hUC-MSCs治疗组(MC+hUC-MSCs组)。每组大鼠均为10只,分别喂食常规或高糖高脂饲料并给予相应治疗8周,其中MC+hUC-MSCs组每两周尾静脉注射含5×106个hUC-MSCs。检测各组肝指数、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光镜和电镜观察大鼠肝脏组织病理改变,评估NAFLD活动度积分(NAS);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8-羟基脱氧鸟苷(8-OHdG)、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Toll样受体4(TLR4)和核因子-κB (NF-κB)蛋白表达。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干预结束后,(1)NC组TG(0.96±0.29)?mmol/?L、TC(2.23±0.37)mmol/L、LDL(0.71±0.18)mmol/L、HDL(2.95±0.27)mmol/L,与MC组TG(5.79± 0.68)mmol/L、TC(6.08±0.79)mmol/L、LDL(6.06±0.31)mmol/L、HDL(0.75±0.18)?mmol/?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与MC组比较,MC+hUC-MSCs组上述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2)光镜下NC组肝细胞形态正常;MC组出现肝细胞脂肪变性、肝小叶排列不齐及炎症细胞浸润;而MC+hUC-MSCs组肝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好转。与NC组比较,MC组肝组织NAS升高;与MC组比较,MC+hUC-MSCs组NAS降低[(0.36±0.16)分vs(8.72±0.35)分、(4.78±0.51)分,P < 0.05]。电镜下亦观察到与MC组比较,MC+hUC-MSCs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胞核变形、内质网和线粒体形态异常明显改善。(3)与NC组比较,MC组大鼠TNF-α、IL-6、8-OHdG、TLR4和NF-κB蛋白表达均增高(均P < 0.05),SOD降低(P?< 0.05);与MC组比较,MC+hUC-MSCs组大鼠上述指标改善(P < 0.05)。 结论hUC-MSCs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TLR4/NF-κB而保护NAFLD大鼠肝脏功能。  相似文献   
574.
王耀斌  赵永华  韩磊  奥勇  蔡健 《生态学杂志》2017,28(8):2621-2628
基于西安市2000、2006和2015年3期遥感数据,进行景观分类和温度反演,建立两者的回归模型,探讨景观格局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及预测作用.结果表明:不同尺度上的景观格局指数与温度具有不同的相关性,在景观尺度上,景观形状指数(LSI)、景观分割指数(DIVISION)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SHDI)与温度显著相关;在类型尺度上,CA1、PD1、LSI1、AI1、LPI2、AI2、CA3、DIVISION3、LPI3、AI4 (其中,1代表建设用地、2代表耕地、3代表林地、4代表草地;CA指斑块类型面积,PD指斑块密度,LSI指景观形状指数,AI指聚集指数,DIVISION指景观分割指数,LPI指最大斑块指数)与温度显著相关.景观格局是影响热岛效应的主要因子,对城市热岛效应响应明显.部分景观指数可以表征地表温度,合理的景观配置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具有长远意义.通过不同尺度上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2030年的热岛效应同比2015年有所回落,但减幅不明显,依旧强于2006年的热岛状况.热岛效应先由主城区蔓延,以点向面扩展,随后主城区呈现减弱趋势,而周围区(县)热岛出现明显增幅.  相似文献   
575.
通过建立基于外貌性状的量化性体况评分标准,于2012年7—10月间对四川马尔康麝场的586头圈养林麝(雌麝299头,雄麝287头)进行了体况评分,并分析了相关变量对林麝体况得分的效应,结果表明:马尔康麝场圈养林麝的体况评分均值为3.49(±0.02,n=586),大部分林麝(59.56%,n=349)的体况评分高于均值。雌麝体况评分均值(3.50±0.02,n=299)略高于雄麝(3.49±0.03,n=287)(P0.05),成体麝体况评分(3.59±0.02,n=291)极显著地高于老龄林麝(3.38±0.09,n=27)和亚成林麝(3.35±0.03,n=184)(P0.01)。林麝的体况得分与其年龄相关不显著(r=0.07,P0.05),但亚成体及成体麝的体况评分与其年龄间的相关极显著(亚成体r=0.19,P0.01;成体r=-0.16,P0.01),而老龄麝体况评分与其年龄略呈负相关(r=-0.23,P0.05)。S模型y=e1.2811-0.0885/a(R2=0.051,df=500,F=26.74,P0.01)可近似拟合林麝体况得分和年龄的关系。此外,马尔康麝场泥地基底的改装圈舍中的林麝体况(3.52±0.03,n=197)显著优于原装青砖圈舍林麝评分(3.47±0.02,n=389)(P0.05)。  相似文献   
576.
和他的同工們的研究,已經肯定了各種內臟活動包括循環器官、脾臟、肝臟的活動及腺細胞的通透能等在內都能受大腦皮層的控制。對於血管的通透能,雖然我們没有看到進行條件反射研究的報導,但是在他所著的“大腦皮層與內臟”一書中,已經舉出了一些神經控制血管通透能的材料。Barbour等發現了由於冷熱水浴引起  相似文献   
577.
晚期低温条件下产生的棉籽,含酸量高,抑制了种籽的萌发。为了打破种籽的休眠,提早发芽,我们以晚期苏棉1号饱满种籽为材料,用0.8—1%的硫酸亚铁,15℃条件下浸种24小时,20℃浸种20小时,水与种的比为2—3:1,浸后用清水冲洗,晒干。经处理后的种籽,发芽势从38%提高到68%,发芽率从62%提高到86%。出苗率提高1.5倍。  相似文献   
578.
一、冒尖与早衰棉花植株在生长中、后期,出现冒尖是一种早衰的标志。但怎样的长相才算冒尖呢?简单的形象描述不如量化指标容易掌握。在明显冒尖前能否用植株顶部形状作为长相指标?上海农科院根据棉株顶部几张平展叶的高低顺序,提出了叶位指标。  相似文献   
579.
2021年11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在河南汝州地区开展旧石器考古调查,新发现汝州温泉遗址,地层厚约3 m,发现石制品148件,分为石核、石片、石锤和石器。原料以石英岩、安山岩为主;石核以简单剥片石核为主,存在盘状石核;石片中以大、中型为主;石器类型包括手斧、薄刃斧、手镐、大型石刀、石球、刮削器、尖状器、钻器、砍砸器等。整体石制品面貌既有简单石核-石片石器工业的特点,又有手斧、薄刃斧等阿舍利石器工业常见器类,年代属晚更新世。温泉遗址的发现是北汝河流域存在阿舍利技术的证据,河南北汝河流域或将成为国内又一处阿舍利技术表现较为集中的区域,将为研究阿舍利技术在我国的出现和扩散等提供新的线索和区域视角。  相似文献   
580.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基因片段或cDNA探针进行核酸分子杂交是分析基因表达的有效手段。将细胞DNA或RNA样品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后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膜上,然后与放射性探针杂交,即Southern印迹法和Northern印迹法已被普遍采用,为了简化操作,也常使用(Dot Blot)点印迹法。利用上述技术进行基因或基因产物分析时,首先需要从细胞分离、纯化RNA和DNA。如果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